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国家政体。原不宜屡有清查之事。但能留意于未然。何致滋事于既著。其谕各督抚、嗣后于每年岁底。将该省未完钱粮内。或系民欠。或系带徵之项。徵完若干。未完若干。并本年经徵已完未完各数。分晰开具清单。缮摺奏闻。  

○以故奉恩将军琳安子硕安袭职。  

○丙戌。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视药。  

○是月。钦差大学士高斌等奏、崇明一邑。被灾甚重。庐舍坍塌尤多。应照例加给修费。瓦房一间、银九钱五分。草房一间、银六钱五分。其灾地应借耔种。应豁应缓钱粮等项。并加赏该县四营兵丁一月饷银。俱遵旨分别办理。其被灾次于崇明者。镇洋、宝山、上海、南汇、四邑。修费请照崇明例。加增。此内宝山、镇洋、被灾较重。请将该二县成灾田地、明年地丁钱粮。并本年未完、及一切缓带旧欠银米。俱缓俟己巳年开徵。至沿海、沿江、被潮灾各营兵家口。业分别借给钱粮。请于明年秋季起。将借给三个月者。分八季扣还。一个月者。分四季扣还。得旨、知道了。该部知道。  

○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奏、江省清理积欠钱粮。现在书役自首侵蚀之银。已有二十二万余两。既已畏罪首出。自当量为展限。请将从前侵蚀。据实自首者。自查清造册竣日起限。除百两以内者。仍照原议、勒限三个月追清外。其欠百两外、至五百两以上者。限六个月。六百两、至一千两以上者。限一年。全数通完。照律免罪。如逾限不完。或虽有完数。不及五分者。按未完银数。拟罪监追。如完足五分者。再予展限。仍不全完。亦按未完银数。拟罪监追。得旨、著照所请行。咨部知之。  

○又奏、从前安宁奏请、清查江省积欠。原非得已。而抗顽之辈。习为故常。浮言纷出。且积久数多。欲行清理。实难处处妥协。而吏役巧诈多端。焉能一无指摘。但租赋原应按年清完。今拖欠年久。侵蚀与实欠不分。不得不一律清查。至经承、书办、差役、里长、人等。不思奉公。惟图利己。现查侵收之弊。不一而足。此等奸徒。法所不贷。今宽以自首之条。勒限清完。并不为累。此番清查。原照实欠册。按户散单。令其自填。其收单各员。一切公用。均出于官。丝毫不派及粮户。臣与安宁、悉心商酌。现在督率印委各官。详慎清厘。务期得当。得旨、览奏俱悉。卿等妥协办理可也。  

○署江苏巡抚安宁覆奏、江省积欠案内。除查出书役侵蚀者。另行办理外。其余民欠。仍恐不实。现饬属细开清单。派妥协佐贰、发交花户。是否实欠。令各于单内填明。如填系已完。或单内欠数多、而花户认欠少者。则仍系役侵。书役至此。乃无从掩饰。自查办以来。实无勒派花户认欠、及粮户重完等事。惟其中或有狡黠花户。知民欠尚可拖延。暗受贿赂。挺身为书役代认者。或有花户转托相熟之人。如银匠总甲之类。并非在官书役。被其侵蚀。今既查出。自愿先行完纳。又或有花户与书役、狼狈为奸。改匿弊混。通同漏课。一旦破露。该户不得不认为实欠者。以上情弊。实所不免。止缘江省州县。视役侵为常事。书役视花户为利薮。且希冀将来旧欠。必有恩旨宽免。此时若不及早查办。拖欠既深。无可徵比。若豁民欠。即役侵得免。是教之使侵。将来益无底止。臣所以不得已有清理之举。惟有益加谨凛。体察属员。以无扰闾阎为主。得旨、所奏已悉。此番经理。实汝不得已之举。亦既殚竭心思矣。然与其经营于事后。孰若绸缪于事先。且十年二十年之间。必清察一次。亦岂政体。汝等若平时留心。何致有此哉。既往不咎。此后宜加之意耳。  

○又奏、江省灾属抚赈。需用甚多。先经派拨银谷外。现尚需银八十万两。查司库正项钱粮。除留抵兵饷、并杂支各项。所存无几。请将两淮运库秋拨册报存银内。借支银八十万两。得旨、知道了。  

○闽浙总督喀尔吉善查奏、本年浙属。叠被水旱风潮等灾。先后勘报。多属含糊。如象山一县。始而被旱。继被风潮。而印委各官勘覆。尚称有收。又丽水、缙云、宣平、三县。虽据勘不成灾。恐未确实。现在密饬查报。至前抚常安、办理灾务。实不免有粉饰之意。得旨、常安每存粉饰灾伤之意。如此办理、是矣。至于顾琮、乃乐于赈恤之人。若亦如此。是以宽济宽也。凡事因其人而设施。无容心焉。则善矣。且汝今任。恐人讳灾之意颇切。而汝去年之在山东。何乃讳灾耶。汝尚可教导。故如此批谕。然朕谕亦不易屡得也。  

○又奏、台湾府属台湾、凤山、二县。凡高阜无水源之村庄田园。晚稻黄萎。通计三千余甲。实属无收。现在照例题报。并知会巡台御史、督率该道府等妥办。其诸罗一县。水源灌溉之处居多。高阜田园。零星无几。不致成灾。彰化、淡水、二处。陆续得雨。并未受旱。得旨、览奏俱悉。台湾既受偏灾。不比内地。宜加之意也。  

○又奏、台湾熟番。生计维艰。查凤山县。向有留存仓粟一项。分贮八社。每年借给番民数千石。春借秋偿。不取其息。其余台湾县大杰巅等二社。诸罗县大武垄等九社。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