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门禁宜严。降旨甫逾数日。即有此形迹可疑人犯、擅入禁门。可见该管官兵。奉行故事。习以为常。虽屡奉谆谕。亦视稽察为具文。殊堪痛恨。所有失察之该管大臣等、及六科值宿之给事中、著各该衙门、一并查明参奏。此后务当懔遵前旨。实力稽察。傥再漫不经心。致有无故阑入禁门之人。朕必将该管大臣等、从重惩处不贷。懔之。  

○谕军机大臣等、向荣奏、救援金陵迟误。请从重治罪。复据许乃钊奏、请暂缓易将。责令戴罪立功各一摺。前以安庆失守。叠经降旨。令向荣督兵。驰赴江甯应援。乃该大臣、行抵九江。住阅旬日。据正月二十九日。张芾奏报。已雇船四百余只。又备粮船一百余只。并筹备粮饷、催令启程。而该大臣于本月十五日。始抵芜湖。其迟误之罪。与琦善之不能赴援安庆无异。即将该大臣等、按律惩办。明正典刑。亦属咎由自取。惟念一时简用乏人。且临敌易将。兵家所忌。向荣著即责令戴罪图功。以观后效。据称、该逆于城外多掘陷坑。密布竹签。并筑土城。劄营数处。总由援兵迟缓。致贼得以坚壁自守。其东路雄黄镇一带。既经查明、地势宽敞。进攻较易。兼可扼贼窜扰苏常之路。现已驰往劄营。著即相机妥为布置。军情旦夕变迁。原难遥制。但以目前事势而论。总当毁贼浮桥。烧贼船只。使江面先就肃清。贼匪无从北窜。方可专意进攻。前调湖南船炮。并吴健彰所雇广艇。谅可陆续到齐。著即定期知会。水陆并进。并随时知照琦善、陈金绶等、或于后路策应。或于北岸严防。总期合力进剿。俾贼进退失据。方能制胜。该大臣已邀宽典。感激之余。必更思奋。谅能殚竭血诚。矢灭此贼。以副朕望也。另片奏、祥厚关防。恐为贼得。该大臣关防。另镌四字。以辨真伪。自应如此办理。除已知会琦善外。所有各督抚、及军营各粮台。即著向荣迅速咨行。以防伪冒。将此由六百里加紧谕令知之。  

○湖北布政使岳兴阿、奏谢恩请觐。得旨。著毋庸前来。速赴新任。目下楚省紧要。犹循例请陛见。殊属不晓事体。  

○命前任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赴安徽太平府一带。办理捐输团练事务。  

○甲辰。谕内阁、前据惠亲王等、奏请添兵剿贼。并亲王衔定郡王载铨、复奏酌派精兵各摺。先后交大学士、军机大臣、九卿、会同户部议奏。兹据合词覆奏、所议各条。均属周妥。现在钦差大臣向荣、统带各路大兵。并续到之陕甘兵。咨调之云南、贵州、湖北等省官兵。钦差大臣琦善、帮办军务陈金绶、胜保等、统带京火器营。及吉林、黑龙江马队。并西安等处驻防、直隶、山东、山西、陕甘、各处官兵、分路攻剿、怡良、慧成、复带福建、陕甘精兵。星驰会合。南北两路。并力进攻。蠢尔□<麻骨>。谅不难克期埽荡。惟东南数省苍生。叠遭荼毒。朕每一念及。寝馈难安。仍宜厚集劲兵。迅殄群丑。著将现在桐城之山东兵。先令赶赴杨殿邦、杨以增军营。交其管带。其由襄阳撤回之直隶大名、宜昌、陕甘、湖广、云南、各标镇兵。均令赶赴江北琦善、陈金绶军营。由该大臣等择要调劄。以为两岸攻剿之助。仍著琦善等体察兵力。如须酌添。即由舒兴阿、调赴商州防兵内、再行咨调。以资策应。以上各路重兵。核计程途。均距江皖甚近。不难迅速到营。并著西安、甯夏、绥远城、各将军。将谕调各处驻防官兵。均即选派得力营员。迅速管带启程。交慧成调遣。前此豫备候调之吉林、黑龙江、各官兵。著该将军等、亦即派员。分起管带。由京前进。至所请调察哈尔、马队官兵。归化城、土默特、马队官兵。蒙古马队官兵。及察哈尔马匹。著各该将军、并东三盟蒙古王等、一并豫备。奏明候旨遵行。其余筹备军饷各款。均著照所议办理。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大学士、军机大臣、九卿、会议惠亲王等、请添重兵剿贼一摺。已明降谕旨、照议办理矣。琦善等先后调拨官兵。已有一万余名。此项添调之兵。或先已檄调。或现在各处分防。应如何调拨备用。其会奏摺内兵数。与现在军营各处兵数。或有参差之处。均著酌量办理。不可拘泥牵就。致令延误。现在防剿万分吃紧。断不可因奉有添兵谕旨。又复姑待也。江甯失守。祥厚关防。恐为贼得。或致假冒文书。不可不防。该大臣关防、应如何酌加图记。以别真伪。著于行文时、慎重办理。并知照各省督抚可也。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现在江北、防堵紧要。所有前此调往江南之山东官兵。据琦善奏称、现存桐城。尚有二千余名。著杨以增、杨殿邦、迅即飞调。以供防守。若此项官兵。复经他处调派。或不敷二千之数。即著该漕督等、飞咨钦差大臣军营。酌量调度。勿得拘泥原奏。致误事机。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前有旨、令恩华、英隆、于吉林、黑龙江、各选精兵二千。候旨调遣。著该将军等、即遴派妥员。管带各官兵。备带军装器械。迅速来京。毋得迟误。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前有旨、令慧成酌带陕甘现派防兵数千名。驰赴淮扬一带防剿。复经谕令兼程前进。毋庸待兵齐集。以免稽迟。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