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曰。昔日之糠秕。心
和且平。近日之香粳。膈肝若刺。而心未安。何哉。女言其实。母痛哭。女叹已
之但能口腹之养。而失于色难也。故相持而泣。见此而迟留尔。郎闻之潜然。送
谷一百斛。郎之二亲亦送衣袴一袭。郎之千徒敛租一千石遗之。事达宸聪。时真
圣王赐谷五百石。并宅一廛。遣卒徒卫其家。以儆劫掠。旌其坊为孝养之里。后
拾其家为寺。名两尊寺



  吾东方三国。本史遗事两本。他无所刊。而只在本府。岁久刓缺。一行可解
仅四五字。余惟士生斯世。历观诸史。其于天下治乱兴亡。与诸异迹。尚欲博识。
况居是邦。不知其国事。可乎。因欲改刊。广求完本。阅数载不得焉。其曾罕行
于世。人未易得见。可知若今不改。则将为失传。东方往事。后学竟莫闻知。可
叹也已。幸吾斯文。星州牧使权公(辏)闻余之求。求得完本送余。余喜受。具告
监司安相国。(塘)都事朴候。(佺)佥曰善。于是分刊列邑。令还藏于本府。噫。
物久则必有废废则必有兴。兴而废。废而兴。是理之常。知理之常而有时兴。以
永其传。亦有望于后来之惠学者云

皇明正德壬申季冬。府尹推诚定难功臣嘉善大夫庆州镇兵马节制使全平君李继福
谨跋

生员 李 山 甫
校正生员 崔 起 潼
中训大夫行庆州府判官庆州镇
兵马节制都尉    李 琉
奉直郎守庆尚道都事 朴 佺
推诚定难功臣嘉靖大夫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安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