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怯。而患其太猛。己于前此奏摺。并令高斌传谕内、详悉开示。今观近日所奏数摺。仍未免喜于兴作。而议论亦复纷烦。古人处大事。必镇定安详。以轻举为戒。是以不露声色、而动必有成。故书曰。虑善以动。孔子曰。临事而惧。其不敢自逞意见、尝试为之者。正所以善其事也。高斌现在南河。可再传谕周学健、令其虚衷审慎。一切与高斌详晰熟筹。俟洞悉原委。徐图绩效。以称委任。并谕高斌知之。  

○以宗人府府丞杨嗣璟、为礼部右侍郎。  

○己丑。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京师自立春以来。谷雨前后、虽常得雨泽。但未沾足。今已隔旬余。正禾稼发生之际。而风日炎燥。农功望泽甚殷。朕心深为忧惕。宜申虔祷。著该部查照定例。敬谨举行。  

○是月。奉天将军达勒当阿奏。查朝鲜小马。殊不堪用。本朝自盛京开基以来。不准卖与朝鲜大马。相沿百有余年。边口照例严查。本年三月、朝鲜使人跟役。在京买马四十匹。雇旗人引路越边。经栅子章京德里善闻知。会同凤凰城弁兵、连夜追及。将人马一并拏获。伏思大马不准带往朝鲜。中有深意。今朝鲜来使跟役。由京买去马内。既有牝牡。至彼便可滋生大马。请饬交京城左右翼税局。嗣后不准将大马卖与朝鲜来使跟役人等。仍饬山海关一带。并盛京边口弁兵、严加查拏。得旨。所奏甚是。知道了。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报大名府属得雨情形。得旨。此奏雨泽颇周之语。殊不可必。近日风燥日烈。又觉望霖。保定一带光景如何。  

○又奏报保定、天津、及赵、冀、深等府州一带。得雨已周。惟正、顺、广、三府。间有未沾足处。得旨。览奏俱悉。其有觉旱成灾之处。加意抚恤绸缪。不可以一隅视之度外也。  

○新授直隶按察使辰垣、奏请进京请训。得旨。可不必来。直隶诸员。于朕巡行所历。随便皆可进见。至汝向在刑部。刑名是汝驾轻就熟之事。更何用朕训。惟不自满假。视若不足。以实心行实政。则可胜任而愉快矣。  

○两江总督协办河务尹继善议覆、据苏松水师营总兵官胡贵、条奏水师各事宜。一、请陆路将弁愿改外海水师者。先应出洋演试。查定例、外海水师、误用陆路内河者。准其改调。原欲收人才之实用。若不加试验。何从得悉。应如所奏、嗣后陆路将备、欲改外海水师者。发海营演习。如果去得。方准改调。一、请令该镇中奇二营游击。一体出洋巡哨。查外海水师。重在熟悉洋面。若不亲临。情形何从得悉。今胡贵请将奇营游击、与左右两营轮班出巡。亦应如所奏行。至所称中营游击。不拘春秋两哨。出巡一次。遇有失事。请免处分。盖因中营经管兵马钱粮。与别营不同。但身膺外海之任。应与各营一体轮巡。其出巡之月。中营事务。即委别营代办。亦不致稽误。惟是从前出洋、止左右两营。自二月至九月。分春秋二班。今轮巡既有四营。若仍分春秋两班。是每员俱二年轮巡一次。仍难熟悉。请将四营之游守。自二月起、九月止、分为四班。一年一周。每班两月。亦不至过劳。其川沙、吴淞、二营之将备四员、亦如之。至于十月至正月。西北风狂。例不出巡。但海洋紧要。不可不时刻留心。今计四个月共一百二十日。应令镇标四营。暨川吴二营。每营分管二十日。遇失事、各按分管之期查参。再内洋一切分汛事宜。亦当一并厘定。查苏镇标营。西与福山、西南与刘河、东南与川吴二营对峙。各就汛内洋面分管。悉以中流为界。又川吴二营。彼此推诿之胡港口黄浦。迤东至杨家嘴一带洋面。亦各就川吴附近地界划分。东南属川沙。西北属吴淞。并以中流为界。其汇头百里洋面。虽与南汇营陆汛相对。但该营专管陆路。难兼水师。今计程、南至川沙。北至苏镇。西至吴淞。五十里至百里不等。均非本汛洋面。难专责一营管辖。应作苏镇四营、暨川吴两营公汛。每年每营分管两月。更替出洋游巡。得旨。如卿所议行。  

○漕运总督顾琮密奏。江西省永新帮漕船三十四只。行至鄱湖。忽遭风险。击破十九只。淹毙男妇十九名口。郭仲宁等十二船全行漂没。应照例豁免。其余除刘汪等二船、幸阁浅打捞。亏折无几。尚可饬丁买补。至周梁等五船。每船仅存水米二三十石。五十余石不等。与豁免之例未符。但均系贫丁。若令赔补。每船须银千余两。力有不能。可否邀恩一例请豁。得旨。漕项向例甚严。定法者必有深意也。汝但照例办理。俟不能时。于具题外、据实摺奏乞恩尚可。今乃先为此言。岂非市恩邀誉。汝此病何不能稍改耶。  

○湖广总督塞楞额、湖北巡抚陈宏谋奏、楚省积储未足。请将本省人民。停止在部捐监。专收本色。以实仓储。得旨。楚省不似江省灾伤之余。艰于储蓄也。总之部臣利于在内。督抚利于在外。朕惟酌中行之。至汝等此奏。实在不可行之列也。  

○山东巡抚阿里衮遵旨覆奏、四月初一日、得甘霖四寸。麦苗改观。至初七八、得有透雨。秋田大有禆益。得旨。览奏俱悉。初一初七之雨。何不亟行奏闻。朕盼雨念切焦劳。急欲慰望之意。汝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