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工率刻意吹毛求疵。巧避瞻徇之迹。而置君德于不问。若人主意在乐闻已过。则又往往于朝廷之政事。吏治之得失。不一言及。甚有臣工不能靖共。群僚或植党援。曾不敢一指摘。以远嫌避害。惟事摭拾陈言。以自沽能攻君心之名。是其居心之阴巧。乃国家之大蠹也。朕孜孜求治。常恐不及。使偶有阙失。言官果能切实指陈。朕自乐于听受。即大臣中或有过眚。果能据实弹劾。亦足为用人鉴戒。若徒剿袭肤词。则史册具在。尽足披览。何用伊等喋喋陈奏乎。今观谢济世所奏。多系揣摩迎合之意。是以一一剖晰开示。诸臣倘错会朕意。转生畏葸之念。则又不知朕推诚布公之心者也。著传谕各科道知之。  

○又谕、自贵州用兵以来。楚省运黔军糈。前后共计四十余万。俱按期儧运。并无迟误。办理粮运官员。颇属勤劳。著湖广总督史贻直查明具奏。交部分别议叙。  

○又谕、道府等官。皆属亲民要职。必才干素著。廉洁自持者。方克胜任。是以皇考当日。曾令督抚两司。各行保举。今朕仿照此例。著于各省道府官内。令督抚藩臬。各据所知。保举一二员。或二三员俱各密封具奏。不得会同商酌。如所保之人不当。日后劣迹败露。将保奏上司。一并治罪。  

○兵部议覆、山东巡抚法敏疏请、抚标左右两营火器外委。无庸添设。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山东登州总兵马世龙疏请、嗣后登镇水师营缺出。照海疆州县之例。会同山东巡抚拣选题补。如无相宜之员。据实具奏。请旨补放。应如所请。从之。  

○命湖北巡抚钟保、来京。调广东巡抚杨永斌、为湖北巡抚。以两淮盐政尹会一、署理广东巡抚。调天津盐政三保、巡视两淮盐政。  

○予故正蓝旗蒙古副都统阿纳布、祭一次。  

○癸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吏部议准、原任江西巡抚俞兆岳疏称、德化县城子镇巡检。原管辖之城子镇。并赤松、南昌、二乡。归德化县典史巡查。其城子镇巡检。改德化县大姑塘巡检。兼管附近之仁贵乡。从之。  

○户部议准、广西巡抚杨超曾疏称、临桂县属之水槽、野鸡、二处矿厂。垄老砂微。不敷课税。题请封闭。从之。  

○予故副都统兼佐领马腊、祭一次。  

○予故副都统品级食半俸顾俨、祭一次。  

○甲寅。谕总理事务王大臣。雨泽愆期。已逾旬日。渐有亢旱之象。朕心深为忧灼。从来雨旸不时。类言修省。朕思人主敬天勤民。修省之念。固无一时可释。若待灾祲已兆。然后言修省。则亵天已甚。朕即位以来。兢业之衷。无敢少间。惟当于此益加谨凛耳。古人所谓斋居彻乐。朕二十七月之内。率以为常。即减膳等事。朕亦惟躬自行之。无俟宣示臣工也。至于九卿、大臣等、受朕简畀。自应共矢敬天之诚。靖共厥职。若因亢旱而召入诸臣。面加训谕。是即委过臣下之意。朕所不为。亦非所以重待诸臣也。惟在诸臣自加省惕。夙夜黾勉。以邀上天之垂鉴而已。立夏前后。若再无雨泽。则秋田难于播种。小民恐有艰食之虞。应作何豫为筹画之处。著总理事务王大臣、详议具奏。  

○又谕、昨曾降旨。著尹会一、署理广东巡抚。今尹会一、以伊母年逾七旬。不能赴任就养为辞。情甚恳切。著调署河南巡抚。王謩、著前往署理广东巡抚。  

○总理事务王大臣、遵旨议奏、翰、詹、科、道。日缮经史奏疏进呈。酌定规则。得旨。依议。每日缮进书摺。朕披阅后。交南书房收存。其或召见讲论。朕所降旨。令本人于次日缮写呈览。亦交南书房收存。将来行之日久。不特集思广益。亦可荟萃成书。以资观览。  

○户部议覆、山西巡抚觉罗石麟、疏称、芮城县、解平阳府、谷折米一百二十四石一斗四升零相距五百余里。输运维艰。请就近改解蒲州府。支给蒲州、平垣、二营兵粮。将夏县、解蒲米五十八石二斗六升零。尽数改解平阳。下余不敷米六十五石八斗八升零。在于虞乡县、解蒲米内改拨以补芮城县、改解之数。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准、贵州总督张广泗、疏称黔省大定府属之马鬃岭铅厂。洞老山空。炉民日渐稀少。题请封闭。从之。  

○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这会试。满洲蒙古取中十名。汉军取中四名。直隶取中三十名。奉天、取中一名山东、取中二十名。山西、取中、十六名。河南、取中十八名。陕西、取中十四名。江南、取中三十八名。浙江、取中三十六名。江西、取中二十八名。湖北、取中十四名。湖南、取中八名。福建、取中二十名。广东、取中十六名。广西、取中四名。四川、取中七名。贵州、取中六名。云南、取中十名。旗卷五经、取中一名。南卷五经、取中八名。北卷五经、取中三名。中卷五经、取中一名。  

○九卿会议、河南郑州郭元曾家轮奸一案。得旨。此案稽延已久。从前屡经审理。总未得有实情。以成信谳。朕是以特交九卿会议。以九卿自能确核详勘。实指是非。以定此案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