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其四次五次清查旗租。姑准俟明年二月赈务完竣。并案查办。务当督饬司道等。并原委各员。逐一查勘。将各项积欠旗租。查明或系官吏侵蚀。或系佃欠未交。分别开单据实具奏。俟奏到时另降谕旨。陈大文向于地方事务。尚能认真查办。不可因循旧习。漫无整顿也。将此谕令知之。  


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六年。辛酉。十一月。甲戌朔。贵州安化县属土主簿杨泰运因病告替。以其子灿、袭职。以故云南景东厅属保甸土知事姜之岐弟之嵘、袭职。  

○命加赏五城十厂赈米。并给栖流所收养穷民棉衣。  

○乙亥。上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  

○谕内阁、御史郑敏行奏、请定触犯父母发遣人犯、不准援赦之例一摺。此等遣犯。向例皆不准援赦。嗣于乾隆六十年查办发遣人犯。钦奉皇考高宗纯皇帝特旨、如查询伊祖父母父母愿令其回籍者。即准释回。敬绎圣意。子孙违犯教令。其祖父母父母送官发遣。或系出于一时气忿。及至子孙远戍后。未必不心存系念。是以皇考特谕、有仍愿子孙回家者。准其援赦。系曲体天下为祖父母父母者之心。并非于曾犯忤逆之人。稍有宽宥。自当永远遵行。乃该御史摺内称、彼时皇考因次年即值归政之期。法外施仁。尤属措词失体。我皇考矜慎庶狱。六十年如一日。此事特溥如天之仁。推而至于庶民爱子之至情。与归政何涉。该御史辄冒昧摭陈乎。至该御史既知以孝治天下。岂有皇考钦定例条、轻言更易之理。所有触犯父母发遣人犯。如遇恩赦。传询各犯祖父母父母、有愿伊子孙回家者。仍钦遵皇考谕旨、准其释回。以符孝治天下之义。傥赦回后再有忤逆情事。一经呈告。即当加倍治罪。至前定父母已故准令释回条例。彼时军机大臣等所议。原未允协。忤逆发遣之人。若谓伊父母已故。不致再为忤逆情事。即准释回。殊非情理。况该犯等于亲在时既敢于违犯失其欢心。又安望其有依恋墟墓之诚耶。此一条著即删去。仍遵例不赦。  

○丙子。上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技勇。  

○御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  

○谕军机大臣等、吴熊光奏、拏获随州纠抢首夥棍徒、并查明起衅情形一摺。览奏俱悉。此次棍徒滋扰。吴熊光得信后。行至襄阳。知该匪等业已解散。不再赴随州。并出谕安抚居民。以现在缉拏流棍。并非查办邪教。使素常习教之徒。不致各怀疑惧。所办皆是。与朕前旨相合。首犯张坤、及夥犯高大伦等二十四犯。吴熊光审讯明确。其中有应行凌迟斩决之犯。即一面奏闻。一面办理。其有罪不至立决者。按律分别定拟具奏该处棍匪。业已聚集有年。并非一时纠合皆由地方官任意纵弛、不行查拏所致。其本任及历任知州、于地方积久棍徒。未能禀明查办。贻害闾阎。其咎甚重。著吴熊光查明该地方流棍起于何年月日。将历任上司、及该州等、据实参奏。不可稍有瞻徇。吴熊光办理此案完结。仍即驰往军营。将搜捕余匪、及善后事宜。妥为经理。以副委任。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玉德奏称、李长庚心气粗浮、于提调官兵、统辖全省水师之任、未能负荷等语。朕因检查李长庚前任水师总兵时历年考语。书麟任内。即详叙该员捕盗出力。并称该处洋匪。有宁遇一千兵莫遇李长庚之谣。嗣经朕细询该省来京人员。佥称果有其事。而玉德两次考语。均称其勇干有为。调度有方。为水师出色之员。本日玉德摺、又称其未能胜任。与该督两次密陈考语。显系自相矛盾。即或李长庚近来性情改变。该督知之既真。何不早行参劾。迨朕擢任提督之后。方为此奏。岂有甫经擢用、因玉德一言、即将李长庚彻回之理。玉德著传旨申饬。嗣后该督于所属文武。务宜秉公确核。详慎密陈。不得以一时爱憎。任意轩轾。  

○调福建水师提督李长庚、为浙江提督。浙江提督苍保、为福建水师提督。  

○以候补总兵官德克精额、为福建汀州镇总兵官。  

○丁丑。上御懋勤殿。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停决官犯四人。斩犯三人。绞犯五人。余八人予勾。  

○谕内阁、长麟奏、土司韩辉宗承袭世职。请酌量加恩、稍增威重等语。土司韩辉宗之父韩昱、本系千户。例用五品顶带。因乾隆四十六四十九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