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二百两。同知、通判、一百五十两。州同、州判、八十两。佐杂等官四十两。直隶道、府、三百两。州、县、一百五十两。同知、通判、一百两。州同、州判、六十两。佐杂等官三十两。均俟引见得缺后。吏部汇行知照户部。有情愿借支者。即持凭赴部具呈。取具连名互结。劄库照发。不愿者听。知照该督抚。到任后。于应得养廉、限一年内分作四季扣完。至云贵离京最远。所借养廉较多。奉天向因额徵耗羡无几。原定养廉较少。准一年半内扣完。并令该督抚、将所扣银于岁底汇解部库。至拣发道府以下试用人员。请按分发省分。照实授官减半酌给。委署有缺时坐扣。如有升迁调任丁忧者。即咨行新任调任扣抵。其赴京起复候补。有续借银。亦于新任内接扣。参革告病等官。于本员名下勒追。在途病故。及到任后尚未扣清而病故者。于通省道府以下。例应借支养廉等官摊扣。至所奏严禁听信长随之弊。久有例禁。请嗣后令督抚转饬各该上司。按季查核。如奉行不力。将该上司照失察例议处。督抚照不行详查例查议。从之。  

○丁丑。谕、朕御极之初。曾令查办废员。许于都察院具呈。核明情由汇奏。带领引见。至乾隆元年。一年之间已及二千余人。嗣因纷纷呈辩。希图起用。经大学士徐本奏请停止。朕思废员内不无才堪驱策之员。十余年来。未经查办。若概令赴都察院具呈。未免人怀侥幸。转启竞进之端。应将因公挂误内外满汉人员。除已经送部。引见。照部议降革者。无庸查办外。其照例降革未经引见者。吏兵二部、查明情节奏闻请旨。朕另派王大臣、察核验看。分别带领引见。其降调人员。未经得缺。守候年久。不得及时效力者。亦著一体查办。  

○又谕、郎中江都修理盘山工程。甚属草率。多有倾坍曾差三和稽查。著江都赔补修理。伊但估计需银四千两等因具奏。此若系官修。必然不敷。又至数万银两矣。观此、可知修理工程。俱无实际。江都似此不事厥事。而三和数次偏护。著将江都革职。遣往盘山。所有添修工程。一并赔补修理。倘不敷。著三和赔修。  

○戊寅。谕、该旗带领引见之广安、阿尔泰、布章阿、俱著于伊等从前在京原衙门额外行走。舒起人平常。不宜外任。著仍以笔帖式用。嗣后此等引见人员。准其在原衙门额外行走者。遇有缺出。该堂官奏请署理。俟该员服阕后。仍照例外用。  

○谕军机大臣等、据马灵阿奏称、宁夏沿边一带。向令蒙古进口交易。迨乾隆九年经原任督臣庆复查办。因道员与驻劄之员外郎。各持己见。至今案尚未结。以致久行之例。遽行禁革。多有未便。请查照旧例遵行等语。宁夏沿边口隘六十处所。向曾发给印牌。交该台吉等收执。遇有进口。执持查验立法原属严明。行之数十年并无疎忽。今乃以查办之故。致使久远遵行之例。一旦禁革。有妨蒙古生计。殊非国家柔远之道。在边疆固宜防范。亦惟令该地方员弁。于进口出口之时。详加盘验。弊端自可永除。可传谕尹继善、鄂昌等。查照旧例。妥协办理。  

○又谕军机大臣等、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摺。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且以百余年内属之蒙古。而目之为夷。不但其名不顺。蒙古亦心有不甘。将准噶尔、及金川番蛮等。又将何以称之。著再行传谕沿边各督抚知之。如有仍旧书写之处。朕必加以处分。  

○己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谕军机大臣等鄂容安因豫备朕来年巡幸中州。整葺丛林古迹。奏称需费无多。臣等养廉。尽足敷用等语。此等修饰豫备之处。理应动公项。盖公项存留。本为公务而设。巡幸正公务之大者。此而不用。更于何事支销耶。至养廉以资大小官员日给。如期关领。方可责以洁己奉公岂得移充公用。此端断不可开。且豫省存留公项颇多。无藉动及养廉。著传谕鄂容安知之。  

○庚辰。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东陵。  

○降满洲正红旗副都统八十五、为护军参领。以原任归化城都统噶尔玺、为满洲正红旗副都统。  

○以工部尚书赵宏恩、为京口将军。左都御史刘统勋。为工部尚书。  

○辛巳。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德龄不胜吏部侍郎之任。著以内阁学士用。其吏部侍郎员缺。著同宁补授。仍兼镶黄旗汉军副都统。  

○谕、都察院左都御史员缺。著彭维新补授。户部侍郎德尔敏、现在办理工程。不能到部。著以侍郎衔专办工程。俟将来酌量以侍郎另用。其员缺、著伍龄安调补。仍兼管太常寺事。所遗礼部侍郎员缺。著嵩寿补授。其内阁学士员缺。著德龄补授。户部侍郎吕炽、现以侍郎提督学政。俟伊学差任满。酌量以侍郎另用。其员缺、著嵇璜调补。所遗工部侍郎员缺。著刘纶调补。仍兼理兵部侍郎事。其礼部侍郎员缺。著张泰开补授。  

○谕军机大臣等、邓廷相管理关务。因其缺额太多。是以令马尔拜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