澍桉水经注。汾水径耿乡城。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序曰。祖乙圯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史记。祖乙迁于邢。索隐曰。邢音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是此邢非邢洺也。诗地理考引通典。邢州治龙冈县。祖乙迁邢即此。是耿即邢也。而孔安国书序注云。于相。迁于耿。皇极经世。祖乙圯于耿。徙居邢盖本史记通鉴前编。祖乙元祀圯于相。徙都于耿。九祀于耿。徙都于邢。则索隐音耿为邢者误。
相土徙商丘。本颛琐之虚。故陶唐火正阏伯之所居也。太平御览。
 澍桉商丘即帝丘。陶唐火正阏伯居之。夏伯昆吾亦都此。殷相土又徙居。故春秋传曰。阏伯居商丘。相土又因之。服虔左注。相土。契之孙。因之者。代阏伯之后居商丘。故汤以为天下号。
。相徙帝丘。于周为地理通释。
 澍桉皇甫谧曰。夏相徙帝丘。依同姓之诸侯于斟寻氏。即汲书所云相居斟灌也。
武王居酆鄗。文选西都赋注。
 澍桉说文。酆在京兆杜陵西南。括地志。镐在雍州西南三十二里。滈水源出长安县西北滈池。通典。今长安县昆明池北滈陂是。严彭祖春秋会盟图云。酆镐相去二十五里。
周公居少昊之虚。诗地理考。
 澍桉史记正义。少昊虚即寿丘。
炀公徙鲁。史记索隐。宋忠注。鲁。今鲁国。
 澍桉皇甫谧云。鲁国即曲阜县。
懿王徙于犬丘。史记索隐。宋衷云。懿王自镐徙都犬丘。一曰废丘。今槐里是也。时王室衰。始作诗也。索隐。
 澍桉史记周纪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剌。汉匈奴传。懿王时。王室遂衰。夷狄相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害。诗人始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曰戒。猃狁孔棘。注。小雅采薇之诗也。古今人表。懿王时诗作。注。政道既衰。怨刺之诗始作。然则采薇为懿王之诗矣。汉书。懿王名坚。
懿王居犬丘。平王徙居洛。帝王世纪。地理通释。
 澍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废丘。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地理志云。扶风槐里县。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高祖三年更名槐里。
敬王东居成周。遂徙都。至赧王。徙居西周。帝王世纪。地理通释。宋衷曰。洛诰所谓新邑也。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东周惠公名班。居洛阳。战国策注。史记索隐。
 澍桉地理通释引世本云。西周桓公揭居河南。周惠公班居洛阳。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河南也。东周。巩也。
吴孰哉居藩离。史记索隐。宋衷云。孰哉。仲雍字也。藩篱。今吴之余暨县也。
 澍桉一引宋衷云。雍是孰食。故曰雍字孰哉也。路史引藩篱作番离。吴地志。仲雍墓在吴郡常熟县西海虞山上。
吴孰姑徙句吴。史记索隐。魏都赋注。注云。孰姑。寿梦也。句吴。泰伯始所居地名。代谓祝梦乘诸也。寿孰音相近。姑之言诸也。毛诗传读姑为诸。孰姑寿梦为一人。又名乘也。
 澍桉文选注引世本文。句吴下有句音沟三字。服虔左注云。寿。梦发声也。吴蛮夷。言多发声。数语共成一言。寿梦一言也。经言乘。传言寿。欲使学者知之也。史记正义。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去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诸樊南徙吴。至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司马贞以颜师
古注汉书。以句言吴者。夷之发声。犹言于越耳。而宋衷以为地名。吴人不闻别有城邑名句吴也。世本之言。或难依据。
诸樊徙吴。史记注。
 澍桉诗地理考引世本云。孰徙丹徒句吴。家楚徙吴。家楚二字误。宜作诸樊。诸樊名遏。寿梦之子。
唐叔虞居鄂。路史国名记。晋世家注。宋衷云。鄂地。今在大夏。晋世家注。
 澍桉杜左注。鄂。晋别邑。括地志。鄂城在慈州昌宁县二里。史记正义。鄂与绛州夏县相近。禹都安邑。故城在县东北十五里。故云在大夏也。然封于河汾二水之东方百里。正合在晋州平阳县。不合在鄂。
。康叔居康。从康徙诗地理考。即。殷虚定昌之地畿。内之康。不知所在也。宋忠云。康叔从康徙封史记卫世家索隐。
世家注引云。康叔居康。。 澍桉北堂书钞引世本云。康叔封
成公徙于帝丘。汉地理志。
戴公居曹。路史国名注。
澍桉宋桓公立之。庐于曹。泉水载驰之诗。皆言地。西征记。今白马城。古之曹邑。戴公东渡河处此。文公迁楚丘。城记。曹。齐桓公筑。 
成公徙濮阳。世家注。宋忠云。濮阳。帝丘地名。濮音卜。
 澍桉成公自楚丘迁此。元君又自濮阳徙野王。
蔡叔度居上蔡。史记集解。诗地理考。
 澍桉水经注引世本曰。上蔡也。九江有下蔡。故称上。当是宋注文。上蔡在汝南。
蔡胡徙居新蔡。诗地理考。史记集解。宋忠云。故名其地为新蔡。王莽所谓新迁者也。水经注。
 澍桉管蔡间王室。放蔡叔而迁之。其子胡能率德易行。周公举之为卿士。以见于王。王命之以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