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十一年己亥八月即位。身长十一尺。
驾幸内帝释宫(亦名天柱寺。王之所创)踏石梯。□石并折。王谓左右曰。不动此
石。以示后来。即城中五不动石之一也。即位元年。有天使降于殿庭。谓王曰。
上皇命我传赐玉带。王亲奉跪受。然后其使上天。凡郊庙大祀皆服之。后高丽王
将谋伐罗。乃曰。新罗有三宝不可犯。何谓也。皇龙寺丈六尊像一。其寺九层塔
二。真平王天赐玉带三也。乃止其谋。赞曰
 云外天颁玉带围  辟雍龙衮雅相宜
 吾君自此身弥重  准拟明朝铁作墀
  善德王知几三事
第二十七德曼(一作万)谥善德女大王。姓金氏。父真平王。以贞观六年壬辰即位。
御国十六年。凡知几有三事。初唐太宗送画牧丹三色。红紫白以其实三升。王见
画花曰。此花定无香。仍命种于庭。待其开落。果如其言。二于灵庙。寺玉门池。
冬月众蛙集鸣三四日。国人怪之问于王。王急命角干阏川弼吞等。炼精兵二千人。
速去西郊问女根谷必有贼兵。掩取杀之。二角干既受命。各率千人问西郊。富山
下果有女根谷。百济兵五百人。来藏于彼。并取杀之。百济将军[百-日+ㄎ]召者
藏于南山岭石上。又围而射之殪。又有后兵一千二百人来。亦击而杀之。一无孑
遗。三王无恙时。谓群臣曰。朕死于某年某月日。葬我于忉利天中。群臣罔知其
处。奏云何所。王曰。狼山南也。至其月日王果崩。群臣葬于狼山之阳。后十余
年文虎大王创四天王寺于王坟之下。佛经云。四天王天之上有忉利天。乃知大王
之灵圣也。当时群臣启于王曰。何知花蛙二事之然乎。王曰。画花而无蝶。知其
无香。斯乃唐帝欺寡人之无耦也。蛙有怒形兵士之像。玉门者女根也。女为阴也。
其色白。白西方也。故知兵在西方。男根入于女根则必死矣。以是知其易捉。于
是群臣皆服其圣智。送花三色者。盖知新罗有三女王而然耶。谓善德真德真圣是
也。唐帝以有悬解之明。善德之创灵庙寺。具载良志师传详之 别记云。是王代。
炼石筑瞻星台
  真德王
第二十八真德女王。即位自制太平歌。织锦为纹。命使往唐献之(一本命春秋公
为使往。仍请兵。太宗嘉之。许苏廷方云云者。皆谬矣。现庆前春秋已登位。现
庆庚申非太宗。乃高宗之世。定方之来。在现庆庚申。故知织锦为纹。非请兵时
也。在真德之世。当矣。盖请放金钦之时也)唐帝嘉赏之。改封为鸡林国王。其
词曰
 大唐开洪业  巍巍皇猷昌
 止戈戎威定  修文契百王
 统天崇雨施  理物体含章
 深仁谐日月  [打-丁+旡]军迈虞唐
 幡旗何赫赫  铮鼓何锽锽
 外夷违命者  剪覆被天殃
 淳风凝幽现  遐迩竞呈祥
 四时和玉烛  七曜巡方方
 维岳降辅宰  维帝任忠良
 五三成一德  昭我唐家皇
王之代有阏川公。林宗公。述宗公。虎林公(慈藏之父)。廉长公。庾信公。会于
南山[百-日+ㄎ]知岩议国事。时有大虎走入座间。诸公惊起。而阏川公略不移动。
谈笑自若。捉虎尾扑于地而杀之。阏川公膂力如此。处于席首。然诸公皆服庾信
之威。新罗有四灵地。将议大事。则大臣必会其地谋之。则其事必成。一东曰青
松山。二曰南[百-日+ㄎ]知山。三曰西皮田。四曰北金刚山。是王代始行正旦礼。
始行侍郎号
  金庾信
虎力伊干之子。舒玄角干。金氏之长子曰庾信。弟曰钦钝。姊妹。曰宝姬。小名
阿海。妹曰文姬。小名阿之。庾信公以真平王十七年乙卯生。禀精七曜。故背有
七星文。又多神异。年至十八壬申。修釰得术为国仙。时有白石者。不知其所自
来属于徒中有年。郎以伐丽齐之事。日夜深谋白石知其谋。告于郎曰。仆请与公
密先探于彼。然后图之何如。郎喜。亲率白石夜出行。方憩于岘上。有二女随郎
而行。至骨火川留宿。又有一女忽然而至。公与三娘子喜话之时。娘等以美果馈
之。郎受而啖之。心诺相许。乃说其情。娘等告云。公之所言已闻命矣。愿公谢
白石而共入林中。更陈情实。乃与俱入。娘等便现神形曰。我等奈林穴礼骨火等
三所护国之神。今敌国之人诱郎引之。郎不知而进途。我欲留郎而至此矣。言讫
而隐。公闻之惊仆。再拜而出。宿于骨火馆。谓白石曰。今归他国忘其要文。请
与尔还家取来。遂与还至家。拷缚白石而问其情。曰。我本高丽人(古本云百济。
误矣。楸南乃高丽之。士。又逆行阴阳亦是宝藏王事)我国群臣曰。新罗庾信是
我国卜筮之士楸南也(古本作春南。误矣)国界有逆流之水(或云雄雌。尤反覆之事)
使其卜之。奏曰。大王夫人逆行阴阳之道。其瑞如此。大王惊怪。而王妃大怒。
谓是妖狐之语。告于王。更以他事验问之。失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