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东京二千二百二十里。户四千五百一十,口二万六千六百一十四。
  岷州今理溢乐县。春秋七国时并属秦,蒙恬筑长城之所起也。属陇西郡,长城在今郡西二十里。崆峒山,自山傍洮而东,即秦之临洮境在此矣。秦、二汉晋并属陇西郡。西魏置岷州同和郡。隋初郡废,炀帝初州废,并其地入临洮郡。大唐复置岷州,或为和政郡。领县三:
    溢乐有岷山、崆峒山。
    佑川
    和政后汉索西故城在今县东,亦名临洮东城,亦谓之赤城。后汉明帝时,金城、陇西羌反于临洮,道险,车骑不得方驾,车骑将军马防设奇兵破之,因筑此城也。
  宁塞郡东至西平郡龙支县二百九十里。南至宣威守捉使二百九里。西至积石军一百八十里。北至西平郡一百八十里。东南到安乡郡三百九十里。西南到积石军一百六十一里。西北到西平郡鄯城县二百八十里。东北到西平郡龙支县三百九十四里。去西京二千三十里,去东京二千八百七十三里。户四千一百七十,口二万九千七百二十三。
  廓州今理广威县。古西羌地。后汉延熹中,诸羌与浇河大豪寇张掖,段颎斩浇河大帅于其地,遂定西羌是也。汉末属西平郡。前凉以其地为湟河郡。后魏属鄯州。后周武帝逐吐谷浑,又得地,置洮河郡,兼置廓州以领之。隋初废,炀帝初州废,置浇河郡。大唐复为廓州,或为宁塞郡。领县三:
    广威后魏石城县。开元初改焉。有拔延山,隋炀帝征吐谷浑,经此山。
    达化后周置。贺兰山浇河城即晋时吐谷浑王阿豺所筑,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又有洪济镇,后周武帝逐吐谷浑筑,在县西二百七十里是。
    米川贞观初置,兼置米州。十年罢州,县仍旧。
  西平郡东至金城郡广武县一百一十三里。南至宁塞郡一百八十里。西至绥戎硖旧吐谷浑界一十里。北至武威郡昌松县南界一百四十二里。东南到安乡郡凤林县故城二百八十里。西南到宁塞郡广威县故承风吐谷浑界三百一十三里。西北到木昆山旧吐谷浑界一百九十五里。东北到金城郡广武县故长城界二百一十七里。去西京一千九百九十三里,去东京二千七百四十九里。户五千七百九十四,口二万八千六百九十九。
  鄯州今理湟水县。古西羌所居,谓之湟中地。汉时霍去病破匈奴,逐诸羌渡河湟,筑令居塞,即其地,属金城郡。令音零。后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晋因之。永嘉后,秃发乌孤初称西平王,其弟利鹿孤复都西平,即此地也。后魏置鄯州。后周置乐都郡。隋初郡废,置鄯州;炀帝初州废,置西平郡。大唐因之。领县三:
    湟水后魏置西都县,隋改焉。湟中,月支胡所居,即在此。有湟水,一名湟河,亦名乐都水。汉破羌县故城在今县西。有浩亹河,在县西北,自吐蕃界流来。
    龙支汉允吾县地。后汉为龙耆县。后魏改焉。积石山在今县南,即尚书禹贡云「导河积石」。
    鄯城汉西平郡故城在西。
  武威郡东至会宁郡六百里。南至西平郡浩亹河二百六十里。西至张掖郡五百里。北至突厥界安盖泉五百八十里。东南到金城郡五百四十里。西南到张掖郡张掖县界陈北烽三百七十里。西北到张掖郡六百里。东北到会宁郡乌兰县界白鹿烽三百五十里。去西京二千一十里,去东京二千八百七十里。户二万五千六百九十三,口一十二万八千一百九十二。
  凉州今理姑臧县。周时为狄地。秦兴,匈奴既失甘泉,甘泉在今云阳县。又使休屠、浑邪王居其地。此河西五郡皆是,不止于武威也。休音许虬反。屠音除。汉武帝开之,置武威郡。汉武初开置张掖、酒泉、炖煌、武威、金城,谓之河西五郡,地势西北邪出,南隔西羌,通西域,于时号为断匈奴右臂。后汉、魏、晋皆因之,魏、晋并置凉州。领郡八,理于此。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并据之。至张天锡,为苻坚所灭。至吕崇讳,为姚兴所灭。北凉沮渠蒙逊亦迁都于此。至沮渠茂虔,为后魏所灭。后魏亦为武威郡。隋炀帝初,复置。大唐初,李轨改焉,据之。克平,置凉州,或为武威郡。领县五:
    姑臧汉旧县。河西旧事曰:「昔匈奴故盖藏城也。后人音讹名姑臧。」又有汉鹯阴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因水为名。有猪野泽、古休屠城。
    神乌汉鸾乌县。
    番禾汉旧县。后魏增置张掖郡。天宝中改为天宝。
    昌松汉苍松县。吕光改为昌松。汉允衙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城临丽水,一名丽水城。允音沿。衙亭故城,沮渠蒙逊所筑,地势险隘。
    嘉麟
  张掖郡东至武威郡五百里。南至雪山以南吐谷浑分界二百三十里。西至酒泉县四百二十里。北傍张掖河,屈曲过同城镇,至峡口烽,总三千七十八里。东南到武威郡六百里。西南到酒泉郡福禄县界赤柳涧三百三十里。西北到酒泉郡福禄县咸池烽东张掖河三百五里。东北到武威郡番禾县石硖烽三百七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一十里,去东京三千三百一十里。户六千六百三十九,口二万三千三百四。
  甘州今理张掖县。禹贡曰「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