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正黄旗。
  嘉庆十八年,随副都统德英阿剿教匪李文成于河南。时文成陷滑县,复窜据辉县司寨,钦差大臣那彦成檄德英阿率吉林骑兵自新乡会攻。既克司寨,文成死;进克滑县,获贼目牛亮臣。以功,赏蓝翎;寻擢蓝翎侍卫。
  道光元年,迁侍卫,在干清门行走,充十五善射。六年,授公中佐领。寻擢二等侍卫,奉命随山东巡抚武隆阿剿匪台湾。事平,复随赴回疆。
  明年,逆回张格尔既衄于沙布都尔庄,复纠众十数万据阿瓦巴特回庄;我军分三路进,与侍卫哈郎阿绕庄后袭之,贼大溃,俘馘甚伙,逐北至洋达玛河滨河回庄,逆匪搜剿殆尽,赐号「襄勇巴图鲁」。进复喀什噶尔城,张格尔先遁,获其孥及安集延贼目推立汗;擢头等侍卫,图形紫光阅,御制赞曰:『亲简勇壮,命赴军营。长躯赤面,弓马纯精;兼娴火器,屡立功名。御前特擢,望汝干城』!十年,回疆复扰,命偕侍卫舒凌阿赴军;事定,留办屯田。
  十二年,随钦差大臣瑚松额剿匪台湾嘉义县;首逆寻就获,回京。十五年,授镶白旗蒙古副都统。明年,充国什哈谙达,授镶蓝旗护军统领;历调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正蓝旗正白旗护军统领,管理健锐营、神机营、火器营事务。二十一年,英夷不靖,海疆戒严;命偕御前大臣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工部尚书赛尚阿赴天津防堵。明年,夷扰江苏;复命率蒙古骑兵驻新城。秋,还京。二十四年,署右翼前锋统领。二十六年,即真,寻转左翼前锋统领。三十年,擢镶黄旗蒙古都统,署正蓝旗满洲都统。
  咸丰元年,署行营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粤匪洪秀全等倡乱,命偕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驰往办贼;疏陈汰兵勇、明纪律、购间谍、散贼党、断接济、行团练各条,得旨「所筹甚合机宜」,赏穿黄马袿。时贼据紫荆山,后负猪仔峡、双髻山之险,而前以新墟为门户。秋,与提督向荣由中路捣猪仔峡,克之;进攻双髻山,率劲卒攀岩上,贼不能御,遂溃,逐北三十余里,多所斩馘。大军攻克风门坳隘口,遂围新墟;而巴清德与向荣趋古林社,复缘河以进。贼倾巢出战,击之却。贼因分据山梁,仰攻之,斩三十余级,殪贼目一。贼自焚其巢,由藤县和平墟逸去,寻陷永安州;命摘去顶翎。复以赛尚阿劾其顿兵迁延,诏褫职,留营自效。大军攻永安,与提督刘长清进自北路,毁龙眼潭、马背岭贼巢。
  俄卒于军,诏复都统,赐银三百两治丧,赐祭葬,予谥「果毅」。方疾已剧时,时横刀起,大呼杀贼;及革,有茗盂覆以纸,两手牢握之,笑曰:『我禽洪逆矣』!其志亦可哀也。
  ——见「续碑传集」卷五十「武臣(三)」。
  ·魏元烺
  魏元烺传(「畿辅通志」)
  魏元烺,字丽泉;直隶昌黎人。幼而颖悟,好学。嘉庆五年,举乡试。十三年戊辰,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除山西洪洞知县。
  历官至闽浙总督;道光十二年,英夷船至闽之五虎希求贸易,元烺檄将弁驱之出洋。奏入,上韪之。是年,台湾匪民张丙、陈办等纠众倡乱,先后戕知府吕志恒、知县邵用之,复攻陷斗六门。元烺闻信,星夜檄提督马济胜以兵二千渡台剿办;凡十战而台平,逆首就获。
  十九年,疏请试习炮阵;略言:『闽省为滨海岩疆,武备最要而火器为先。火器中有速战阵者,于军尤利;能合众志为一心,统全军为一伍。其布阵式:如额兵一千,酌选其半。以五人为伍、五伍为排,为小队;兵百人为大队,递用外委、千总、把总管领。积五队计兵五百为一旅,以将弁统之;数十旅总,以提镇统。由伍而排、而队,使将皆识弁、弁皆识兵,如臂之于身,指挥如意。其操演之法,兵分两翼立,每大队百兵、炮二,每旅前列炮十,继以鸟枪,接以矛刀、弓箭如墙而进,对垒交锋;又以马队立于阵之两翼为游兵,四隅关顾,联络相维。其进退疾徐,则分旗色以为号令:法既简明,用又敏捷。无论营之大小、兵之多寡,皆可遵循练习,以壮军威』。奏入,上如所请。
  是年入觐,补大理寺卿。擢至礼部尚书,调兵部。以疾乞假,寻卒;赐祭葬,谥「文恪」。
  ——见「续碑传集」卷十「道光朝部院大臣」。
  ·沈钦霖
  台湾府海防南路理番同知沈君墓志铭刘鸿翱
  诰授朝议大夫署台湾府海防南路理番同知事沈君钦霖,以道光十二年秋台地逆匪张丙等作乱,君与守郡城;是时福省闻警,巡抚兼署总督魏公元烺调陆路提督马公济胜带兵进剿,十战皆捷。钦差福州将军瑚公松额同制府程公祖洛渡台搜捕余匪,筹办善后机宜;论守城功,君得列上荐,奉旨赏戴花翎,即以知府归部尽先选用。
  十三年秋,余由广东南韶连兵备道调补台湾兵备道。十月,舟抵安平,接见君,惊喜交集;盖君,余在内阁时旧友也。初,君嘉庆辛酉成进士,官中书。撰文词,下笔数千言;大学士诸公咸倚重。庚午,典试湖南,所得多知名士。因失察家丁滋事,革职;大学士诸公奏请效力会典馆。书告成,开复原官。甫到阁行走,旋委署侍读,与余同直,情浃洽。尝论作诗赋,谓『诗尚烦构思;不知赋,何用思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