居首,有乖千秋公论,而其中体制错谬及世次前后倒置者,亦复不可枚举。因于御制文内申明其义,并命内廷翰林为之精校去留,俾重锓板,以行于世。其原板自应一并销毁。但阅时既久,此板曾否销毁,〔或〕彼时地方官视为无关紧要,不行查毁,任听存留,而沈德潜身故后,其门下士无识者流,又复潜行刷印,则大不可。着传谕杨魁,卽查明此板现存何处。如未经销毁,卽委员将板片解京,并将未经删定之刷印原本,一并查明奏缴。钦此。钦遵。卽行委员查明沈德潜在日嘱令门人蒋重光镌刻板片并自行续刻板片,俱已久经销毁,惟查得初、续两刻原本三十三部并不全三部。查续刻集内沈德潜自记云:此系增减第一次初番刻本,校对欠精,南粤、西江翻刻,比初刻本错字尤多等语。其广东翻刻板片现存何处,应卽查起解京销毁,并将刷印流传旧本悉数查缴。等因。准此。
  臣当卽行司转饬通省各府州县遵照查办,一面派员在于省城各书坊挨次清查去后。兹据委员等禀称,遵赴城厢内外各书铺细查,并无原刻别裁印本,亦无翻刻板片。询据书铺人等,余称江南客人来粤卖书者,均寄寓金陵会馆,有无翻刻,问之江南客人或知根由。职等即往该会馆查询。据江南客人李翼圣回称:并无收存初、续二刻旧本,亦无翻刻板片,惟乾隆二十五年曾有江宁怀德堂书客周学先来粤卖书,以粤省书板刻工较江南价廉,会将《国朝诗别裁》初刻本翻刻板片,带回江南刷卖,闻得于乾隆二十九年周姓已赴江宁县衙门缴销,现在委无板片。等语。并据递具甘结前来。
  除卽移咨两江督臣高晋、江苏抚臣杨魁将书客周学先在粤翻刻带回之板片,果否于乾隆二十九年在江宁县缴销之处查明办理外;臣伏查沈德潜所辑《国朝诗别裁》原本,乾隆二十五年书客周学先在粤翻刻板片,虽称带回江南刷卖,但既已刻成,岂有不就近先行刷印发卖之理?臣仍饬该委员等遍行搜查有无流传前项翻本及另有翻刻之板,并示谕士子及藏书之家,所有前书原本并翻刻之本及另有板片,悉行缴出送销。
  俟彻底查明另奏外,谨将现在查办情形先行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三六七 谕内阁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初八日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初八日内阁奉上谕:
  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欲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三六八 谕内阁王太岳着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二日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内阁奉上谕:
  王太岳着加恩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三六九 军机大臣奏王太岳呈请谢恩片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四日
  据王太岳呈称:蒙恩赏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所有感激下忱,恳请据情转奏等语。理合将原呈进呈。谨奏。
(军机处上谕档)

三七○ 谕内阁所有进过书籍讹错之处着军机大臣每三月查核一次奏请交部议处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
  今日据刘墉奏,昨进四库全书内《少阳集》誊写错字,伊未经看出,请交部议处一折。四库全书誊写,屡有错误,经朕指出更正者不少,若不定以处分,将来鲁鱼亥豕,累牍连篇,成何事体!但若将奏请处分之人交部,其未经奏请者转得置身局外,何以得情理之平?着自今年正月起,所有进过书籍讹错之处,交军机大臣通行查核。经朕看出错讹者,其分校、覆校名下错至两次,总裁名下所校错至三次者,均着查明,奏请交部议处。此议处处分原轻,不过示以知愧。既已分阅,可不悉心乎?此后着交军机大臣照此每三月一次,查办奏闻。其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所办书籍既多,竟应免其处分,而伊等应更详慎办理,期于无悞。如或因此稍有懈弛,则非朕体恤伊等之意矣。将此谕令四库馆总裁等知之。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三七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十老序》文系格式错误应将总裁等议处折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臣舒赫德等谨奏:
  蒙皇上发下四库全书内《吴都文粹 十老序》一篇,指出上页低一格写,下页顶格写,前后书写体倒不符之处,实属错谬。昨奉旨总裁名下所校错至三次者,查明奏请交部议处。但现在《十老序》文系格式错误,显而易见,非字画词句微讹可比,明系总裁等全未寓目,未便亦俟至三次查办。今将此书交与程景伊阅看,伊不胜愧悚之至。相应请旨,卽将此次不能看出之总裁及分校、覆校等交都察院及该部分别议处。至本年自正月起所进各书错误次数,现在详细查核,另行办理。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三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将未竣十种书籍特派总裁专办折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大学士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