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尚有被水处所。宜加意抚绥之。  

○经略大学士公讷亲、川陕总督张广泗、奏、查腊、岭山梁石城一座。为贼径总隘。贼并力拒守。腊岭之下。卡撒之右。共山梁四道。其头道已为我据。惟双碉未克。双碉旁有水卡碉房二座。亦经夺据。日用大炮攻击双碉。但双碉旁有三层碉房一座。下又有小碉石卡。虽围不能严密。拟先发兵夺其三层碉、小石卡。则双碉不难攻取。俟双碉一克。将腊岭官兵。一面留攻石城。一面酌分与卡撒右梁官兵。合攻二道山梁。地名喇底。夺据后、即由三道山梁。直捣色儿力贼卡。路更近捷。复查军前各省官兵。伤病者多。陆续遣回内地调养。征兵缺额过多。就近续调川兵二千补额。已报到数百名。又甲索、乃当、二路兵。日久未能寸进。已将副将刘顺、高雄、檄调归并卡撒。止留王世泰带川兵千余。土兵数百。势觉孤悬。现岳钟琪、屡以兵单为词。因将王世泰所领官兵。就近归并党坝。约计调彻刘顺、高雄、之兵。共二千余名。与川省未到补额兵千余名。本月半间、可抵卡撒军营。即当遣往卡撒左山梁。地名普瞻。有贼碉数座。一面督兵攻击。一面分兵直从左山梁压下。与右山梁官兵合围。则色底左右各碉。皆在围内。谅贼亦难踞守。得旨、此次所奏彻无用之兵。并力攻剿。实合机宜。虽目下尚无大捷。而调度有方。用是稍慰。  

○又遵旨议奏、应否调拨满洲索伦兵。查军营地势。不便骑兵。弓矢亦无所用。至破碉攻卡。满洲索伦兵。实胜绿旗。但攻碉须奋勇兵一二百名在前。数百名为后继并两面埋伏兵数百名。从前皆因前队已进。后无应援贻误。今若令满兵前进。而以绿旗土兵为后继。恐依旧不前。前进者未免受伤。如此一二次。即骁勇亦不免退缩。如全用满洲。须得数千之众。费用既繁。亦难得如许骁勇。详思形势。实甚不可调用。至如何攻取破贼之处。臣已详加筹画。另摺具奏。得旨、数千满兵之费用。又多于数万汉兵之费用乎。至所谓甚不可者。则已知彼处地方形势矣。朕亦难以强行。所详加筹画者。亦不甚为得计。  

○兵部尚书署四川巡抚班第奏、口外挽运。给夫脚价口粮。宽裕优渥。无如里下旧俗。必资帮贴。始肯应募。至附近各土司。连岁军兴。供应积劳。然亦给价无累。惟瓦寺沃日、小金川、三土司。部落稀少。明正司则因瞻对之事甫息。金川之役又兴。不无困惫。臣等详筹。或更换调减。或添拨汉夫。较前大减。皆恭顺趋事。报闻。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一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三年戊辰。八月。戊戌。护理山东巡抚布政使唐绥祖、遵旨覆奏、常平仓谷动借粜存确数。并陈东省频年灾歉。叠蒙截漕协拨。较常平额谷倍多。所有连年出借现存米谷。可资常平补额。合计与雍正七年定额不亏。其现存以备今冬加赈。明春借粜之用。本年采买应暂停。得旨、所奏甚清楚。具见留心。余俟交议遵行。  

○己亥。以翰林院侍读学士世臣、为通政使。内阁侍读卞塔海、为太常寺卿。  

○庚子。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上还宫。  

○经略大学士公讷亲、川陕总督张广泗、奏、党坝一路。于闰七月二十三日。进攻康八达。烧耳碉一座。平房八间。枪毙贼番百余人。卡撒一路。因右梁双碉。屡攻未克。改攻喇底二道山梁。于闰七月二十七日夜。分左右二路发兵。讵料右梁与二道山梁相隔深沟峭壁。其左路稍低。已夺据碉卡数处。右路不能往上以断外援。统领之副将游击等。但至沟口而止。忽闻贼番数十人从山梁呐喊压下应援。三千余众。拥挤奔回。多有伤损。张广泗亲往督战。始将双碉下贼卡。及周围旁碉。于二十九日全克。当令将双碉环攻。讵左旁官兵所安堆卡不严。贼于三十日夜潜遁。奏入。谕曰、行兵最重纪律。若宽严不当。则无以一众心而鼓士气。今据奏进攻喇底二道山梁。统领之副将游击等员。但督至沟口而止。带兵之备弁。又复落后。忽闻贼番数十人呐喊应援。三千余众遂俱奔遁等语。凡为将弁。理当身先士卒。乃畏缩不前。转致落后。无怪士卒之不能摧锋陷阵。即从后督战。亦无见险而止。身驻沟口。但令士卒前进之理。又无怪其令之不从矣。即不能一以当十。亦何至以三千之众。不能敌贼番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