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巡抚;而授君澎湖镇总兵。练新兵五营,号宏军;屡剿平番社,赏黄马袿、头品顶戴。乞假归,寻丁内艰。
  二十年秋,倭难作,李公急召君;君前所将卒皆留台湾,因别募卒六营,仍号宏军,壁新河。明年讲成,授直隶正定镇总兵;改通永镇,驻北塘海口,所统逾六千人。
  时国威新挫,淮军旧部扫地尽矣。君积劳愤郁,以二十三年六月卒于军;年五十五。诏宣史馆立传,入祀原籍暨各省淮军昭忠祠。配余夫人;子荣成,江西候补知府,陞用道。簉室查氏;子荣达
  以二十五年合葬牛洼先墓侧;越八年,荣成来请铭。铭曰:显皇初服,有盗猘狂;孰铲薅之?维淮继湘。义旅云蒸,厥绩觥觥;譬构广厦,备桷与杗。君提一剑,有勇无恇;平洪荡捻,靡役不行。既夷既清,举国而僵;万古愤慨,閟兹一冈。我词旌之,永载勿忘。
  ——见「碑传集补」卷三十「武臣(二)」。
  ·聂士成
  合肥聂忠节公事略汪声玲
  聂公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也。少负勇略,投淮军。从征发、捻,转战江南、山东、直隶、浙江、陕西各省,积功历保提督,赏花翎及「刚安巴图鲁」、「巴图隆阿巴图鲁」勇号。
  甲申中、法之役,台抚刘壮肃公电乞援师,北洋将领无敢往者;公请行。合肥相国壮之,遂以兵千人赴台。台防解严,乃还。
  辛卯,教匪乱朝阳,京师震惊;公奉相国命,帅偏师前驱,兼程出关。亲率数十骑侦贼虚实,遇贼数千,以计突围出,不遗一骑。明日,挥兵大进,若破竹;诸军继之。不逾月而乱平;捷闻,赏赉有加。
  寻擢山西太原镇总兵。甲午朝鲜乱,相国命公往平匪;叶志超提督直隶,嫉公请督师,以千人属。公抵朝鲜境,匪闻风窜散;公欲还,曰:『毋令日本藉口添兵,生他变』!叶不从,逗遛牙山,以大捷闻。日兵分道进逼,公逆战于成欢;以少击众,敌引退。大军集平壤,归叶节制;饮酒高会,不设备。公知必败,谏弗听。公奉命内渡募师,中途奉电旨,促回营平壤;军已溃,公收残卒渡鸭绿江。有旨叶革职拿问,以公代其职、统其军。夷伤过半,敌锋锐甚;公扼辽阳之大高岭御之,雪夜复连山关、分水岭。除夕,敌将富山潜师来袭,公设伏败之。
  明年事平,朝廷嘉公之功,授总兵,统练新军三十营于芦台。公于是创学堂,延才俊训练士马;数年如一日。己亥冬,阅伍塞外;奉旨入都祝嘏,赏紫禁城骑马。
  庚子初夏,拳匪猖獗,公上书荣相及裕督,力主剿办,早遏乱萌;奏不得请。五月三日,拜保护津芦、芦保铁路之命;派马步队各数营沿铁道护守,而兵力遂分。拳匪迭毁马家堡黄村铁道,人心浮动。初八日,公率队赴津。初九日,匪毁安定车站;公进军杨村。初十日,廊坊车站又毁;公电荣相曰:『拳匪迭毁铁道,非捕击不能靖乱。士成奉旨保护,责有攸归;大局所关,实深悚疚!亲督马步队沿铁道痛击,不及请示。俟大局底定,如何责备,所不敢辞』!遂以马步数百人乘火车至落■〈代上土下〉,时已未正,匪纠众数千来扑;适公所调步队三营至,击斩执旗匪目,毙匪数百。十一日辰刻,匪复纠大股围扑;公督队,击斩以千计,匪众奔窜。公正拟乘机搜剿,荣相电饬「已有旨派刚相开导」;公乃回军杨村。十二日,洋兵三千乘火车北引过杨村,译署电准其入都护使馆;公忧之,诏幕友曰:『拳匪未平,洋兵又至;一身不足惜,如大局何』!上书荣相,请代奏。十七日,电旨「调集所部在天津扼要驻扎,以备不虞;倘有外兵阑入畿辅,惟该提督是问」。盖将以罪公也。二十日,公往军粮城一带布置。二十一月,大沽失守,天津兵事猝起;赖公先时安置炮队,得以抵御。二十三日,公督队驰至,任战守;拳匪明目张胆,戕害官军。八国联军海口陆续增兵进战,公以孤军鏖战十数昼夜,乞援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公往来督战,力扼其冲。拳匪播散谣言,当道不察,交章劾公。六月初五日,马玉崑以兵至;名为助战,实则瞰公。公知之,不以为嫌;仍从容整队,分道出战。十三日,与马约夹攻;马违约,公亲往跑马厂督战。奉令守八里台桥之营官周鼎甲遁,公提刀驰回拦截;营官宋占标哭,求公退,曰:『某等愿以死,守此桥』!公曰:『此吾报国之日也』!敌大至,子弹雨下,屹不动;头面受枪伤数处,炸弹伤腹;肠出,遂力竭捐躯。宋营官及哨官范世楷、差弁李福兴等,同时阵亡。呜呼!公尽节之日,正蜚语陷公革职之日也。
  公死,而武卫前军在津十七营归马玉崑接统矣。十八日,天津失矣;七月十一以后,北仓至京都相继失矣。大局糜烂,天下于是惜公之死。
  ——见「碑传集补」卷三十三「忠节(三)」。
  ·蒯德标
  广东布政使蒯君墓志铭姚永概
  君讳德标,字蔗农;先世,由江西迁安徽合肥之北乡。少与李勤恪、文忠游。道光甲辰,举于乡;大挑,选青阳教谕,署滁州学正。咸丰间,粤乱及安徽,归;从兄治乡兵,闾里恃焉。
  庚申,下第。袁壮敏驻军临淮,君过谒,壮敏留之;君必得父报,乃许。以功,保知县。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