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四月间抵省。因南风司令。未能启程。此时该贡使、如尚未回国。著即给还所借口粮银两。并著该督、传旨嘉奖。至前次谕令调赴江南红单船。据奏、现饬李新明、迅赴阳江等处。赶紧封雇。现在大江水师。已剿至芜湖以上。江路较长。需船更多。著即作速雇备。由该督亲往查验。配齐军火器械。筹备兵勇口粮。即令李新明管带。驾驶出洋。前赴江南协剿。不得以船少难雇为词。稍涉延宕。致误事机。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以御前大臣僧格林沁、署镶蓝旗满洲都统。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刘钲、为镶红旗汉军都统。头等侍卫穆克登额、为镶黄旗汉军副都统。  

○乌里雅苏台将军奕兴、因病解任。以理藩院尚书奕湘、为乌里雅苏台将军。未到任前。以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哈勒吉那署理。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联顺、为理藩院尚书。仓场侍郎文彩、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正白旗满洲副都统阿彦达、为仓场侍郎。  

○予广东阵亡县丞李锡绶、祭葬世职。  

○丙寅。谕军机大臣等、据曾国藩奏、已革道员、剿贼屡胜。请令督办皖楚交界团练等语。已革道员何桂珍、于正月间。克复蕲水。五月间。克复英山。复在罗田各属、叠获胜仗。堵剿尚属认真。已降旨、将何桂珍、赏给六品顶带。其出力员弁绅勇。准曾国藩择尤保奏。现在皖楚两省。军务方殷。其交界处所。每为两省兵力所不及。如安徽之太湖、宿松、英山、霍山、湖北之黄梅、广济、蕲水、蕲州、罗田、麻城、土匪蠭起。旋复旋失。非有专责之员。督办团练。严清土匪。不能断贼接济之路。既据曾国藩奏、何桂珍往来该处、与各绅耆信义相孚。颇资得力。著即饬令该员、督办各该属团练。将皖楚交界土匪。次第剿除。已复地方。责令劝谕绅民。同心固守。未复地方。并令设法收复。遇有贼踪上窜湖北。亦可从后要击。所需粮饷。准其于各该属、劝捐动用。如皖楚两省。稍有余力。仍著随时接济。毋任饥疲溃散。致误事机。至英山克复出力员弁。前准和春等酌保。著即咨明曾国藩、与蕲水、罗田各案。一并保奏。以归画一。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钦差兵部右侍郎曾国藩奏、塔齐布病故后。浔军统归副将周凤山督率。极为出力。惟新领此军。止重防守。不图进取。贼亦不能内犯。得旨。周凤山、既能统属。仍应相机进取。  

○调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基溥、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以署西安将军舒精阿、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以克复安徽英山、湖北蕲水二县城。赏已革道员何桂珍、六品顶带。  

○以歼剿贵州桐梓窜匪出力。赏副将佟攀梅、蒋玉龙、总兵衔。花翎。知府曹兴仁、刘书年、鹿丕宗、汪申禄、同知沈世良、知州周夔、参将庆连、彭寿、闪云、游击巴哈布、都司张才、花翎。通判何铤等、蓝翎。余升擢有差。  

○以贵州平远绥阳二州县办团出力。赏在籍翰林院庶吉士王作孚、丁宝桢、五品衔花翎。  

○予江西阵亡哨官葛维柱、祭葬世职。如千总例。  

○丁卯。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谕内阁、前因英桂奏、请将河南乡试。展期举行。当经降旨、准其缓至本年十月。再行察看具奏。兹据奏称、该省东南各路。尚未撤防。河工被淹各处。筹办赈抚。体察情形。仍难举行乡试。著展至咸丰八年戊午科、归并举行。按照两科定额取中。以昭慎重。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杨以增奏、安徽亳州土匪。窜扰夏邑县城。代理徐州镇总兵兴庆等、已分赴砀山、萧县、等处扼剿。本日据英桂奏、该匪复绕至江南砀山。大肆焚掠。并烧抢商邱县之马牧集。偪近归德府城。派游击巴哈布等、带勇往剿。并饬臬司余炳焘、驰往督办。又据福济奏、该抚已派往亳州兵勇二千余名。必得英桂再拨重兵。三省会剿。方能一鼓歼除等语。惟河南卫辉等处、抗粮匪犯。尚未摉捕净尽。兵勇无可再拨。清江本无客兵。难望援应。此股捻匪。现已阑入砀山。傥因徐州兵力较单。致令蔓延。不特北窜可虞。即扬州后路。亦属可虑。著托明阿、于大营内酌拨官兵一千、或数百名。派委得力将弁。取道徐州。驰往归德一带。会同皖豫兵勇。合力夹击。毋稍延误。至和春、福济奏、请调山东兵一千名。并请山西、山东、按月解饷各等语。前据崇恩奏、山东现无可拨之兵。即京饷等项。亦以无款可筹。奏明十月间、再行补解。山西应解京饷、楚饷、甘饷。为数甚钜。亦不能按月筹解。已谕知怡良、设法筹银数万两。先行解赴庐州。其所需之兵。俟豫省土匪肃清。即著英桂、酌拨官兵一千名。前往庐州协剿。此时和春等、当就存营各兵。迅筹克复。不得以增兵汰勇为词。致稽时日。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庐州剿贼吃紧。兵饷久匮。情形实属可虑。江苏自上海克复后。关税定有起色。此外有无款项。可以移缓就急。著怡良、先行筹拨银数万两。解赴庐州军营。以资接济。以后能否按月拨解若干。并著妥筹具奏。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