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刘统勋、率同科道四员。速赴东省。详悉查察被灾州县散赈情形。并向后应如何广为赈恤安顿。毋令流离失所之处。悉心筹画。一面奏闻。一面会同该抚。妥协办理。浙省参案。现有大学士讷亲查审。高斌著即由浙省速赴山东。其科道四员。即行具名请旨。随刘统勋一同驰驿前往。  

○都察院开具科道名签。请派往山东办赈。得旨。给事中同宁、马宏琦、御史赵青藜、著随往山东查办赈务。御史沈廷芳、现在济宁巡漕。亦著随同查办。其济宁巡漕事务。即著巡视淮安漕船之给事中钟衡、一并接办。  

○又谕、东省上年被水成灾。目下又复望雨。朕心轸念。一切抚绥事宜。已谆切传谕该抚。加意筹画。又特命大学士高斌、左都御史刘统勋、速赴该省。会同该抚悉心办理。大学士讷亲、于浙省回程之便。道经山东。令其将地方情形。留心查察。有应商办者。与高斌等商酌办理。具摺奏闻。  

○又谕、山东被灾州县颇多。一切赈务。料理需人。著吏部于候补候选州县及佐杂内。会同军机大臣。各拣选五六员。速行发往。交与巡抚阿里衮等差遣委用。现在地方官员。如有不能称职者。即令该抚于发往人员内。酌量题请更调。  

○谕军机大臣等、奉天暂开海禁、运粮接济天津静海二县一案。前经军机大臣等定议。令那苏图核定五六万石数目。咨明该将军等稽查办理。如实不敷用。再行咨商该将军等。酌量加运。今据达勒当阿奏称、商贩闻开海禁。争买米石待运。以致谷价加倍昂贵。今酌量准买五六万石接济直隶外。仍出示严禁海运等语。看此情形。是海运一开。即不免于偷贩。自应即行禁止。但据奏五六万石之数。未知于天津、静海、二处。果足敷用否。前据达勒当阿覆称、若再议增加。尚可运二万石。可传谕那苏图。令其将五六万石果否足用、及应行咨商加运之处。查明据实奏闻。再目下麦秋有望。将来足资接济。自可不必仍须海运。其现在情形如何。令该督一并详悉具奏。寻奏、现在天津等处粮价。虽未能平。而不致甚昂者。因有奉天粮石之望。是以有粮之家。不留余蓄。若闻禁海运。现又拨协山东仓贮。价必骤长。应令奉天将军酌量。如稍可通融。务买足八万之数。得旨、另有旨谕。  

○戊申。上至长春宫大行皇后梓宫前再奠酒。  

○谕军机大臣等、阿里衮自朕回銮以后。连次具摺奏请朕安。固出悃忱。但伊回东时。朕念该省灾民困苦。谕令即速亲身前往灾重地方察勘。今伊请安摺到。其一切地方情形。作何抚绥之处。及曾否得雨。俱未奏及。朕心深为悬念。可传谕阿里衮。不必屡次专摺请安。惟当留心灾赈事务。若能督率属员。办理妥协。俾灾民不致失所。朕心藉以少慰。则胜请安多矣。  

○谕、据调任四川按察使郑远奏称、伊年近七旬。精力渐衰。川省边陲要区。请来京请训等语。郑远年力将迈。看来难以远赴川省。著准其来京陛见。酌量改补近地。其四川按察使员缺。即著宋厚补授。  

○会试繙译举人。命刑部尚书阿克敦、吏部右侍郎德通、理藩院尚书那延泰、内阁侍读学士苏章阿、为主考官。  

○己酉。奉移大行皇后梓宫于观德殿。上亲临送举哀。  

○颁大行皇后崩逝敕谕于直省。遣官赍敕谕讣闻于朝鲜国、及内扎萨克、众喀尔喀、哈密、青海、等处。  

○谕、山东兴修沂河两岸堤埝工程。该部议照以工代赈之例。土方工价。准给一半。乃系向来成例。自应照此给发。惟是东省被灾甚重。其民情之艰窘。实非他处可比。若拘常例给发。恐赴工之民。仍不足以糊口。著加恩将此项土方工价。按数全给。俾其食用有资。该部即遵谕行。  

○庚戌。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再奠酒。  

○谕曰。调任广东潮州镇总兵官胡贵。前于江南苏松水师任内。以废弛营伍革职。从宽留任。数载以来。能加意训练。上年崇明被灾。弹压亦属有方。其革职留任之案。著加恩准其开复。  

○又谕曰。马兰镇总兵官布兰泰。丁母忧已满百日。布兰泰年来在彼办理诸事。尚属谨慎。陵寝地方。向系素服办事。布兰泰著仍回原任。署理总兵官事务。俟二十七月满后。再行实授。  

○又谕、据将军阿兰泰等奏称、拉林一千满洲。去岁所荒地亩。因伊等力量不足。将原给地一千顷。不能全行耕种。所收谷石。因还从前所代谷石。并备耔种。以致口粮不能接济等语。一千满洲。口粮既已不敷。著该将军等于拉林仓谷。借给一万石以资接济。此项谷石。俟原借谷八千石扣还后。分作五年扣还。该部即遵谕行。  

○辛亥。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再奠酒。翼日如之。  

○谕曰。东陵有贝勒公二员。西陵有贝勒公三员。西陵东陵。皆属一体。西陵贝勒公内。留二人足矣。斐苏著留京。  

○调浙江巡抚爱必达为贵州巡抚。升直隶布政使方观承、为浙江巡抚。直隶按察使辰垣、为布政使。以前调四川按察使郑远、为直隶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