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杀代王而取其地。赵武灵王破楼烦,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后北境属燕。秦为太原、雁门二郡之境,汉因之,后汉及晋亦同。后魏置梁城、繁畤二郡。后周置肆州。隋文帝改为代州;炀帝初州废,置雁门郡。大唐为代州,或为雁门郡。今郡城,后魏所置。郡南三十里有东陉关,甚险固。领县五:
    雁门汉广武县故城在西南。又有故平县,后汉末平城县也。有夏屋山,赵襄子会代王,因杀之于此。有句注山,一名西陉山也。
    五台汉虑虒县。隋改卢夷县为五台。有五台山。虑音庐,虒音夷。
    繁畤汉旧县。有虖池河,源出县东南泒阜山。
    崞汉旧县。又有汉楼烦郡故城,在今县东。东魏置廓州。崞音郭。
    唐林
  定襄郡东至雁门郡界九十里。南至太原府一百八十里。西至楼烦郡二百四十里。北至雁门郡二百五十里。东南到太原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南到太原府及楼烦郡界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楼烦郡一百二十里。东北到雁门郡界二百五十里。去西京一千四百八十里,去东京一千六十里。户一万五千三十八,口七万七千九百三十。
  忻州今理秀容县。战国属赵。秦为太原郡地,二汉因之。后魏置肆州。后周徙肆州于雁门郡。隋初置新兴郡及云州,后改新兴郡为忻州;因忻口为名。炀帝初,废云州及忻州,以其地属楼烦、定襄二郡。大唐复分置忻州,或为定襄郡。汉有定襄郡,在今马邑郡地。领县二:
    秀容汉汾阳县。有岚水。
    定襄汉阳曲县。有石岭关,甚险固。
  安边郡东至上谷郡三百二十里。南至常山郡四百里。西至雁门郡二百六十里。北至蕃境,无郡。东南到博陵郡四百九十里。西南到雁门郡三百十里。西北到马邑郡四百六里。东北到妫川郡四百四十里。去西京九百里,去东京一千五百里。户四千六百十,口一万八千二百。
  蔚州今理灵丘县。周礼并州川曰呕夷,曰涞易。呕夷水在灵丘县界,涞水在飞狐县界。战国初属赵,后又属燕。秦、汉、晋属代郡。后魏置怀荒、御夷二镇。东魏置北灵丘郡。后周置蔚州。隋置上谷郡。大唐置蔚州,或为安边郡。领县三:
    灵丘汉旧县。有赵武灵王陵。
    飞狐汉广昌县地。飞狐口在县北,即汉之飞狐道,通妫川郡怀戎县。又有磨笄山,与妫川郡山相连。隋置今县。
    安边
  马邑郡东至安边郡四百六十里。南至雁门郡一百四十里。西至楼烦郡三百四十里。北至单于府三百五十里。东南到雁门郡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楼烦郡三百里。西北到单于府三百五十里。东北到故云州二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七百七十里,去东京一千三百四十里。户六千三百,口二万五千八百。
  朔州今理善阳县。战国属燕。秦属代、雁门二郡地。汉为定襄、雁门二郡地。后汉属云中、雁门二郡。汉末,因乱又置新兴郡。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尽云中、雁门之间遂空。建安中,魏武王集荒郡之人,立新兴郡。晋怀帝时,刘琨表以鲜卑猗卢为大单于,封代公,徙马邑,即其地也。其后称魏,建都于今郡北,兼置怀朔镇。及迁洛后,遂于郡北三百余里置朔州,葛荣之乱又废。北齐复置朔州。隋初置总管府;炀帝初府废,置代郡,寻属马邑郡。后魏初,云中在今郡北三百余里定襄故城。北齐置朔州,在故都西南新城,一名平城也。后移于马邑,即今郡城也。大唐初为朔州,或为马邑郡。领县二:
    善阳有秦马邑城武州塞,即此地。亦汉定襄县地,后魏桑干郡,北齐广安郡。有紫河发源于此。
    马邑汉旧县。
  云中郡东至桑干郡督宅一百五十里。南至雁门郡界一百六十里。西至东尖谷五十里。北至长城蕃界三百里。东南到榆林郡四百里。西南到神堆栅九十里。西北到却蕃栅一百六十里。东北到阳阿谷蕃界三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七十里,去东京一千六百四十里。户三千一百六十,口七千九百三十。
  云州今理云中县。战国属赵。秦置云中郡,二汉因之。晋属新兴郡。后魏道武帝自云中徙都平城,即此,云中,今马邑郡北。平城即今郡,隋云内县常安镇也。置代尹。自天兴元年都平城,至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迁洛阳后,改代尹为万年尹。隋初属马邑郡。大唐置云州,或为云中郡。领县一:
    云中汉旧县。隋曰云内县。白登山,白登台,汉高帝初,被匈奴围于此。有故高柳城、参合陂。后魏盛乐县亦在今郡界。单于台,在今县西北百余里。汉孝武元封元年,勒兵十八万骑,出长城,北登单于台。
  单于府东至……南至榆林郡一百二十里。西至……北至……东南到马邑郡三百五十里。西南到……西北到……东北到……去西京二千二百五十里,去东京二千里。户二千一百,口一万三千。
  单于大都护府,战国属赵,秦汉云中郡地也。大唐龙朔三年,置云中都护府,又移瀚海都护府于碛北,瀚海都护旧曰燕然都护府。二府以碛为界。麟德元年,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领县一:
    金河有长城。有金河,上承紫河及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