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善奏、廓尔喀王吉尔巴纳租塔毕噶尔玛萨野、呈进例贡。另片称风闻披楞之兵已将廓尔喀部落侵夺六处。恐该国王势穷仰仗天朝威力。或奔投唐古忒境内等语。该国王此次遣使进贡。或即为将来地步。但此等蛮触相争。竟可不必过问。傥乞兵相救。英善等惟当请旨遵办。若情急来投。断不可遽令入境。惟令其在唐古忒境内暂行停顿。一面迅速奏请训示。将此谕令知之。  

○癸亥。谕内阁朕恭阅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内载乾隆十八年七月钦奉谕旨、满洲习俗纯扑。自我朝一统以来。始学汉文曾将五经、及四子、通鉴等书、繙译刊行。近有不肖之徒。不繙译正传。反将水浒西厢记等小说繙译。使人阅看。诱以为恶。甚至以满洲单字还音。钞写古词者俱有。满洲习俗之偷皆由于此。不可不严行禁止等因钦此。仰见我皇考崇正黜邪。为风俗人心计者。至深且远。从前满洲尽皆通晓清文。是以尚能将小说古词繙译成编。皇考深恐为习俗之害。严饬禁止。今满洲非惟不能繙译。甚至清话生疏。不识清字。其粗晓汉文者。又以经史正文。词义深奥。难于诵习。专取各种无稽小说。日事披览。而人心惭即于偷。此不独满洲为然。即汉人亦更多蹈此陋习。如经史为学问根抵。自应悉心研讨。至诸子百家。不过供文人涉猎。已属艺余。乃乡曲小民。不但经史不能领悟。即子集亦束置不观。惟喜瞽词俗剧。及一切鄙俚之词。更有编造新文。广为传播。大率不外乎草窃奸宄之事。而愚民之好勇斗很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夥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世道人心大有关系。不可不重申严禁。但此时若纷纷查办。未免假手吏胥。转滋扰累著在京之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各衙门。及外省各督抚、通饬地方官出示劝谕。将各坊肆及家藏不经小说、现已刊播者。令其自行烧毁不得仍留原板。此后并不准再行编造刊刻。以端风化而息诐词。将此通谕知之。。  

○命兵部右侍郎那彦宝、驰赴南河、查看唐家湾漫工。  

○缓徵安徽太湖县、旱灾新旧额赋。  

○甲子。云南巡抚孙曰秉、年老。命来京另候<闲>用。以贵州巡抚初彭龄、署云南巡抚。贵州布政使百龄、护理巡抚。  

○乙丑。谕内阁、朕昨因散秩大臣庆寿、巴尔桑阿、患病。各散秩大臣等、私议将庆寿、巴尔桑阿、令其常在静安庄该班。特降谕旨、嗣后散秩大臣等值班并各项差使。俱交领侍卫内大臣等指派稽察。原因散秩大臣等于值班并各项差使。若无稽察之人。伊等任意行走。日久不免旷误。并非将散秩大臣。作为领侍卫内大臣之属员也今领侍卫内大臣等奏称、散秩大臣。俱系职列头品。非如侍卫等可以申饬教戒者可比。请嗣后散秩大臣内遇有报病者。于年终汇奏等语。显系推诿。著领侍卫内大臣等仍遵奉昨降谕旨、指派稽察外。至伊等勤惰。若于年终汇奏。为期太宽。著领侍卫内大臣按季汇奏。此内傥有误差旷班者。随时查参。  

○又谕、吏部议驳、御史王瑶台条陈察核部员等款一摺。已依议行矣。向来分部学习、及捐纳行走人员。于三年期满后。该堂官秉公甄核。分别奏留、及改补归选。原有旧定章程。该御史所请、凡遇学习人员报满时、宜令各堂官详加甄别、不得一概奏留之处。尚属申明旧例。近来各部院衙门奏留者。本觉太多。自应核实分别办理。其所称未补实缺主事、请以散州同知保送一节。官员升迁调补。俱以实俸核计。岂有未经得缺。遽行选用丞牧之理所奏已不可行。至欲将京察未经记名人员概请选用<闲>缺道府。尤属非是。京察为激扬大典。并非专为保举外任而设。其一等人员内。经朕察看才具有宜于外任者。酌量记名<闲>放。其内留者。亦准其加级注册。原不必全予记名外用。若如该御史所请。以未经记名之员。均得外用。则奔竞之徒。必致百计钻营。希冀保列一等。即未蒙记名。一经选用<闲>缺。到任后又可营求调繁。显开幸进之门。且外省亦有应行升用人员。必因此多所抑滞。实于铨政有碍。该御史必系受人怂恿。率行陈奏。沽名干誉。冒昧已甚。著将斥驳缘由通谕知之。  

○国子监祭酒润祥奏请、八旗外郎缺出。停止拣选。令各该旗汉军生、监、官学生、一体考试录用。从之。  

○遣散秩大臣绵勤、带领侍卫十员往奠故副都统永琨、茶酒。赏还公爵。赐祭葬如例。  

○调正黄旗蒙古副都统玉麟、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以署镶蓝旗汉军副都统明兴、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  

○以故四川建昌道属拉里土百户曲仲扎什子嘉尔布、袭职。  

○丙寅。谕军机大臣等、黄蓝线字等号余匪。尚有千余人。向川陕交界之官坝。地方窜走。此起余匪。从前由楚入川。皆由该处官弁不能实力堵截。以致阑入。又不能迅速歼除。仅将该匪等轰出川境。实属督剿不力。勒保著传旨申饬。该匪等阑入陕境。即距南山不远。设又窜匿老林。转瞬严寒。剿捕复形棘手。昨经降旨、令额勒登保带兵入川。与德楞泰、勒保、三面兜逼。兹该匪已有入陕之势。额勒登保自当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