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办成案。奏请免罪。以示胁从罔治、咸与维新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金陵大营被陷。和春等未能兼顾江北。李若珠陡患痹证。节经谕令都兴阿、或由舒桐、或由霍六、进兵。与袁甲三等各军、联络声势。驻劄江北。进攻六合、浦口、天长等处。现在逆首陈玉成在江浦。纠合和州以西之贼。意图倾巢出犯。江南溃兵。纷纷渡江。情形实为危急。和春等、由丹阳退保常州。大江南北。文报不通。江北一军。若非威望素著之大员统帅。势将涣散。设或江南之贼渡江。与天长六合之贼合成一片。则扬州等处。亦将被扰。著官文等统筹全局。即令都兴阿、迅赴扬州六合一带。与袁甲三各军、互相联络。力图进取。以纾朕怀。如舒桐霍六等处、未能行走迅速。即由间道设法前往。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福建水师提督杨载福奏、遵旨防守李阳河。并进攻蟂矶获胜情形。得旨。蟂矶地方。能否据守。若不能守。迅将中垒攻克。并将其余三垒一律平毁。勿令该逆再踞。  

○命荆州将军都兴阿督办江苏江北军务。  

○予安徽阵亡守备彭先大、外委汤洲南、祭葬世职。  

○辛巳。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谕军机大臣等、袁甲三奏、江北大局吃紧、现筹布置情形、并请派大员专办江北军务一摺。天长六合逆匪。纠集大股。掳取民船。势将水陆并力东犯。扬郡及里下河等处。均形吃重。袁甲三、现派副将黄开榜、管带炮船三十只东下。督同前次派往之游击张得魁等炮船三十只。由蒋坝三河。下抵宝应高邮等湖。往来巡防。并酌添渔划、协助兵船。以杜贼匪窜渡。所筹尚属周妥。惟水路兵勇。必须陆兵协助。方可声势联络。总兵鹤龄、现防衡阳。安勇、现防三河。著王梦龄、即行飞饬该总兵等、与水路师船、联为一气。以期互相援应。力遏贼锋。至江北统兵大员。已谕令都兴阿督办江北运务。与袁甲三各军、互相联络矣。清淮一带。地居冲要。已降旨、令王梦龄迅赴漕督署任。著即妥筹布置。督率兵勇。鼓舞乡团。与水陆诸军、联络防堵。毋稍松懈。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予安徽六安州等处殉难知州尹宝圭、县丞黄河清、巡检骆秉章、守备淩庆桂、储开元、千总赵玉选、苏世常、祭葬世职。生员黄先鸣等十八名口、旌恤如例。  

○壬午。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京师辇毂重地。近年抢窃渐多。若非有窝藏之家。何至肆行无忌。甚且有外国夷人、溷入京城。改易内地服色。以传教为名等语。盘诘奸匪。本系地方要务。著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御史、各督饬所辖地面、密为查办。遇有外来游棍。或三五成群。或行踪诡秘者。立即密拏严究。固不得过事张皇。尤不得稍行疏纵。其近畿一带。如通州、武清、固安、良乡、房山、昌平、密云、等州县。即由顺天府、饬各该文武员弁等、严密稽查。按月报核。毋得视为具文。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据乔松年奏、江南军情益急、江北饷需益绌、并陈江防吃紧情形一摺。据称自丹阳失守以后。贼匪四窜。如丹阳、辛丰、谏壁、大港等镇。圌山关。皆被贼扰。并掳船希图北扰。常郡万分危急。江南粮台、未知移退何地。无锡有地名皇甫墩。尚可扼守。如贼再越此而南。则苏州更无险可恃。著何桂清。迅速妥筹。扼要堵截。现在江南逆势猖獗。惟恃长江可以阻遏。江面艇船不少。所有应发口粮。每月约计在十万两以外。江北粮台所筹之款。尚不敷扬州兵饷。而水师饷糈。需用尤殷。著即饬江南粮台、赶紧将此项口粮迅筹给发。如在常熟县设立粮台。则水师可由狼山对渡。前往支领。当此军情棘手之时。总期士饱马腾。力扼长江之险。杜贼北窜。并保全东南大局。何桂清现守苏州。不能置常州于不问。务与和春激励军心。互相援应。力图规复。迅埽逆氛。现在军情若何。地方一切情形若何。日久未见续有奏报。著迅速详细具奏。以慰朕怀。傥因道途梗阻。文报难通。即著探明路径。绕道前进。或由常熟县福山海口、对渡通州。从泰州、泰兴、至高邮、宝应、一带。亦可驰递北上。著相度情形。妥筹办理。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逆首陈玉成、在江浦纠合和州以西之贼、意图倾巢出犯。当谕官文等、令都兴阿迅赴扬州六合一带、督办江北运务。本日据乔松年奏、探闻镇江尚能固守。贼于四乡焚掠。入江阴境内。且掳有船只。希图伺便、以渡江北而扰瓜扬。常州城外各营已溃。郡城被围。无锡乡间、已有贼踪等语。江南大营溃退以后。和春等退保常州。情形万分危急。无锡为苏州屏障。如贼再越此而南。苏州无险可扼。东南大局。将不可问。曾国藩规取安庆。顿兵坚城。即使安庆得手。而苏常有失。亦属得不偿失。为今之计。自以保卫苏常为第一要务。著官文、曾国藩、胡林翼、熟商妥议。统筹全局。即令曾国藩、统领所部各军。探明道路。赴援苏常。以顾大局。或未能深入救援。亦可扼截江面、以杜北窜。其安庆等处。并著官文、胡林翼等、严密防范。毋令上窜。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