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 都昙鼓 毛员鼓 荅鼓 鸡楼鼓 正鼓 节鼓 抚拍 雅
  鼓,世本云:「夷作鼓。」以桴击之曰鼓,以手摇之曰。周礼地官:「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音声,五声合和者。教为鼓,而辨其声用:教为鼓,教击鼓者大小之数,又别其声而用事也。以雷鼓鼓神祀,雷鼓,八面鼓。神祀,祀天神也。以灵鼓鼓社祭,灵鼓,六面鼓。社祭,祭地祇也。以路鼓鼓鬼享,路鼓,四面鼓也。鬼享,享宗庙也。以鼖鼓鼓军事,大鼓谓之鼖鼓。鼖鼓,长八尺。鼖音扶云反。以鼛鼓鼓役事,鼛鼓,长丈二尺。鼛音古刀反。以晋鼓鼓金奏。」晋鼓,长六尺六寸。金奏,谓乐作击编钟。冬官考工记:「韗人为皋陶,郑众云:「韗,书或为●。皋陶,鼓木也。」郑玄谓:「●者,以皋陶名官。●,从革耳。」韗音运,●音陶。长六尺有六寸,左右端广六寸,中尺,厚三寸,板中广头狭为穹隆。郑众云:「谓鼓木一判者,其两端广六寸,而中央广尺,如此乃得有腹。」穹者三之一,郑众云:「穹读为志无空邪之空,谓鼓木腹穹隆者居鼓三之一。」郑玄:「读如穹苍之穹。穹隆者居鼓面三分之一,则其鼓四尺者,版穹一尺三寸三分寸之一,倍之为二尺六寸三分寸之二,加鼓四尺,穹之径六尺六寸三分寸之二,此鼓合二十版也。」上三正,郑众云:「谓两头一平,中央一平。」郑玄谓:「三读当为参,正,直也。参直者,穹上一直,两端又直,各居二尺二寸,不弧曲也。此鼓两面,以六鼓差之。贾侍中云,晋鼓大而短,近晋鼓也。以晋鼓鼓金奏。」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中围加三之一者,加于面之围以三分之一也。面四尺,其围十二尺,加以三分一四尺,则中围十六尺,径五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也。今亦合二十版,则版穹六寸三分寸之二。大鼓谓之鼖。以鼖鼓鼓军事。郑众云:「鼓四尺,谓革所蒙者广四尺。」为皋鼓,长寻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以皋鼓鼓役事。磬折,中曲之不参正也。中围与鼖鼓同,以磬折为异。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启蛰,孟春之中。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也。良鼓瑕如积环。革调急也。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音问。下同。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礼记云:「夏后之鼓足,殷楹鼓,周悬鼓。」足,谓四足也。楹,谓之柱贯中上出也。悬,悬之簨。诗殷颂曰:「植我鼓。」周颂曰:「应朄悬鼓。」朄,以刃反。应鼓在大鼓侧,以和大鼓。小鼓有柄曰鼗,音桃。大鼗谓之鞞,月令「仲夏修鼗、鞞」是也。然则鼗、鞞,即类也。帝王世纪曰:「帝喾命垂作鞞。」又有鼍鼓焉。近代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
  齐鼓,如漆桶,大一头,设齐于鼓面如麝齐,故曰齐鼓。
  担鼓,如小瓮,先冒以革而漆之。
  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
  都昙鼓,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
  毛员鼓,似都昙而稍大。
  荅腊鼓,制广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
  鸡楼鼓,正圆,而首尾可击之处,平可数寸。
  正鼓、和鼓者,一以正,一以和,皆腰鼓也。
  节鼓,状如博局,中开圆孔,适容其鼓,击之以节乐也。节,不知谁所造。傅玄节赋云:「黄唱歌,九韶兴舞。口非节不咏,手非节不拊。」此则所从来亦远矣。音横。
  抚拍,以韦为之,实之以糠,抚之以节乐也。
  雅,周礼春官:「笙师掌教雅,以教祴乐。」教,教视瞭也。郑众曰:「雅状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鞔之,有两纽疏画之。」贾公彦云:「长疏而画之,宾醉而出奏祴夏,以此器筑地为之行节,明不失礼。」祴,鼓来反。
      丝五琴 瑟 筑 筝 琵琶 阮咸 箜篌
  琴,世本云:「神农所造。」琴操曰:「伏羲作琴,所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白虎通曰:「琴,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广雅曰:「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宽和而温;小弦为臣,清廉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琴操曰:「广六寸,象六合也。」又:「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滨,言其服。前广后狭象尊卑,上圆下方象天地。」一弦琴十有二柱,柱如琵琶。击琴,柳恽所作。恽尝为文咏,思有所属,摇笔误中琴弦,因为此乐。以管承弦,又以片竹约而束之,使弦急而声亮,举以击之,以为节曲。杨雄琴清英曰:「舜弹五弦之琴,而天下化;尧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桓谭新论曰:「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征、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为少宫、少商。」说者不同。又琴之始作,或云伏羲,或云神农,诸家所说,莫能详定。尔雅曰:「大琴谓之离。」二十七弦。今无其器。齐桓公曰「号钟」,楚庄曰「绕梁」,相如曰「绿绮」,伯喈曰「焦尾」,而傅玄琴赋云非伯喈也。一云「焦尾」,蔡邕琴。
  瑟,世本云:「庖羲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尔雅曰:「大瑟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