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分别铨选之处。该部酌议具奏。  

○大学士等议覆、御史薛澂奏请、于会试下第举人内。择其明通者。取用教职。不必更派阅卷官。即令总裁先录荐卷。不足。再挑备卷。大省六十名。中省四十。小省三十。与正榜同揭。敕下礼部。拣选引见。到官六年。优者准督抚保用知县。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等部议准、黑龙江将军博第等奏。呼兰官庄粮石。原以备黑龙江等处兵丁接济。今黑龙江仓贮不敷。于呼兰拨谷一万二千五百石运贮。从之。  

○调天津府同知杨灏、来京引见。  

○甲辰。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定拔贡十二年举行。并饬科举毋冒滥。谕、国家于科目取士之外。又有拔贡一途。所以收未尽之人材。以广备用之数也。我朝教泽涵濡。人文日盛。又复屡开恩科。加添中额。是以所取进士。济济多人。而举人则日积日众。竟有需次多年。而不得一官者。此亦事势之必然。无足怪者。朕为此时廑于怀。屡筹疏通之策。若又添取拔贡。以分其缺。数年一次举行。则人愈多而缺愈少。举人铨选。更遥遥无期矣。朕思拔贡乃系生员中之优者。夫既为文学华赡之青衿。则应科举时。自能脱颖而出。又不专藉选拔以为呈身之路也。查从前选拔。或十数年一举。今则六年一举。为期太近。理应酌量变通。嗣后著定为十二年选拔一次。永著为例。再者、各省应试生员贡监。由学臣录送入场。向例每举人一名。额取科举三十名。嗣后加至一百名。亦不为不多矣。乃学臣等博宽大之名。于科举之外。遗材大收。一概录送。且有督抚好行其德。普收送考者。以致文理荒疎之人。皆得滥冒入场。试卷太多。不但试官于仓猝之中。难于别择。而浮薄之士子。将以观光为游戏。而不复攻苦于寒窗。于宾兴大典。甚有关系。嗣后学臣各宜留心。慎重办理。毋得滥溢。永著为例。  

○户部议覆、湖北巡抚范璨奏称。湖北州县常平仓谷。多寡悬殊。平粜时。此丰彼啬。价有昂减。应于捐监项下。酌盈剂虚。以符定额。但本色报捐之例。奉文三载。捐者寥寥。实缘本色重于折色。请将原例所称百石之数。准以九折报捐。其苗疆与不产谷处。准用杂谷。从之。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北运河杨村厅所属。砖厂、郭官屯、曹家园、沈家工、各堤。均属紧要。卑浅残缺。请急加高培厚。以资巩固。从之。  

○四川巡抚硕色奏。重庆府渝关木税。与杂税不同。大木伐自深山。水溢顺流而下。水涸则积于深沟浅溪。未能抵渝。木筏多寡既悬。税银盈虚亦异。乾隆三年四年。短税银三百两有奇。五年、额外余银三千八百余两之多。管关知府。不敢匿报。禀请扣盈补乏。臣恐涉扶同徇隐。许其全解请豁。格于部议。现已准咨转饬补解。但恐臣言不足取信于属员。无以责其洁已奉公。仍恳免赔解。得旨。如所请行。  

○乙已。春分。朝日于东郊。上亲诣行礼。  

○谕兵部。原任广东左翼总兵官章隆、现在来京引见。著兵部存记。有事简总兵缺出。将章隆请旨。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七年。壬戌。二月。丙午。上御乾清门听政。  

○遣官祭关帝庙。  

○遣官祭昭忠祠。  

○谕、朕爱养黎元。旰食宵衣。惟恐薄海内外。有一夫不获其所。边徼疲乏之地。尤所廑念。不惜沛恩于常格之外。固已屡降谕旨矣。顷思甘肃一省。地处西陲。民贫土瘠。前此频岁军兴。嗣后连遭亢旱。虽去年各属内有收成稍稔之州县。而民间元气未能遽复。加意培养。正在此时。查自雍正六年起。至上年春夏止。各属民欠借粮。积至一百一十四万余石。例应按数徵收。以清公项。但思小民当积困之后。若将新旧粮石。一时并徵。恐因竭蹶输将。以致生计窘迫。非朕抚绥培养之本怀。著将雍正六年至十三年借欠之项。一概蠲免。其乾隆元年以后借欠之项。从壬戌年为始。分作六年带徵。至凉州、西宁、二府所属之武威、平番、永昌、古浪、西宁、碾伯、等六县。乃甘省最寒苦之区。上年又被旱灾。深可悯恻。昨已降旨。将此六县民欠额粮草束等项。分作三年带徵。今既加恩通省。将雍正十三年以前旧欠。悉行蠲免。此六县民欠。虽在雍正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