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妥员,善为经理,毋得照常通行,交地方官办理不善,致不肖吏役藉端滋扰。将此一并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跪读之下,仰见我皇上睿照靡遗,训示谆切至意。
  伏查楚省遗书,自访觅以来,经臣奏明湖北各属缴到者,分别装印抄缮,两次赍进五十种。今又采得三十四种,开单另折具奏,差送四库全书处查核外。缘楚地藏书远逊江浙,即书贾所贩,多系来自下江,不经见之书甚鲜,并有臣与学臣暨州县等官自有之书,择其流传尚少者,俱汇送备采。年来谘访征求,士民无不争先投献,咸思登之册府,以为光宠。其经臣校核,系坊肆通行无可入选及送京抄存原本,均随时发还,取领存记,各藏书之家,亦并不以送官为靳。其湖南遗书,先经护抚臣敦福赍进三十种,余据司道禀报,委员校择办理,均因书少易清,并无假手吏胥侵换等弊。
  至各书内,如有语涉伪妄,卽有害风俗人心,荷蒙天恩切谕免罪,凡具有天良者,自应感奋缴销。臣敬谨遵旨,遴委诚妥人员,分赴已缴藏书各家,明白传谕,并再访觅漏缴遗书外,臣于现在缴到书内,检查得《博物典汇》一部,《前明将略》一部,其中竟有悖逆不经之语。臣发指痛恨,正在细核黏签查办间,兹钦奉谕旨,敬仰圣明宽大,实为仁至义尽。谨将原书二部封固进呈,请旨销毁外,臣查前项《博物典汇》系汉口镇商民潘元德所缴,《前明将略》系汉阳县民杜长庚所缴,其书序年月皆明季末造所锓。讯称:系祖父遗存,久置废笥,因闻采访遗书,遂尔呈缴。伊等实系缴书在先,臣钦奉谕旨在后,似尚无有意收存情节。臣谨钦遵恩旨,免其治罪。但该二书既锓有版,此等鸱鸣狂吠,岂容潜匿流传。臣一面通饬各属,再行详查,并分咨各省,如有前书及版片,尽数销毁,以正人心而厚风俗。至湖南省尚未查竣,臣会同护抚臣饬司委员,实力查办,另行具奏。
  臣蒙皇上畀任封圻,世沐殊恩豢养,且楚省卽系乡籍,力期尽销邪说,共为圣世良民,惟有随时随地留心稽察。倘此次谕查不缴,别经发觉,卽按法究治,并将委查不实之员参惩,不敢稍为懈忽。
  所有北省清理遗书呈缴缘由,理合先行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二一一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赍送续采到书籍折
  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奏明事。
  窃臣钦遵谕旨,率属征访遗书,前经两次赍送四库全书处五十种,恭折奏蒙圣鉴。兹又陆续采访到书籍共三十四种,装缮完竣,赍送四库全书处查收。理合开列清单,请勅交总裁大臣处,分别查核。
  臣谨恭折奏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二一二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缴到伪妄书籍九种请旨销毁折
  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缴到伪妄各书,请旨销毁事。
  窃照明末野史以及笔墨妄议之书,前奉上谕,饬令委员明白宣谕,卽速交出,与收藏之人并无干碍。当经臣遵旨转饬藩司,遴委丞倅四人,分往各属,于藏书之家明白传谕。并恐村塾乡愚僻处深山穷谷,卽偶有违碍字迹遗存,不知忌讳,视为泛常,无从查交,臣于分委丞倅之外,又札谕各府州转饬各敎官,传集明白晓事之绅士数人,一体谆切晓谕,令其转告亲友,互相开导,如有明末国初伪妄之书,不论何项名色,概行缴出。其各属书坊及收卖旧书荒滩内,亦恐不无存留,并责令各教官督率晓事绅士,一体广为寻访,以期查办净尽。业经臣将钦遵办理缘由,恭折奏覆在案。
  臣因通省地方辽阔,前委数员势难周遍,又经饬司添委人员,会同地方官遍行挨查晓谕令其尽行检出呈缴。兹据各委员并地方官先后禀报,传集晓事绅士,逐处详查,各该绅士无不仰体圣心,互相开导,体访搜罗。其收藏之人咸知圣谕煌煌,光明正大,亦各感发天良,尽心检阅。由宣城县缴到《洁身堂文集》一种,绩溪县缴到《边垣图迹纪》一种,合肥县缴到《香雪庵集》一种,桐城县缴到《嵞山集》、《太白剑》、《田间诗集》、《田间文集》四种,歙县缴到《一木堂诗集》一种,芜湖县缴到《续编明纪编年》一种,又不全《续编明纪编年》五本,共计九种,呈送前来。臣查《续编明纪编年》于国朝定鼎之后,犹将宏光、隆武等伪号编入正统,殊属大逆不道。其《嵞山》、《田间》诗文等集,悖逆诋毁之语,不一而足。《洁身堂文集》、《边垣图迹纪》、《香雪庵集》、《太白剑》、《一木堂诗集》,俱有诋毁触碍讥刺语句。臣查阅之下,不胜发指,且作书之方文等,多系明末国初之人,乃敢著作悖谬书籍,肆其狂吠,更堪切齿痛恨。第作书之犯,久经物故,而收藏之家,节次钦奉上谕,不行罪及。兹于粤东查出逆犯屈大均书籍案内,又奉明旨,如有收藏明末国初悖谬之书,概置不究,是藏书之人,自应遵旨,免其置议。
  惟各项书籍均经刊板,此等悖逆伪妄板片,断不容其存留,贻惑后世。除《田间》诗文二集板片,经臣饬委安庆府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