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难遍历村庄。势不能不假手于书役乡地。所以易滋弊混。近询之直隶总督方观承、据称该省向来、俱另委厅印、带同佐杂等官分查。视灾地之大小。以定派员之多寡。其巡查登籍。散票给赈诸法。甚属妥协周详。浙省今年被旱成灾。应赈之州县甚多。若办理稍有未善。既恐遗漏滋弊。且恐总理大员。见户口过多。率意裁减。益致向隅。而胥吏之冒滥作奸。仍复不免。灾黎何由得沾实惠。可将方观承所开说帖。抄寄喀尔吉善、永贵等、令其仿照办理。于赈务实为有益。其各省州县中。有被灾应赈者。遇奏事之便。一并抄寄。令该督抚等、酌现在办赈尚有未协之处。可择善而从。若已定有章程。大意相同。而果能信其实无弊混。亦不必因有此旨。遂复行从头另办。转致更张滋扰。直隶总督方观承、陈奏办赈事宜说帖、查向来直隶办理灾赈。俱系另委厅印、带同佐杂等官分查。视地方之大小。定派员之多寡。厅印或一员。或二员。佐杂并能办事之教官。或三四员。或五六员。各给号记一。其厅官之才干者。或一员兼管两州县。派员既定。令总理赈务之道员。照议定查户规条。带领各厅印清查一二日。俾皆领会。厅印又带同派随之佐杂教官。清查一二日。俾皆领会。然后各照派定村庄。四出分查。庶可画一。委员等各带赈票多张。上用本州县印信。加用委员号记。庶见票即知为某委员所查。委员于清查时。将票上填明极次贫户。大小口数。随查即按户散给。另用帐簿一。将一日所查村庄。成灾几分。某户极贫。某户次贫。大口若干。小口若干。逐日登记。又按一日所查共若干户口。总记于后。用本人印信戳记钤盖。查完日、通计一州县应赈确数。一面申报上司查核。一面送被灾之本州县。照簿计口。验票给赈。该管道府。仍于巡历之次。按簿抽查。如有滥遗。惟承办之员是问。至本处书吏衙役。惟按各委员派给一名。以供缮写使令。不许干与查户之事。如此、则户口无从朦混。而贫民均沾实惠矣。  

○是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六年。辛未。九月。己卯。兵部议覆、福州将军兼管闽海关事务新柱奏称、闽省驻防官兵内。有缘事革退者。因外省向无复准挑补甲缺之例。终身沦弃。无计资生。请援在京八旗例。无论官兵。凡罪犯军流以下其有家计窘迫。愿补披甲缺者。验看年力强壮。弓马娴熟。俱准挑补。应如所请。通行各省驻防处。一体遵照。从之。  

○山东巡抚鄂容安奏、东省今岁被灾颇重。更有造播逆词。盗决堤工等案亟须办理。而署抚陈宏谋、未能即日到豫。是以将豫抚印务。暂交藩司富勒赫、护理。一切灾赈事宜。令其详告陈宏谋接办。臣已莅新任。东省民风狡悍。自当仰承前谕。推诚化导。若刁顽尤甚之地。不妨暂时从严。其善良率教者。即宜加意保护。务俾平日不致惊疑。遇事先知畏惧。得旨。所见甚属可嘉。勉力为之可也。  

○又奏、东省被水州县。前任抚臣准泰、先后奏报。成灾者四十八处。不成灾者二十五处。统计成灾额地八万余顷。于通省额地九十九万余顷中。止十分之一。其被灾之民。若目下日食无缺。则赈项可待冬间。但应先给赈票。以安众心。至贫乏者。自当随查随给。庶糊口有资。不至流移四出。再、水涸处。种麦为急。借助耔种。尤不可缓。现亲行查勘。其勘不成灾处。亦当量加抚恤。所有应须银谷兼赈。及专赈谷、银代谷处。俟详查定议。报闻。  

○铸给四川督标中军都司关防。从总督策楞请也。  

○是日。驻跸梁格庄行宫。  

○庚辰。上奉皇太后谒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辛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山东济南等属。今年夏秋。被水成灾。该抚现在筹办赈恤。但查东省折赈之例。每谷一石。给银五钱。该省当积歉之后。虽连获丰稔。而民间元气。究未大复。今又值此偏灾。米价自属昂贵。若照常例折赈。恐其不敷购买。著加恩每谷一石。折银六钱。俾被灾穷黎。得资糊口。以示轸恤。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