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其通州知州祖应世著巡抚李光地、调用别地  

○免陕西伏羌县、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调正红旗蒙古都统镇国公普奇、为镶蓝旗满洲都统。升镶红旗护军统领孙渣齐、为正红旗蒙古都统、仍兼管护军统领事  

○壬申。先是、上谕大学士等袭职之人、如有残疾、将其职另袭。但残疾者、不准承袭、无以养赡。其先立功之人、亦属可悯。嗣后应袭之人。虽有残疾、仍令袭职。但不与食俸、止给每月钱粮。俟其子孙应袭之年、再令承袭。若无子孙。俟其本身故后、始准另袭。则公差无误。其先立功之人、亦得沾恩。该部详议。至是、吏部遵上□日议覆、嗣后八旗世职。如系本身效力所得者。身故后、应袭之人、虽有残疾、仍令承袭。每月支给钱粮。袭职后、或生子、或又有应袭之人。俟其年长、可以供职时、始与袭替。支给全俸。从之  

○升礼部左侍郎凯音布、为户部尚书。礼部右侍郎席哈纳、为礼部尚书。以原任工部左侍郎罗察、为礼部右侍郎。升内阁学士邵穆布、为礼部左侍郎。  

○命署四川陕西总督事吏部尚书席尔达、回部办事。以陕西巡抚觉罗华显、为四川陕西总督。以原任山西布政使齐世武、为陕西巡抚  

○兵部等衙门议覆、贵州巡抚王燕疏言、黔省熟苗为盗、与生苗潜入内地行劫者不同。其文武官弁处分、请照汉民为盗之例。嗣后应将生苗为盗、地方官仍照苗蛮侵害地方旧例处分。若熟苗为盗、地方官不行缉获、及隐讳者、俱照民人为盗之例议处。从之  

○癸酉。上奉皇太后、幸畅春园。  

○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以衰病乞休。温上□日慰谕、命以原官致仕。  

○丁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寅。谕大学士等、直省地方料理事务、必须简任贤能。可移文总督郭琇、张鹏翮、桑额、华显、巡抚彭鹏、李光地、徐潮、凡伊等所属道员以下、知县以上官员、有实心惠爱民生、居官清廉者。虽有挂误降罚、俱不必论。著各具摺开送内阁。其别省官员内、有伊等所灼知者。即越省、亦著列名奏闻  

○安徽巡抚高承爵遵上□日回奏、臣向曾参藩司张四教。今佥都御史王材任劾臣之疏、皆张四教藩司时文卷内所有之事。其日月、亦丝毫不爽。明系通同排陷。难逃圣鉴。疏入、下部察议。寻部议覆、应交河道总督张鹏翮漕运总督桑额、会勘。得上□日、高承爵、著解任。该督等审明具奏  

○庚辰。升少詹事常授、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监察御史赖都、为额外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调正白旗蒙古副都统伐喀、镶白旗蒙古副都统鄂缮、俱为镶白旗满洲副都统。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屠克善、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桑阿礼、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白起、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达尔占、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旌表山东烈妇、冯得振妻李氏、拒奸殒命、给银建坊如例。  

○壬午。命多罗安郡王马尔浑、总理宗人府事  

○免陕西陇西县、本年分雹灾额赋有差。  

○癸未。以故多罗平悼郡王讷尔福子讷尔素、袭封多罗平郡王  

○升江西督粮道郑煜、为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喀尔喀土谢图汗、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十一月甲申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寿鼐、岳兰、俱以年老乞休。允之  

○丁亥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  

○戊子。上以大阅、幸南苑。  

○庚寅。免陕西兰州、狄道县、临洮卫、本年分旱灾额赋十之三。  

○辛卯。免直隶广平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直隶巡抚李光地疏言、奉上□日、漳河之水、须令永远分流。若并归运河、则于漕道有妨。并归子牙河、则民田受害。臣查漳河、见分为四支。三支归运河。一支归淀。其三支颇弱。归淀一支独强。约其三支水势、仅可敌一支。如遇水大时。当仍用挑水坝等法、使水分流。北不至挟滹沱以侵田。南不至合卫河以害运。得上□日、如所请行  

○壬辰。大阅于南苑西红门内。列八旗为三阵。设两翼殿后军。上躬擐甲胄。遍阅军容。御黄幄。军中鸣螺击鼓。诸队并进。金鸣众止。如是者九。第十次、枪炮齐发。既毕。收军归阵。队伍整肃。旌帜夺目。来朝之喀尔喀扎萨克图汗、王、贝勒等、皆相顾惊慑奏曰、天朝之兵、整齐精锐如是。诚互古未有也。阅毕。上擐甲骑射。又命树侯。亲射二次、皆中。又命十五善射、及硬弓侍卫等射。射毕。上回行宫  

○癸巳。命吏部右侍郎徐秉义、充经筵讲官。  

○甲午。上自南苑回宫  

○谕大学士等、□山戊示□内秋审重案。朕皆一一详阅。其字句错误处甚多。此皆人命案件、关系最重。即一字一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