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二千五百余元;一由台湾径至厦门,议价洋十七万六千八百余元;一由安平至澎湖、再由澎湖至厦门,议价洋二十一万二千九百余元。三项中惟末一项与此次所办道里相同,其估价合成银数计之须十五万三千二百余两;且所议头等电线近岸只八吨重者八十五里,其余皆一吨三分四重。此次所订电线,议定头等近岸十吨重者一百里,其余皆二吨重;不独价值便宜,线料亦大相径庭。且查琼州水程不足六十里,据大东北公司开送从前包办海线价值银二万余两;若以台湾线价比较,更属廉平。至添购修理电线轮船一项,按照合同所开机器马力,价亦并不昂贵。臣于经费万分支绌之际,勉力筹办。急要之务,若不切实打算,给价稍多,不惟不能节省,且见笑于洋人。旱线由基隆、沪尾合至淡水,由淡水至台湾府城,来往两道议定八百里,除木料之外,其余皆由泰来承办,其价银三万两——定于明年正月安设;水线,定于明年六月安设。臣尤虑者,安设水线费款十万,一旦有事,或被敌人割断,不独无补于缓急,且白弃巨款,殊为可惜!今自造一船,可以自行随时携取,便益甚大。惟此项经费无着,臣同沈应奎反复筹议,只有百货厘金项下可以抵拨。但本年六月甫经一律开办,每日收银不足四千两;三年能否如数相偿,尚无把握。台地安设电报,于茶商最为得益。李彤恩现与商人议定,如三年内厘金收数不敷,电价由该商人等竭力损助,以成要举。

  (注)按此折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五六面,题为「购办水陆电线折」,彼此文字有出入。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拟兴修台湾铁路折(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日)(注)

  窃臣据商务委员已革道员张鸿禄、候补知府李彤恩等禀称:『上年奉委招致南洋各岛贸易闽人来台合办商务以兴地方,当即专函往招。现有南洋新嘉坡、西贡等岛闽商陈新泰、壬广余等复信,佥称俱愿回籍在台湾合办商务。革道等现已集股订购轮船二只,先行开办。惟台湾一岛孤悬海外,当此分省伊始,亟宜讲求生聚,以广招徕。现在贸易未开,内山货物难以出运,非造铁路不足以繁兴商务。查安平、旗后两口限于海涌,自春至秋不便泊船;沪尾一口日渐淤浅,轮船来往候潮,耽搁时日。只基隆一口无须候潮,便于泊船;因距淡水旱路六十里,不便运货。所有各商,不得已于沪尾迁就往来。若能就基隆开修车路以达台南,不独全台商务繁兴,且与海防有裨甚大。现在公款支绌,革道等议集商股承修约需工本银一百万两,将来即取偿于铁路,无庸动用公款。拟具章程数条,陈请酌核办理』等情前来。臣查台湾一岛,孤立海外,现在设立省会,为南洋之屏蔽;必须开浚利源,经费堪以自给,南北防勇征调可以灵通,方能永保岩疆,自成一省。现在办防、清赋以及安设水陆电报,本年内外均可次第竣事。惟于铁路一事,臣知其利,因经费无出,踌躇未敢猝议举办。现据该委员等禀请由商人承修,于公款无关出入,将来坐收厚利,实于台湾大局有裨。所有铁路利益,除便于驿务、垦务、商务不计外,目前之大利有三,请为我皇太后、皇上陈之。

  台湾四面皆海,除后山无须办防外,其余防不胜防。基、沪、安、旗四口,现已购炮筑台,可资守御;其余新竹、彰化一带海口纷歧,万无此兵力处处设守。臣已于奏办台湾善后折内陈明在案。如遇海疆有事,敌船以旱队猝然登岸,隔绝南北声气,内外夹攻,立见危迫。若修铁路,调兵灵便;何处有警,瞬息即至,无虞敌兵由中路登岸:此有裨于海防者一也。

  台湾既经分省,须由中路建设省城,以便控制南北。查彰化桥孜图地方,曾经前任抚臣岑毓英察看地形,可以建省。臣于上年九月复亲往察看,该处地势平衍、气局开展,襟山带海,控制全台;实堪建立省城。惟地近内山,不通水道。不独建造衙署、庙宇运料艰难,且恐建省之后,商贾寥寥,虽有城垣,空无人居。若修车路,商务立见繁盛,于建造各项工程转运之费节省尤多:此有裨于建立省城者二也。

  台北至台南六百余里,中隔大溪三道;春、夏之交,山水涨漫,行人隔绝。大甲、房里两溪,每年必淹毙数十人,急须造桥以便行旅。查大甲、房里、曾文三溪,或宽十里、八里;其次小溪二十余道,或宽百余丈、数十丈不等。大甲溪经前任抚臣岑毓英督修石坝以阻漫流,并未修桥,已费洋三十余万;数月之后,为水冲刷净尽。臣现由上游窄处议修,统计大小溪桥工必需银三十余万两。今该商等承办车路,此项桥工二十余处一律兴修,暂勿论车路之利,公家先省桥工银数十万两:此有裨于台湾工程者三也。

  臣于光绪六年曾经条陈具奏铁路之利,其时风气未开,不无异议;现在开平业经办有榜样,可释群疑。且台湾与内地情形不同,兴修铁路,商民固多乐从,绅士亦无异议。如蒙天恩俯准开办,有裨于台湾大局实非浅鲜;臣无任惶悚待命之至。

  (注)按此折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六八面,题为「拟修铁路创办商务折」,彼此文字有出入。「奏议」本并附有「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