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与孙士毅不和。非关孙士毅之事矣。此虽小事。但因此心存嫌隙。必至遇地方紧要事件。亦有意龃龉。则断乎不可况孙士毅、在总督中系能实心任事之人该抚正宜推诚相助公同办事乃似此心怀私见岂和衷共事之道图萨布著传旨申饬该抚若不知改悔因小及大致有贻误之事。朕不责备孙士毅惟该抚是问恐不能当其咎也。将此谕令知之并令寄与孙士毅看。  

○又谕、据陈步瀛奏、勘明亳州被水情形一摺。内称该州涡河、上接豫省商邱鹿邑等境。因豫省漫水下注。涡河不能容纳。以致该州东北西北各乡田禾俱被淹没。房屋亦多坍塌现在委员分赴各乡逐一查勘等语该处各乡、既被水淹。所有抚恤事宜。自当妥为查办。前已谕令书麟、由漫水下注之亳州、蒙城、一带查勘被水情形顺赴睢州工次商办堵筑事宜。著传谕该抚即将亳州涡河一带被淹各乡。查勘是否成灾如有应行抚恤之处。一面奏闻一面即交该藩司陈步瀛、督饬所属、实力妥为抚恤。务俾灾黎均沾实惠毋使一夫失所。将此传谕书麟、并陈步瀛知之。  

○又谕南路贼匪。四处屯聚。现在将军参赞、俱在一处府城外所立营盘自属宽阔若常青带领官兵。前往北路。兵力较分营盘宽敞。照应不易常青应于起身时先将营盘酌量收小以便随时堵御。可保无虞。然此皆朕于数千里外。思虑所及。随宜指示用兵机要倐忽变换。其是否可以如此办理之处惟在该将军等、悉心筹画随机应变不必过于拘泥节次谕令常青等、晓谕附从贼匪民人。令其投诚归伍。各安耕种。但恐该民人等、未能尽加晓谕。常青等竟当刊刻誊黄令各处遍贴。或射入贼巢。通行晓谕。则从贼民人自当纷纷投出。不但贼党可以解散且使贼众彼此自相猜疑。生心内溃。实属不战可胜之良策。常青、蓝元枚、即当妥速办理一面仍奋勉攻击。不可坐视。  

○又谕曰、福建陆路提督署台湾镇总兵柴大纪、自剿捕逆匪以来。督率官兵义民。奋勇杀贼。一切调度深合机宜。著授为参赞。协同将军常青等悉心筹办。以期迅奏肤功。  

○又谕、据舒常、姜晟奏、湖北省早稻丰收。秋成可卜大有。现在动支仓谷二十万。碾米一十万石。遴委妥员。分别四起。由江西一路运往闽省。舒常并往湖南与浦霖酌议动谷碾米运闽。以资备用等语。现在台湾剿捕逆匪。尚未蒇事一切军粮、及抚恤平粜等事。所需粮石较多。不妨宽为豫备。该督等、能不分畛域。先事豫筹。殊属急公舒常、姜晟、俱著交部议叙。  

○又谕、此次湖北所碾米石。亦由江西运赴闽省。著何裕城、即将江西米石于何时可以运竣。其湖北米石。接续由该省运闽、道路便捷之处。一面酌定。一面飞咨舒常、令其速将碾就米石分起拨运。由江西五福一路前进。不可似前次推诿。以致迟延。如江西实有碍难办理之处一面飞即知会舒常等、令其将米石装载拨船由水路运往江南。交李世杰等、由上海出口运往闽省。但前经先后降旨、令保宁豫备米五十万石。陆续由川江载赴江南。备船运闽。为数较多。恐江苏船只骤难添雇。转恐有误要需。莫若即由五福旱运为是。  

○闽浙总督李侍尧奏、闽省额兵。除调往台湾剿匪外。余兵不敷差防。应酌量募补。查水师提镇协。及陆路提标、兴化、长福、省城、福宁、所辖各营。均沿海要地。请照调往轮戍台湾兵数。先挑补十分之三。其汀、邵、延建、各营。挑补十分之二。谕、据李侍尧奏、酌补营兵一摺。所办未免拘泥。前已屡经有旨、令该督广行召募。不必拘定额数。如恐经费不敷。即行奏请。再行拨解应用。现在正须多兵接应之时。内地亦当操防备用。如果募得多兵。既可备拨军营以助声势。即内地巡防调拨亦为宽裕。著李侍尧、即广行添募毋庸拘定原额。并著常青、蓝元枚、各就台湾处所。一体迅速召募。  

○己卯。免江苏南汇县、本年分坍没田荡一十三顷九十三亩额赋有差。  

○庚辰。中元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  

○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  

○福建水师提督参赞蓝元枚奏、现在鹿仔港、四面受敌。又彰化淡水交界之大甲溪、岸里社、等处。亦被贼滋扰。官兵分路堵剿。不敷调用。请添拨闽兵二千。粤兵三千再查鹿仔港至斗六门六十余里。至诸罗、九十余里。沿途皆有贼匪屯聚。臣即日带兵由东螺、西螺、等处。直攻斗六门。并与柴大纪、订期会剿。谕军机大臣等、前已有旨、令李侍尧将添调兵一万一千名。内拨粤兵二千名与蓝元枚。又据李侍尧奏、豫备漳州有眷属兵二千。亦有旨令派赴鹿仔港。今该参赞既请添兵五千。著孙士毅、再于广东挑拨兵一千名。速赴闽省。并著李侍尧、于漳泉等处。速行召募兵一千。接济调拨。若漳泉召募之兵。于粤兵未到之前。业经召募齐集。即将募兵一千。拨往鹿仔港应用。以足所请添兵五千之数。其余一千。著李侍尧。即由五虎门配渡。竟赴淡水接济徐鼎士。再贼匪南北四出扰攘。意在牵缀官兵。而常青、蓝元枚等、堕其术中竟有应接不暇之势。用兵之道合。则势盛。分则势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