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去之二千余人。明系学问空疎。又见不能夹带。托言搜检太严。待士非体。以不愿应试。掩其无耻。又有谓番役人等、有意栽害者。前二场搜检时、曾有搜出经文。查与该生本经不合。比将番役锁拏一事。而造言生事之徒。遂以此为口实。岂四十二人。悉皆出于栽害乎。至于搜到亵衣之内。原属非体。若果无其人。则搜查官员过当之罪。自无所逃。朕前已明白降旨矣。今既有其人。则有不得不通行之势。此又谁之咎乎。且士子有于亵衣下体。怀挟经文者。此人心之大丧。而读书者之耻也。朕前旨谓深自抱惭。并非虚语。而士大夫亦应共愧共愤。默而不言斯已耳。犹且袒庇无耻者起而攻搜检之太过。则朕不得不明言矣。议者徒谓以一二人之无耻。累及千万人。孰不知此一二人。非市井之徒。非穿窬之盗。而即挟策应试千万人中之一二人也。搜查者岂能豫知其为有为无而分别之。设有所分别。彼怀挟者方得以藉口。设无所分别。而一概从宽。则将来裈裤中竟成怀挟之薮矣。夫使圣贤之经文。入人裈裤之中而不为怪。独怪搜检太严之失士体。则为是言之人。朕竟不能知其为何心矣。或者其亦出于此道者耶。夫稂莠不剪。则嘉谷不生。朕之剔弊除奸。本欲使怀瑾握瑜之人。脱頴而出。整顿颓风。培养士气。正所以崇国体也。而黄明懿反以为士气沮丧。其谬妄已极。此必有不肖之士子。造作浮言。互相煽惑。以鼠窃狗偷之行。而有摇唇鼓舌之风。朕若不亟为整理。不但士习日颓。无所底止。即伊等将来、亦不免清流之祸。朕心不忍。是以法在必行。以挽救之。黄明懿身为翰林。若欲建白谏诤。即当据实敷陈。今乃借进讲经书。隐讽时事。甚属奸险诈伪。著交部严察议处。  

○又谕、去年朕躬谒祖陵。将军额尔图、指称办公敛凑兵民银两。经御史和其衷参奏。不可不审明办理。因特派尚书来保、前往审讯。兹据来保等、审明具奏。兵民银两。皆由众人情愿。并非额尔图勒派。其借用银两一项。亦量当时所需借用。尚无从中侵渔肥已情弊。额尔图惟欲一切办理妥善。并未虑及借用凑敛之事。与例不合。一味过侈。殊属非是。至盛京习俗。流弊已极。遇有些微之事。輙取众论沸腾。亦非善事。此皆该地方将军大臣等。应办正务。乃额尔图在将军任数年。未能整饬挽回。亦显系伊未尽厥职。伊因此案、已解将军之任。著回京候旨。  

○四川巡抚纪山奏、游棍何如章、因巴底土司、与革布什咱、大金川构衅。捏造谕旨。耸令瓦寺土司。发兵拒守。被该土司桑朗容忠、察知其妄。即行押交汶川县收禁。讯明捏哄情由。得旨。何如章、著即在该地方立时处斩。并将罪恶、宣播军民番众等知之。桑朗容忠、窥破何如章奸妄情节。即行押交收禁。将造谋捏哄等处。一一究出。甚属可嘉。著赏给指挥使职衔。该抚传旨奖谕。并赏赐缎二疋。绸二疋。以示鼓励。该部知道。  

○以右卫副都统准提保、调补江宁副都统。以江宁副都统霄格、调补右卫副都统。  

○丙子。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天津等处。添派驻防兵丁。并派往拉林阿勒楚喀地方、屯田兵丁之缺。应照原议、将八旗养育兵内。销除二千三百四名。但养育兵、特为养赡并无产业之孤独人等而设。若尽所出之缺。全行销除。则于旗人生计无益。著交与八旗。俟驻防屯田兵丁起程后。将每月所出养育兵缺。暂行减半销除。其余一半。著照常养赡孤独人等。展限三年。陆续销除。  

○兵部等部奏、各省废弛营伍之督抚提镇、分别议处一疏、得旨。韩应魁、著以参将用。胡贵著来京、该部带领引见。又谕、硕色著照部议所降之级。从宽留任。朕念此系初次。是以格外加恩。从宽免其应得处分。倘各省、督抚提镇。视为故常。不加意训练。以致营伍废弛。若被查出。则非不戒视成必将伊等照例治罪。谭行义、成元震、完颜伟、俱著罚俸六个月。吴进义、著销去荐举纪录一次。平常纪录十次。尹继善、著销去加二级。纪录四次。俱免其降调。喀尔吉善、著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余依议。  

○丁丑。上奉皇太后居畅春园。  

○幸圆明园。  

○礼部议覆、署贵州按察使宋厚奏、黔州民情好讼。士习未端。请饬学臣、令各属教官、严加月课。不得视为具文。应如所请。每月集文武生员于明伦堂。恭诵圣祖仁皇帝训饬士子文。及卧碑所载各条。并按月月课。书文之外。兼试策论。教官训迪有方。著有成效。督抚学臣、核实保举。否则分别议处。生员内、如托故三次不到。及无故终年不到。该教官详明学臣。分别惩戒斥革。从之。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石介、为太常寺卿。  

○戊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内阁、著各省总督、巡抚、提督。于所属副将内、慎选可胜总兵之任者。秉公保举。具摺奏闻。  

○户部议覆、安徽巡抚准泰疏报、安省六月以内。大雨时行。河水陡涨。凤阳府属之怀远、寿州、凤台、颍州府属之阜阳、颍上、洼地被淹。又七月初四等日。风雨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