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较闽省为淳。然近来亦颇滋事。总在吏治修明。上行下效。勉之。 


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秋七月。辛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谕内阁、本日孟秋时享太庙。朕恭诣行礼。明志充当典仪。于甫唱饮福受胙时。明志即越唱彻馔。实属错误。明志著革去太常寺少卿。降为赞礼郎。仍革去顶带。惟于斋戒祭祀之日准其戴用。并罚俸三年以示薄惩。明志系由赞礼郎出身。当差最久。不似资浅之员。须该堂官等、随时教演。所有太常寺堂官崇禄等。此次俱著免其议处。嗣后当共加敬慎。如再有错误。不能宽贷。  

○壬戌。谕内阁、朝廷设官分职。各有职守。分内之事。尚且自顾不暇。何必旁求他务。大廷日行政事。自有内阁传宣。布告天下。原不秘密。必欲先知。差人侦探。其心不可问矣。至于日日召见内外大小臣工。乃我朝之善政良法。永远奉行。切勿怠忽。若前明专任中涓。宰相皆不识面。沦胥以亡。可不戒乎。孰意近来恶习。竟将按日召见人名先后次序。各处报知。以为趋奉钻营之本。其心益不可问矣。有职守者。藉口探听本任差务。而别衙门之事。皆推卸于附禀。事后遁辞。其谁欺乎。尤可异者。毫无职任闲散王公、日日差人侦探政事。分旗结伴。又假手吏胥。非但心不可问。而且形迹可疑。此内布兰泰残废在家。亦差人侦探。实属奇怪至极之事矣。若再不力加整顿。必致政出多门。坏法乱纪。朝纲委靡。不能救药。揣摩迎合。狗苟蝇营。成何政体乎。朕兄仪亲王、年已七十有四。精力渐衰。所管之处甚多。恐有贻误。是以差人探听。况素常并非喜于探听事务。朕自知之。总因年长之故。其情可原。朕不忍劳烦长兄。有失颐养。祇留内廷行走。以昭恩眷。平日不必入直。惟典礼朝贺筵宴迎送等事。再进来行走。所有各项职任。全行开缺。另派人管理。成亲王前已获咎。此次同仪亲王俱著宽免。以示友于议亲之至意。其余所有有职任之肃亲王永锡等、各折罚王贝勒公俸六年。不兼职任之礼亲王麟趾等、各折罚王贝勒贝子公俸十二年。载铨等依议。所有各家听事人等、本应全行斥革。此次姑从宽免。自今日始。王公大臣、再有探听召见起数、及任外公事者。本人革职。探听之人发往伊犁。朕言不再。各宜凛遵。特谕。  

○又谕、伯麟等奏、拏获争坝殴毙多名首从各犯、审明定拟一摺。此案袁文儒等、以争坝起衅。纠众聚斗。殴毙及落水淹毙者、共有六十余命之多。滇省风气素淳。今亦有此纠斗之案。不可不严办示惩。袁文儒纠众谋殴。手毙三命。情殊凶恶。著即依议斩决。谷小羊、袁文耀、许卓、毛恩兆、毛秉良、五犯。各毙二命。斗情亦凶。死非一家。罪应绞候。本年降上□日停勾。将来勾到时。亦必勾决。谷小羊等五犯。俱著即行处绞。余俱照所拟办理。  

○调正白旗汉军都统松筠、为正红旗满洲都统。以郑亲王乌尔恭阿、为正白旗汉军都统。  

○甲子。谕内阁、国家神武开基。清语骑射。乃满洲旧俗。根本重务。必当万年无忘。是以巡幸盛京。最为钜典。我皇考高宗纯皇帝。曾因亲诣盛京。垂谕后嗣。当眷怀辽沈旧疆。再三周历。或无识臣工。妄以为不宜。当律以悖命之罪。诛之无赦。其次即木兰秋狝。肄武习劳。亦必当恪遵成宪。永守勿怠。皇考圣制避暑山庄后序。追述圣祖仁皇帝始建山庄、所以诘戎绥遐崇朴爱物之义。世宗宪皇帝圣训。后世子孙当习武木兰。无忘家法。并申谕以敬告后人。若后人而忘予此言。则与国休戚相关之大臣。以及骨鲠忠直之言官。执予此言以谏之可也。煌煌圣训。昭垂奕禩。上年朕东巡祗谒三陵。松筠因畿辅小旱。上章阻止。此奏若出于他人。朕必律以悖命之罪。即予正法。因松筠身为首辅。且素有忠悃。中外之人皆可谅其无他。故祇以降谪示惩。曲从宽典。木兰秋狝。皇考虑及后嗣之不能式循。尚有望于忠谏。设有从而阻止者。亦不可不严示罚惩。兹特明降谕上□日。嗣后每岁举行狝典。或偶值天时水旱。朕心自有权衡。如此次降上□日启銮。届期适遇大雨。桥座被冲。即降上□日改期。并非因人奏请。傥有无识之徒。敢于朕前建言阻止者。必将其人立予革职。发往伊犁。以为阻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