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道光三十年。庚戌。二月。甲子朔。上以奉移大行皇帝梓宫日期。祗告几筵前、行启奠礼。  

○诣弘德殿。问皇贵太妃安。  

○向夕。复诣几筵前、行辞奠礼。  

○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内阁、顺天府现办筹赈事例。著即停止。  

○乙丑。恭移大行皇帝梓宫。安奉正大光明殿。上先于几筵前、奠酒。恸哭尽哀。届时灵驾启行。上前导。由景运门出。梓宫升大昇轝。上西向跪哭奠酒。梓宫出东华门。上步行偏左哭不停声。恭送至地安门外。跪俟梓宫过。由间道先诣绮春园。大行皇太后几筵前、奠酒。随诣圆明园宫门外祗候。梓宫至。自大昇轝。升小轝。上跪哭尽哀。梓宫入正大光明殿。上随入。立殿檐东。皇贵太妃率妃嫔、跪迎于正大光明殿后。随安奉梓宫于正大光明殿正中。上号泣行奠祭礼。王以下大臣官员俱举哀行礼。上哀号瞻恋。不忍暂离。王大臣等、奏请节哀。至于再四。乃退。  

○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赏恭请大昇轝校尉民夫银。  

○自是日始。上居飞云轩苫次。  

○遣官祭关帝庙。  

○丙寅。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大学士穆彰阿等、遵旨谨拟崇上孝穆皇后尊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孚天裕圣皇后。孝慎皇后尊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熙天诒圣皇后。孝全皇后尊谥。曰孝全慈敬宽仁端悫符天笃圣皇后。得旨。是。  

○遣官祭文昌帝君庙。  

○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孔子阙里长白山松花江五岳四镇。四渎之神。  

○礼亲王全龄等吁恳节哀。得旨。朕惟念祖考付托之重。故不自知哀伤之至。  

○浚江苏丹徒丹阳二县运河从巡抚傅绳勋请也。  

○贷江苏京左、京右、高资、江阴靖江、平望、吴淞提标中左前后、城守、刘河、金山、青村南汇、孟河、常州镇江、苏镇标、太湖左右、提右柘林、川沙、抚标左右、苏州、二十八营、驻劄灾区、一季饷银。  

○丁卯。上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杜受田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朕忆大行皇帝前于祗谒西陵时曾将朱笔存记一匣。留贮龙泉峪正殿。交该总兵敬谨看守。归入交代。兹朕亟思展视。著德春将此匣妥慎封固即日派委妥员恭赍送京。交军机处呈览。将此谕令知之。  

○戊辰。祭大社大稷。遣克勤郡王庆惠恭代行礼。  

○谕内阁、三月二十日卯刻。大行皇太后梓宫、奉移昌陵隆恩殿暂安。届期。朕于绮春园大宫门跪送后。仍步行恭送至红桥。用申哀悃。俟梓宫渐远。朕进福园门。还飞云轩倚庐。  

○添派都察院左都御史柏葰、内务府大臣基溥、恭办昌西陵工程。  

○湖广总督裕泰奏、道州甯远等处连界之癞子山。闻有匪徒窜扰。现在饬属确查得旨。确查究办。  

○己巳。上诣正大光明殿几筵前、行初祭礼。  

○诣永春室、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朕泣读皇考大行皇帝朱笔遗谕。训诫精详恳至。伏诵悲怆。恸深五中。谕令毋庸升配升祔二条。事关明祔钜典。天下万世观瞻所系。是用博咨廷议。令王大臣等会同九卿翰詹科道、详考典礼务求至当。兹据集议以闻。聿稽周人郊祀后稷以来。唐宋及明。或三祖并侑。或数帝分配。我朝圣圣相承。均经升配郊坛。永崇禋祀。第配位递增。而坛壝之规。制有定。敬绎朱谕若世世视为成例。率行无已。岂止有背于古训更难示信于后人。再四筹思。不能不定以限制。仰见圣德谦光。超迈前古。而所以为万世虑者。至深且远。今礼亲王全龄等所奏、谓宜仍遵列圣成宪。朕详加披阅。因思尊崇之典。莫大于严父配天。如我皇考之德泽弥纶。同符列祖。而遽停升配。虽系仰遵遗命。朕心究有难安。展转详思应照王大臣等所请郊坛大祀。俟祔庙礼成后。恭奉皇考神牌升配。并曲体遗训定以限制。嗣后郊祀配位。历亿万年。总以三祖五宗为定。自朕躬而下。不复举行。并恭录皇考朱谕首条。及朕此次谕旨。悬奉南郊斋宫。垂示久远。著为成式。世世遵循罔斁。万不准再议更张。则非徒朕克展孝思。实于皇考之功德允称。而于贻谋垂裕。训迪周详之意。亦庶克稍慰矣。礼经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宋儒朱子。谓百世不祧之庙。如周之文武世室。商之成汤三宗。不在数中。则天子七庙。特礼之常制。非合不祧之室而言。我皇考功德隆盛。允宜祔庙称宗。自应恭俟山陵礼成后。祗奉神主升祔。以致孝享而尽尊崇。凡此仰稽旧典。俯顺舆情。圣谟洋洋。万世所当效法。而朕权衡审慎。务求协乎天理人情之至。以下副四海臣民尊、亲受戴之公心。惟我皇考在天之灵。当亦默垂鉴格也。所有应行典礼。各该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