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月吉辰,备礼以迎。上公宗卿兼至,副介近臣百两。臣蝼蚁之族。猥承大礼,忧惧战悸。钦承旧章,肃奉典制。前某官某侯粪土臣某,谨因使者兼某官某王晞上谨答。」册皇后文曰:「惟升平元年八月,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武陵王晞册命故散骑侍郎女何氏为皇后。咨尔易本乾坤,诗首关雎,王化之本,实由内辅。是故皇英嫔虞,帝道以光;任姒母周,胤嗣克崇。皇后其祗勖厥德,以肃承宗庙,虔恭中馈,尽敬妇道,帅导六宫,作轨仪于四海。皇天无亲,惟德是依,可不慎欤!」
  北齐皇帝纳后之礼,纳采、问名、纳征讫,告圆丘方泽及庙。是日,皇帝临轩,命太尉为使,司徒副之。持节诣后行宫,东向,奉玺绶册以授中常侍。皇后受册于行殿。使者出,与公卿以下皆拜。有司备迎礼。太保、太尉受诏而行。主人公服,迎拜于门。使者入,升自宾阶,东面。主人升自阼阶,西面。礼物陈于庭。设席于两楹间,童子以玺书版升,主人跪受。送使者,拜于大门外。有司先于昭阳殿两楹间供帐,为同牢之具。皇后服大严绣衣,带绶佩,加幜。幜音景。女长御引出,升画轮四望车。女侍中负玺陪乘。卤簿如大驾。皇帝服衮冕出,升御座。皇后入门,大卤簿住门外,小卤簿入。到东上合,施步障,降车,席道以入昭阳殿。前至席位,姆去幜,皇后先拜后起,皇帝后拜先起。升自西阶,诣同牢座,与皇后俱坐。各三饭讫,又各酳二爵一。奏礼毕,后兴,南面立。皇帝御太极殿,王公以下拜,皇帝兴,入。明日,后展衣,于昭阳殿拜表谢。又明日,以榛栗枣修,见皇太后于昭阳殿。择日,群官上礼。又择日,谒庙。皇帝使太尉,先以太牢告,而后遍见群庙。
  大唐皇帝纳后,卜日,告天地,临轩命太尉为使,宗正卿为副,并如开元礼。
    天子册妃嫔夫人周 后汉 晋
  周制,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以听天下之内治。天子六寝,而六宫在后,六官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内之政也。三夫人以下百二十人,周制也。三公以下百二十人,似夏时也,以治外。而六宫内政,取其相应焉。又三小者为次妃,帝尧因焉。至舜不告娶,不立正妃也。但立三妃而已,谓之三夫人,离骚所歌三夫人,舜妃也。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说云,天子娶十二,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等差之,则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喾立正妃,又三九二十七人为八十一以增之,合百二十人。其位:后也,夫人也,嫔也,世妇也,御女也。五者相参,定尊卑也。公羊云:「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公羊说曰:「天子诸侯娶三国,凡九女,法地有九州岛,是以承天之施。娶三国者,广异类也。恐一国有血相似,俱无子也。侄娣媵者,不相妒嫉也。年虽幼,待年于父母之国。古者女嫁则侄娣从,谓之媵。」
  后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曹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绢五万疋。小者待年于国。留住于国,待年长。二十年,并拜贵人。
  晋武帝泰始十年,将聘三夫人、九嫔,有司奏:「礼,皇后聘以谷珪,无妾媵礼贽之制。」诏曰:「拜授可依魏氏故事。」于是临轩,使使持节兼太常拜三夫人,兼御史中丞拜九嫔。
    皇太子纳妃皇子诸王附○
汉 晋 东晋 宋 齐 北齐 隋 大唐
  汉制,皇太子纳妃,奉常迎。时叔孙通定礼,以天子无亲迎之义,皇太子以奉常迎也。
  晋太康中,有司奏:太子婚,纳征用玄纁束帛,加羊马二驷。
  东晋太子婚,纳征礼用玉璧一,虎皮二。王彪之上书曰:「或者兽取威猛有斑彩,玉象德而有温润。寻珪璋亦玉之美者,豹皮彩蔚,以譬君子。」王肃纳征辞云:「玄纁束帛,俪皮鴈羊。」前汉亦无用羊之礼。郑氏婚物赞曰「羊者祥也」,婚之有羊,自汉末始。
  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四月,皇太子纳妃,六礼文与纳后不异。百官上礼。其月壬戌,于太极殿西堂叙宴二宫队主副、司徒征北镇南三府佐、扬兖江三州纲、彭城江夏南谯始兴武陵庐陵南丰七国侍郎以上,诸二千石在都邑者,并在会。又诏今小会可停伎乐。时有临川曹太妃丧。
  明帝泰始五年,有司奏:「按晋江左以来,太子婚,纳征礼,用璧一,兽皮二,未详所准。今法章徽仪,方将大备,宜宪范经籍。今皇太子婚,纳征,礼合用珪璋豹皮熊罴皮与不?下礼官详议,依经记更正。若应用者,为各用一?为用两?」博士裴昭明议:「按周礼,纳征,玄纁束帛俪皮。郑玄曰:「束帛以致命。两皮,庭实。皮,鹿皮。」晋纳妃以兽豹皮二。兽豹虽文,礼所不用。熊罴吉祥,婚典不及。珪璋虽美,为用各异。今储皇聘纳,宜准经诰。」兼太常丞孙诜议以为:「聘币之典,损益惟义。今储后崇聘,礼先训远,皮玉之美,宜尽辉备。礼称束帛俪皮,则珪璋数合同璧,熊罴文豹,各应用二。」博士虞龢音和议:「按仪礼直云『玄纁束帛俪皮』。礼记郊特牲云虎豹皮与玉璧,非虚作也。虎豹皮居然用两,珪璋宜仍旧各一。」参议诜、龢二议不异,今加珪璋各一,豹熊罴皮各二,龢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