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祖以伊兼署督篆。不能早为觉察。亦请交部议处。陈辉祖兼署督篆。且远在湖北。与巡抚敦福之近在本省者不同。毋庸交部议处。将此传谕陈辉祖知之。  

○又谕曰、勒尔谨奏报甘省雨水禾苗一摺。据称、巩昌、平凉、庆阳等各府州属。于十二、十四、等日。得有细雨。虽入土未能深透。而甘省气候较迟。背阴卑湿之地。所种二麦豌豆。可望有收。至高阜向阳之麦豆。乾旱已久。恐难结实。查皋兰县等九处。受旱较重。静宁州等八处次之等语。甘肃每年多有缺雨之处。动辄成灾。今皋兰等各处。既有被旱情形。自当妥为查办。著传谕勒尔谨、即速饬委该道府。认真查勘。如有成灾处所。应行赈恤者。即一面据实奏闻。一面酌量轻重。分别妥办。务使穷民均沾实惠。以副朕轸恤之至意。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仍将办理情形、及曾否得有雨泽之处。迅速覆奏。寻奏、皋兰等十七处。及续报靖远县等十县。夏禾已成偏灾。现饬该府、实力督率所属。加意妥办。报闻。  

○己酉。谕军机大臣等、昨勒尔谨奏覆、查办甘省水利情形一摺。据称、甘省在在皆山。有一分水利之可开。小民即沾一分水利之益等语。自系该省实在情形。甘肃地方高亢。每患雨水短少。如其地有可以疏浚之处。随时挑挖引河、自于生民有益。原不必专于分引黄河。即沟涧细流。果能疏引成渠。农田即可稍资沾润。较之置而不办。靳人事而专藉雨泽者。不少胜乎。且地方多一工作。无论官办民办。总须雇用人工。即或其地偶被偏灾。穷民并可藉以糊口。亦即寓赈于工之意。著传谕勒尔谨、不可豫存难办之心。务宜时刻留心体察。如有可兴之水利。即饬所属。设法疏通。实力妥办。期于田功有益。将此由五百里传谕知之。如有可办之处。随时查办具奏。  

○旌表守正捐躯山西黎城县民王聚海女王氏。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千三十四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千三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

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六月。庚戌。月食。  

○直隶提督王进泰覆奏、普恩当本。近年不敷。请于提标餧马积存银五千两内、添拨三千两生息。兵丁差费益裕。再拨二千两。添备秋收出口买米。兵不关米时。每月支放二三斗。扣饷归款。得旨允行。  

○壬子。谕、前经降旨、令吏部查明满洲人员。由道府等官丁忧回旗。已满百日。在各衙门行走者。俱于每年十月。带领引见一次。所有武职满员副将以下。丁忧、俸满、病痊等事回京。改用京职者。著兵部仿照吏部之例。于每年年终。带领引见一次。俟朕酌量记名。简用外任。其不记名者。下次即无庸再行引见。  

○钦差大学士阿桂、大学士管云贵总督李侍尧覆奏、缅匪幼酋新立。又与暹罗等国。连岁构兵。上年闻荡平金川。因商办还人贡象。后因檄谕严正。屡次掷还禀词。益加畏惧。此决计送还苏尔相等实情。报闻。  

○癸丑。上御勤政殿听政。  

○甲寅。谕军机大臣曰、侍郎彭元瑞、以所得明臣史可法画像。及其札槁。合卷进呈。朕亲制诗一章。题于卷端。命廷臣和韵。并命大学士于敏中、书御制书事一篇。及史可法复摄政王书于卷。兹另为装潢箧贮。著发交寅著、令将此卷。弆于扬州梅花岭史可法祠中。并将卷内所有诗文画像札槁。勒石祠壁。以垂久远。至此卷、如有愿求展阅者。亦听其便。但当加意护守。勿致稍有污损。将此传谕寅著知之。  

○御制书明臣史可法复书睿亲王事。文曰、幼年即羡闻我摄政睿亲王致书明臣史可法事。而未见其文。昨辑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乃得读其文。所为揭大义而示正理。引春秋之法。斥偏安之非。旨正辞严。心实嘉之。而所云可法遣人报书。语多不屈。固未尝载其书语也。夫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不载其语。不有失忠臣之心乎。且其语不载。则后世之人。将不知其何所谓。必有疑恶其语而去之者。是大不可也。因命儒臣物色之书市及藏家。则亦不可得。复命索之于内阁册库。乃始得焉。卒读一再。惜可法之孤忠。叹福王之不惠。有如此臣而不能信用。使权奸掣其肘而卒致沦亡也。夫福王即信用可法。其能守长江为南宋之偏安与否。犹未可知。而况燕雀处堂。无深谋远虑。使兵顿饷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惟有一死以报国。是不大可哀乎。且可法书语。初无诟谇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