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八年。癸酉。九月。戊辰。月食。  

○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上行围。  

○谕、各省学政。已届差满。浙江学政著雷鋐调补。江苏学政著梦麟去。山西学政著欧堪善调补。贵州学政著李师中调补。云南学政著葛峻起调补。四川学政著王宬调补。顺天学政著徐以烜去。江西学政著张映辰去。福建学政著汪廷玙去。湖南学政著庄存与去。山东学政著于敏中去。陕西学政著张拜赓去。广东学政著陈桂洲去。广西学政著许道基去。安徽学政良诚、湖北学政陈浩、河南学政孙灏、俱著仍留原任。  

○调工部侍郎张泰开、为礼部右侍郎。转礼部右侍郎邹一桂、为左侍郎。调补部左侍郎董邦达、为工部右侍郎。  

○是日驻跸齐尔伯库昂阿大营。  

○己巳。定甄别教谕训导例。谕、向例各省教职。六年俸满。该督抚学政公同甄别。堪膺荐举者。保题送部引见。其年力衰迈者。咨部休致。但督抚陋习。既不肯轻保举。亦不肯多咨革。是以保题者固属寥寥。而休致者亦不多见。惟使龙钟衰老之辈。滥竽恋栈。无所区分。盖视教职为无足轻重。初不计及为造士之根本也。前以选拔贡生为教职之阶。曾降旨训谕各督抚学政。令其加意慎重。嗣后教职除有劣迹者、随时参劾外。至六年俸满。堪膺民社者保题。其年尚强壮、精力未衰、可以留任者。出具考语。送部引见。若准留任。俟六年再满。仍如是甄别。如年老人员。即著咨部休致。有愿来京引见者。照大计之例。该督抚声明。给咨引见。至训导一官。例止得升县佐。该上司尤多忽略。嗣后甄别之例。与教职同。著为令。  

○又谕曰、阿里衮此次于朕前未能骑射。不胜领侍卫内大臣之任。此缺即著简亲王奇通阿兼管。其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员缺。著弘昇补授。所遗前锋统领员缺。著努三补授。  

○以镶黄旗副都统保平、为正蓝旗护军统领、兼副都统。  

○是日驻跸博里哈达大营。  

○庚午。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谕曰、皇后至盘山。海望不必随往。著舒赫德为领侍卫内大臣。管理内务府大臣事务、随往。  

○又谕、江南扬徐各属、被水成灾。屡经降旨加意抚绥。截留漕粮。拨连川米。以资赈恤。又恐拨运过多。致各省米贵。并令银米兼赈。但照定例、又虑灾地不敷籴食。著加恩每石增给银二钱。俾灾民买食宽裕。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据鄂容安奏、九月十一日。铜山县张家马路堤工。冲决内堤七八十丈。外堤四五十丈。现驻工督办。并请交部严加议处等语。目今秋汛已过。何致冲决河堤。其中显有情弊。该管同知李焞、著革职拏问。交该署督策楞等严查。据实具奏。鄂容安虽署督篆。河工非其专责。免其交部。高斌、张师载、身任南河日久。不能留心查察。致该处堤身卑薄疎松。一时溃决。漫延数邑。其罪实无可逭。伊二人现在留工效力。如邵伯二闸决口已塞。即著同往铜山工次。上紧堵闭。若尚未完。即令高斌速赴铜山。勒限堵塞。如不能刻期告竣。即行严奏治罪。其疎防赔修之处。著策楞照例办理。所有被灾户口。该署督查明抚恤。无致失所。  

○谕军机大臣等、李因培所参涿州知州李钟俾亏空一案。据称一面亲赴该州查明。著传谕李因培、秉公据实逐一清查。不得稍存瞻顾总督之见。至所称新旧辗转交代之处。是否该督明知亏缺。示意接任弥缝。著一并查明据实速奏。寻奏覆、臣风闻州县中有因臣既兼府尹。虑必盘查亏空。多极力设法弥补。而知州李钟俾、向来亏空之名最著。臣正在留心密访间。适督臣以不宜涿州之任。奏请彻回。查该员在任四年。从前何以不行奏请。独至臣为府尹。而急于彻回。使另补他府。况该员素有亏空。道路之人皆知。督臣不应独无闻见。至其居官之卑鄙。驿站之废弛。不行参革。仅请彻回另补。其中显有情弊。得旨、所奏甚当。  

○又谕、据庄有恭摺奏、扬徐各属、今冬赈济。俱可折给银两。来春始需银米兼放。而截留漕粮。拨运川米。共得六七十万。已足敷用。所有前次密咨东省、及各省米谷。俱可无庸拨协等语。看来下河灾赈。米谷已足敷用。但徐州铜山堤工。于九月被水冲决。又复漫淹睢宁、灵璧、虹县、等处。灾民亦亟须赈济。所有湖北米十万石。江西碾米谷二十万石。应仍准其运往江苏。以备将来赈恤之需。并谕鄂容安、恒文、知之。  

○又谕、据鄂容安奏、铜山县张家马路堤工。于九月十一日。溜势猛急。风雨大作。冲漫内外堤坝七八十丈等语。目下秋汛已过。何至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