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秩四百石后魏量曹置主事郎从六品上隋置主事令史炀帝于主事去令史名每十令史置一主事时用士人其子曹侍郎但曰郎二郎省一而升侍郎于六曹各置一人贰尚书唐则主客郎中一为五品员外郎一为六品主事二为九品时立法日以清官两人侍制衙内郎中员外郎咸与焉御史历殿中侍御中丞矣必荐最得员外郎郎中柳子厚以监察御史为礼部员外尚嫌骤显则是礼部自晋宋来称清曹选重望高岂一日哉宋制郎中员外郎因之而主事为吏额分案四置吏七然进省八座令仆均统六曹复有左右司郎中员外郎据子部上以遡秦左右曹之意更华要我太祖罢中书省升六部为二品分寄丞相权而裁左右司厘子部为清吏诸司司置郎中员外郎其职名品秩遂为不易之典云
国初礼部
洪武元年始置礼部官统于中书省先是中书省惟设四部掌钱谷礼仪刑名营造之务至是上乃命中书省李善长等议建六部分理庶务乃定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首以钱用壬为礼部尚书世家为侍郎至上御奉天殿用壬等入见谕之曰朕肇基江左军务方殷所以官制未备今兹以卿等分任六部国家之事总之者中书分理之者六部至为要职凡诸政务湏竭心为朕经理或有乖谬则贻患于天下不可不慎
洪武元年八月中书省奏定六部官制礼部尚书正三品侍郎正四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正七品
洪武五年六月定六部职事岁终考绩以行黜陟礼部掌天下礼仪祠祭燕飨贡举之政其属有四一曰总部掌仪制表笺厝日赠谥诏赦科举图籍乐律二曰祠部掌祭祀医药丧葬僧道度牒三曰膳部掌燕享膳差器物酒醴四曰主客部掌贡献建言四夷朝贡赏赉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分掌其事而以尚书侍郎总其政务
洪武六年定六部及诸司设官之数部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礼部设总部祠部膳部并主客四部每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三人通二十人
洪武八年置书画库官一人正九品隶礼部
洪武十年吏部奏定六部每科设都吏一人历九年于从七品出身椽史令史亦历九年依已定资格出身
洪武十三年升礼部官品秩先洪武元年始设礼部定官秩属中书省至是罢中书省升六部官秩仿古六卿之制分领中书之政升尚书为正二品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司务从九品
是年罢礼部备用库书画库
是年又定六部官制凡设官吏五百四十八人官一百五人尚书六人侍郎七人郎中二十四人员外郎二十四人主事四十四人比唐制减三十二人比旧制减七十一人吏四百四十三人都吏二十四人令史一百三十四人典史二百八十五人比唐制减四百二十六人比旧制减三百四十五人
洪武十五年定礼部官制尚书侍郎各一人捴掌天下礼仪祠祭燕飨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部焉曰总部掌礼仪表笺历日赠谥公式印信学较贡举图籍之属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曰祠部掌祠祀享祭及乐律祭器牺牲医学释道优给之属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曰膳部掌燕飨牲豆酒膳及孳牲器物杂支之属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曰主客掌朝聘进贡诸蕃来朝建言宾客赏劳之属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各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承发典吏一人架阁兼勾销典吏一人
洪武二十二年改六部所属总部之名以礼部总部为仪部又以四部郎中员外郎为属官主事司务为首领官
洪武二十四年增六部司务禄米先是各部主事之下设主事于司务之后署衔月给米二石五斗至是增为三石不署案牍掌催督稽缓勾销簿书之事
洪武二十五年上以中外文武百司职名之沿革品秩之崇卑勋阶之升转俸禄之损益历年兹久屡有不同无以示成宪于后世乃命儒臣复位其品阶勋禄之制以示天下
正二品六部尚书勋正治上卿阶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禄月米六十一石
正三品左右侍郎勋资治尹阶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禄月米三十五石
未入流各部司务禄月米阙□石
正五品六部郎中勋修政庶尹阶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禄月米一十六石
从五品员外郎勋协正庶尹阶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禄月米一十四石
正六品主事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禄月米一十石
洪武二十九年八月改六部诸属部为清吏司上以六部之属皆称部混而无别故欲易其名因寓饬厉之意凡诸属部更其名者十有三礼部仪部曰仪制祠部曰祠祭膳部曰精膳主客仍旧皆称清吏司革除年六月吏部言建文中改旧官制如各部尚书旧正二品升正一品又增设侍中二员正二品位侍郎上所属诸司旧有清吏二字皆除去并合遵复旧制诏速复之革侍中礼部尚书仍二品又言建文中改天地坛祠祭署为南郊祠祭署山川坛籍田祠祭署为籍田祠祭署泗州祠祭署为泗宾祠祭署宿州祠祭署为新丰祠祭署又设钟山祠祭署非旧制上命泗洲宿州地坛定为郊坛祠祭署钟山祠祭署不可罢
行在礼部
永乐元年正月以北平为北京二月置北京行部置尚书二员侍郎四员其属六曹吏户礼兵工五曹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
是年命礼部铸北京行部诸司印
十八年定都罢北京行部分置行在六部以备扈从其礼仪之政尚属于国初礼部 九月上命行在礼部自明年正月初一日始正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各衙门印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