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丹徒拔贡生。

  修改既成,黄文著有《曲海》二十卷,今录其序目云:“乾隆辛丑间,奉旨修改古今词曲。予受盐使者聘,得与修改之列,兼总校苏州织造进呈词曲。因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阅一年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既,勒成一书。即成,为总目一卷,以记其人之姓氏。然作是事者多自隐其名,而妄作者又多伪托名流以欺世,且其时代先后,尤难考核。即此总目之成,已非易事矣。

  △元人杂剧《汉宫秋》、《荐福碑》、《三醉岳阳楼》、《陈抟高卧》、《黄粱梦》、《青衫泪》、《三度任风子》(七种,马致远作)。《金钱记》、《扬州梦》、《玉箫女》(三种,乔孟符作)。《玉镜台》、《谢天香》、《望江亭》、《救风尘》、《金线池》、《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八种,关汉卿作)。

  《合汗衫》、《薛仁贵》、《相国寺》(三种,张国宝作)。《风花雪月》、《东坡梦》(二种,吴昌龄作)。《赵礼让肥》、《东堂老》(二种,秦简夫作)。

  《燕青博鱼》(李文蔚作)。《临江驿》、《酷寒亭》(二种,显杨之作)。

  《李亚仙》、《秋胡戏妻》(二种,石君宝作)。《楚昭王》、《后庭花》、《忍字记》(三种,郑廷玉作)。《梧桐雨》、《墙头马上》(二种,白仁甫作)。

  《老生儿》、《生金阁》、《玉壶春》(三种,武汉臣作)。《虎头牌》(李直夫作)。《铁拐李乐》(岳伯川作)。《翠红乡》(杨文奎作)。《风光好》(戴善甫作)。《伍员吹箫》(李寿卿作)。《勘头巾》(孙仲章作)。《双献功》(高文秀作)。《倩女离魂》、《王粲登楼》、《ㄐ梅香》(三种,郑德辉作)。《贤母不认尸》(王仲文作)。《丽春堂》(王实甫作)。《范张鸡黍》(宫大用作)。《竹叶舟》(范子安作)。《红黎花》(张寿卿作)。《意马心猿》、《玉梳记》、《萧淑兰》(三种,贾仲名作)。《灰阑记》(李行夫作)。

  《单鞭夺槊》、《气英布》、《柳毅传书》(三种,尚仲贤作)。《三度城南柳》(谷子敬作)。《留鞋记》(曾瑞卿作)。《刘行首》(扬景贤作)。《误入桃源》(王子一作)。《魔合罗》(孟汉卿作)。《竹坞听琴》(石子章作)。

  《赵氏孤儿》(纪君祥作)。《李逵负荆》(康进之作)。《还牢末》(李致远作)。《张生煮海》(李好古作)。《桃花女》(王骅作)。《吴天塔》(朱凯作)。《冯玉兰》、《碧桃花》、《货郎旦》、《看钱》、《连环计》、《抱妆盒》、《百花台》、《盆儿鬼》、《度柳翠》、《梧桐叶》、《谇范叔》、《渔樵记》、《马陵道》、《清风府》、《神奴儿》、《小尉迟》、《陈苏秦》、《珠砂担》、《庞居士》、《鸳鸯被》、《杀狗劝夫》、《风魔蒯通》、《陈州粜米》、《合同文字》、《举案齐眉》、《冤家债主》、《隔江斗智》、《三虎下山》(二十八种,无名氏)。

  △元人传奇二种(附一种)

  《弦索西厢》(董解元作)。《西厢记》(王实甫作,关汉卿续)。《伏虎绦》(今德音班演此,相传为元人作,附于此)。

  △明人杂剧《桃花人面》、《英雄成败》、《死里逃生》、《花舫缘》、《红颜年少》(五种,孟称舜作)。《女状元》、《雌木兰》、《翠乡梦》、《渔阳弄》(四种,徐渭作)。《武陵春》、《龙山宴》、《午日吟》、《南楼月》、《赤壁游》、《同甲会》、《写风情》(七种,许潮作)。《昆仑奴》(梅鼎祚作)。《远山戏》、《高堂梦》、《洛水悲》、《游五湖》(四种,汪道昆作)。《络水丝》、《春波影》(二种,许作)。《鞭歌妓》、《簪花髻》、《霸亭秋》(三种,沈自微作)。《红线女》、《红绡》(二种,梁伯龙作)。《碧连纨绣符》、《丹桂钿盒》、《北邙说法》、《团花凤》、《夭桃纨扇》、《素梅玉蟾》、《易水寒》(七种,叶宪祖作)。《虬髯翁》(凌初成作)。《兰亭会》、《太和记》(二十四出,故事六种,每事四折。以上二种,杨慎作)。《脱囊颖》、《有情痴》(二种,徐阳辉作)。《昭君出塞》、《文姬入塞》(二种,陈与郊作)。《曲江春》(王九思作)。《中山狼》(康海作)。《郁轮袍》、《哭倒长安街》、《真傀儡》、《没奈何》(四种,王衡作)。《广陵月》(汪廷讷作)。

  《鱼儿佛》(僧湛然作)。《逍遥游》(王应遴作)。《青虬记》(林章作)。

  《不伏老》(北海冯氏作)。《双莺传》(幔亭仙史作)。《齐东绝倒》(竹痴居士作)。樱桃梦(澹居士作)。《蕉鹿梦》(蘧然子作)。《男王后》(秦楼外史作)。《一文钱》(破悭道人作);《红莲债》(亟三馆作)。《再生缘》(蘅芜室作)。(以上八种,无名氏可考)《相思谱》、《错转轮》(二种,无名氏)。

  △国朝杂剧《读离骚》、《吊琵琶》、《黑白卫》、《清平调》(四种,尤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