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罪者,各免四丁,获罪者,各免二丁;文馆三衙门大学士,各免三丁,文举人各免四丁。在部笔帖上、小拨什库及各牛录小拨什库,各免二丁。护军亦照小拨什库之例,各免二丁。兵丁、银匠、铁匠及一切在官人役,皆免一丁。一切官差,概行免之。
十五日,改安州为开城门。




第十三函 太宗皇帝崇德元年五月至六月
第十三册 崇德元年五月
十六日,奉圣汗谕旨制定:“看守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府之门,除内府值该班人外,不得妄留旗人聚会,皆集於外门。若有事进,须由值班人转报,俟获准後方可进。如不候准令,
随意进入,则照会典治罪。又定亲王、郡王生辰及元旦叩贺礼。凡亲王,由各旗官员自固山额真以下牛录章京以上,皆齐集,行二跪六叩头礼;郡王,则由所属官员齐集,行二跪六叩头礼。至看守多罗贝勒府之门,止守其外门。若有事进,经报获准後进。至多罗贝勒生辰及元旦节,止由所属官员齐集,行一跪三叩头礼。叩拜时,倘无事在家不来叩拜者,罪之。凡经过亲王、郡王、贝勒府门首时,若系乘马坐车之人,皆下而过。此事著守门执值班大臣稽察之。至钦差大臣、侍卫等出入,前已颁书制定矣。”
十七日,劳萨硕翁科罗巴图鲁还。该员率甲兵一百二十人,进明界义州以内地方,获汉人四、杀其三,解其一还。归途中复获我国逃人三,一并解还。
是日,遣前锋章京苏儿德依、布彦率每旗护军十人往迎邦逊、达代。将行,召苏儿德依布彦及黄旗下古鲁古德依至内廷、谕之曰:“尔等照邦逊、达代所行之路前往,沿途务须妥慎防范。若於兴安相遇,彼等每旗价银剩万两以上,则著尔古鲁古德依携土默特部为首大臣之属下人及其银主往归化城,若愿交易,则俟贸易毕,即行返回,不愿交易,则将其银留彼而还,以後再往取之。银若无剩,则勿须前往。若途中不过,则直抵彼处,俟与之贸易毕,即行返还。来往途中习射一事,仍勿遗忘。”
十九日,初祭萨哈廉贝勒。时备办塔、塔予、楼子、佛花、幡、纸钱、纸锞等一应祭物,四周悬挂毕,圣汗及诸王、文武各官皆往,班列两侧毕,汗跪,奠酒三杯,恸哭益甚。圣汗及诸王大臣等皆跪 令宣读册文,追封萨哈廉贝勒为和硕颖亲王。册文曰:“崇德元年五月十九日,汗制曰:尔萨哈廉乃我兄之子,掌理秩宗,赞助政务,宣力国家,厥甚茂。仿古制,追封尔为和硕颖亲王,俾功名垂於万世矣。”汗复痛苦一次,命牧所备办一切祭物毕,圣汗率众复跪,命宣读诏文。其文曰:“大清
国和硕颖亲王萨哈廉,尔生於甲辰年五月二十五日,薨於丙子年五月初九日,年三十有三。尔之汗叔养父及众兄弟会,一应祭物,备办俱全,於五月十九日,以孝礼祭葬。”遂命旗、伞入衙门内分翼排列毕,和硕肃亲王率瓦克达、尼堪、马占、穆尔祜等四贝勒,引对子马及驮物驼只绕行一周,请出尸位,安放床上毕,圣汗复跪痛哭,举酒三奠,入哭者四、五次。时预祭众人无不哭者。於是,命礼兄亲王先归第,圣汗乃还清宁宫。
二十日,圣汗为纾和硕礼兄亲王、和硕成亲王之扰,偕二亲王往浑河捕鱼。渔毕,以所得鱼,尽散给察哈尔蒙古新附各官及新附各汉官,宴毕还宫。
是日,驻守岫岩正黄旗下尼雅汉、镶蓝旗下锡翰,率本城七十人往海边哨探,遇明军二百,败还,一人被杀。以此之故,各鞭一百,贯耳鼻,革尼雅汉牛录章京职,自驻防处解还。
二十一日,以辞行礼赐巴儿达察、达代、雅儿古里三大臣各马一、蟒缎无户朝衣一、绸袄裤一、加袜夹缝绿斜皮靴一双、无毛毡帽一、系手巾荷包平雕带板腰带一、备有平雕辔鞦彩绘鞍、备有鞍笼文红毡马■、缎一、缎裙一、佛头青布十,棉线五把、针五十、包头三、衣裹二、梳篦四、匣子一、烟十五刀、平雕钉七俱饰件插箭撒袋一、角一对、汉人男丁二;罗奇达蟒缎无肩朝衣一、缎长袄、裤、加袜夹缝绿斜皮靴、无毛毡帽一、系手巾荷包平雕带板腰带、备有平雕辔鞦彩绘鞍、备有鞍笼红毡马、缎一、缎裙一、佛头青布十、棉线五把、梳篦四、匣子一、针十、包头三、衣裹二、平雕钉七个饰件插箭撒袋、角一对、烟十五刀;第二等者八人,各赐镶袖领缎袍一、翠蓝布袄裤一、毡帽一、系手巾荷包平雕带板腰带一、重加袜股子皮靴一双、缎裙一、佛头青布七、针五十、线五把、包头三、衣裹二、梳篦三、烟十刀;第三等者四十八人,各赐镶妆缎领袖
佛头青布袍一、布衫、裤一、毡帽一、系手巾荷包光洁腰带一、缎一、佛头青布七、烟五刀;赐阿本;备有平雕辔鞦暖木鞍、备有鞍笼红毡马韂、角一对。
二十三日,驻守岫岩加木逊、哨探、队首领海达,获三汉人送来。
二十四日,吴巴里参将,尔原系喀喇沁部布彦贝勒下人。布彦贝勒知蒙古国政日衰,欲来归我,遣尔为使,与我盟誓。又往片东揆时,不违我谕,率喀喇沁部至约定之地会师。後又
召布彦贝勒之子毕喇希台吉率部众来归。是以授为牛录章京,准再袭二次。
是日,遣黑龙江路来贡貂皮大臣巴儿达齐额驸还,以送行礼赏汉人男丁二、蟒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