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谕、赵尔巽奏、川省边夷猖獗。亟宜设法筹办一摺。猓夷介于川滇之闲。素不安静。近复句结匪徒。日肆侵掠。著赵尔巽、锡良、会同体察情形。妥筹办理。原摺著钞给锡良阅看。  

○陕甘总督升允奏、遵拟法政学堂办法。约有四端。曰展学期。分学科。招绅班。优奖励。因地制宜。不敢铺张其事。蹈有名无实之愆。又奏甯夏茶商。不洽蒙情。另行招商变通办理。均下部知之。  

○四川总督赵尔巽奏、设立全省矿务总公司。除现在官办各矿。及华洋商人禀准已开之矿外。凡川省未开矿产。概归总公司承办经理。又奏、盐斤加价。抵补土税。分别引票边计。及核本通摊办法。均下部知之。  

○贵州巡抚庞鸿书奏、遵裁绿营。将臣  

○标及提镇各标。酌裁一营。定广等处十协。各裁都司一员。永安遵义两协。各裁守备一员。共裁副将五员。参将二员。游击六员。都司五员。守备八员。千总一员。把总五员。外委四员。下陆军部议。  

○是日照旧章停止举哀。  

○壬辰。派贝勒载洵诣皇极殿大行太皇太后几筵前恭代行初祭礼。  

○谕内阁、朕缵承大统。登极礼成。追念前谟。弥深乾惕。仰维列圣相传之治法。无非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凡先朝未竟之功。莫不敬谨继述。本年八月初一日。大行皇帝钦奉大行太皇太后懿旨。严饬内外臣工。务在第九年内。将各项筹备事宜。一律办齐。届时即行颁布钦定宪法。颁布召集议员之诏各等谕。煌煌圣训。薄海同钦。自朕以及大小臣工。均应恪遵前次懿旨。仍以宣统八年为限。理无反汗。期在必行。内外诸臣。断不准观望迁延。贻误事机。尚其激发忠义。淬厉精神。使宪政成立。朝野乂安。又仰慰大行太皇太后大行皇帝在天之灵。而巩亿万年郅治之基。朕有厚望焉。  

○度支部奏、遵议筹拨江北练兵饷械银两。于无可设法之中。勉为拨济。自明年起。由两淮解部二文加价项下。按年拨银三十万两。以三年为限。俾作岁饷之用。依议行。  

○又奏、甯苏两属地芦等项。折徵忙钱。历有年所。近因江苏州县赔累。经该省督抚请规复公费。每徵银一两。加钱二百文。尚未经年。今又议改为徵银解银。每两随收公费六百文。非惟无以取信于民。且亦无此政体。所请应毋庸议。本年苏属下忙钱粮。仍查照上年奏案徵收。甯属仍照旧章办理。依议行。  

○理藩部奏、达赖喇嘛受封。现值大行太皇太后大行皇帝大事。未便举行。而达赖喇嘛在京。不服水土。若令久候。不足以示体恤。拟变通办理。令其先行起程。至西甯塔尔寺候封。俟受封后。即遵旨回藏。依议行。  

○又奏、喀尔喀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等呈进九白贡物。得旨、准其呈进。  

○又代奏、达赖喇嘛恳请予以奏事权限。得旨、著理藩部查明该达赖喇嘛所称依照陈例。事在何年。有无案据。详细具奏。候旨覆奏。  

○御史蔡金台奏、摄政体制。酌拟纲要。一。凡大祀祭享。俱请由摄政王用本身冠服恭代行礼。百官迎送。悉如旧例。皇上于宫内斋戒。俟数年后奏请亲行。一、召见内外臣工。拟请于偏殿设御座于正中。摄政王位于东。皆南面。引见及外国使臣觐见。亦如之。数年后再奏请皇上御座。其一切跪拜侍班各礼节。及凡除授赏罚各事宜。向由钦定者。均照常拟签进单于摄政王。恭候裁定。如旧例。臣谨案睿忠亲王原制。有诸王侍坐。叩与不叩条。当时佐命诸王。皆骨肉至亲。故常蒙赐坐。叩拜所以谢赐。即可见侍坐非常例也。故饶余郡王以越次与睿忠亲王并坐议罪。且恭考列圣朝之免叩拜者。皆系本支伯叔。仅惠端亲王在同治时。以叔祖被赐。至其子惠郡王奕详。则虽系叔辈。亦不能与。亲亲之等。天泽之分。不容溷也。故今惟设御座于正中。以明诸王大臣实跪对至尊。于摄政王之旁坐而受。无所不安。此已谦于周公。万不能更议坐对。以<圭黾>滟卖朝纲也。又恭考同治元年奏定听政章程。穆宗毅皇帝实同御座。故请数年后援照举行。至外臣觐见。亦用此制者。正使外人知我国之尊重朝廷。虽摄政王亦恪恭有别。较西礼似更周至。一、行各部院及各行省俱恭以谕旨饬行。凡各官谢恩请安。俱不另行之于摄政王。奏事摺内。亦只书皇上圣鉴。臣谨案睿亲王时。或称谕旨。或称王谕。似非统一之道。考周公摄政时。诸诰皆称王。归政始称公。最为确当。宪法所谓以君主之名行权是也。又案睿忠亲王于升赏官员定制。不向王谢恩。所以明一尊也。今谨推及请安奏事诸摺。皆敬本此意。一、宫室出入之制。臣谨案国初诸王府第。独睿忠亲王在东华门外。以身膺大政。出入最便。<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护最周也。惟其分为叔父。尚当退就臣列。故未敢径居大内。今若即景运隆宗两门外之殿阁。奏奉皇太后懿旨。专为摄政公所。以别于醇亲王府。似为名正言顺。否则亦必于禁城近处规定。以昭慎便。其寻澡出入。尤宜增多护<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凡兵役警道。官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