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选用十六日、二十日。帝曰:「故许国长公主以十五日发引在涂,情所不忍。」辅臣曰:「王者礼绝期丧,历代无所避。月内更无良日,倘赐宴稽迟,恐滞四方使客。」帝曰:「礼所以节人情,和上下,行之即为例。」遂改用是日。
礼 宋会要辑稿 礼四五 宴享三:杂宴 进士宴

进士宴
【宋会要】
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十一日,遣入内都知邓永迁赐新及第进士梁固等

宴于琼林苑,帝作五言六韵诗赐之。时学士杨亿请朝假,谕旨令赴。
礼 宋会要辑稿 礼四五 宴享三:杂宴 修书宴

修书宴
【宋会要】
景德三年十月二十八日,赐监修国史、宰臣王旦等宴于修史院,以始事也。
天圣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赐辅臣、两制、学士、待制、馆阁官宴于崇文院。宰臣韩琦以下刻石记于院之西壁。先是,崇文院白本书岁久多蠹,又散失不完,乃诏馆阁各置编定编校官一员,据崇文院总目收聚遗逸,刊正谬讹而补写之。又以黄纸写别本,以绝蠹败。至是写校毕,凡黄本六千四百九十六卷,白本二千九百五十四卷,上之而赐会。
熙宁二年八月四日,以《两朝实录》成,宴近臣于垂拱殿。修撰、检讨官预。
元丰五年七月二十八日,《两朝国史》成,宴垂拱殿。
礼 宋会要辑稿 礼四五 宴享三:杂宴 讲书宴

讲书宴
【宋会要】
真宗咸平五年正月二十日,宴宗室、侍读、侍讲学士、王府官于崇政殿。先是,帝听政之暇,命邢昺讲《左氏传》,至是毕,故有兹会。赐昺及侍讲夏侯峤等器帛,昺加袭衣、金带。
大中祥符二年五月十三日,宴广平公德彝等及侍教时大雅于本宫,以讲书终篇。
仁宗天圣五年十月十四日,以讲《礼记》毕,诏辅臣、两制赐宴崇政殿。翌日,两制、馆阁并进诗。
宝元二年十月二十三日,以讲《左氏春秋》、读《正说》毕,曲宴近臣于崇政殿,讲读官仍赐以器币。
十一月六日,以皇子生,宴辅臣、宗室于太清楼,读《三朝宝训》,赐御诗。又出《宝元天人祥异书》示辅臣,其书盖帝集天帝辰纬云气杂占,离为十卷。
庆历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以说书彻,宴近臣、宗室于崇政殿。
五年十一月十七日,以讲《毛诗》彻,宴近臣、宗室及讲读官于崇政殿,赐花作乐,从官皆献诗颂。
哲宗元佑二年九月十五日,赐宰臣、执政、经筵官宴于东宫,上亲书唐人诗分赐之,以讲《论语》终故也。翌日,吕公着以谢赐宴及御书,太皇太后曰:「皇帝天资聪敏,宫中惟好学,昨日所赐,欲卿等知此。」
绍兴十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赐侍读、侍讲、修注以下御筵于皇城司。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赐于本司,用化成殿等乐,仍遣中使赐香茶,皆以经筵终篇也。
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经筵讲《尚书》终篇,翌日,赐宰执、侍讲、侍读、修注官宴于秘书省。
礼 宋会要辑稿 礼四五 宴享三:杂宴 观书宴

观书宴
【宋会要】
太宗淳化元年八月一日,赐宴于秘阁,右仆射李昉、吏部尚书宋琪、左散骑常侍徐铉及翰林学士、诸曹侍郎、给事、谏议、舍人皆预。出图籍令众观,尽醉而罢。
二日,召权御史中丞王化基及三馆学士,赐宴于秘阁。


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于本院会学士韩丕、毕士安、秘书监李至、史馆修撰杨徽之、梁周翰、知制诰柴成务、吕佑之、钱若水、王旦、直秘阁潘慎修、翰林侍书王着、侍读吕文仲等,观御飞白书。帝闻之,赐上尊酒,太官设盛馔。至等各赋诗以纪其事,宰相李昉、张齐贤、参知政事贾黄中、李沆亦赋诗以贻易简。先是,帝御飞白书「玉堂之署」四字并三体书诗赐之,易简会近列同观,因赐会焉。
三年八月七日,诏辅臣、从官观新秘阁,赐上尊酒,太官供膳,遣中使赍御飞白书「秘阁」二字以赐李至。宰臣李昉等相率诣使殿称谢,退就饮宴,三馆学士皆预。
咸平五年十月十七日,诏近臣观书,曲宴于龙图阁。阁之四壁设五经图,阁上藏太宗书帖三千七百五十卷。又幸崇和殿,殿之后阁悉藏本朝名臣文集。次御资政殿,殿壁有杨相如《政要论》,帝作七言诗,侍臣皆赋。
景德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幸龙图阁,近臣毕从。又诏直昭文馆种放预焉。阅太(常)[宗]御书,又观诸阁书画,宴于崇政殿。帝作五言诗,从臣皆赋,命李宗谔、杨亿作序。
大中祥符二年九月二十六日,诏宗室观书,赐宴龙图阁。
三年正月二十八日,诏近臣观龙图阁太宗御书及四部书籍,又至阁西观画。帝顾谓马知节曰:「闻卿别画,可尽评之。」知节以古今工拙对,即赐酒于阁下。帝作《观书》、《开宴》五言诗,令即席皆赋。
八月八日,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观瑞物于崇和殿,遂宴于资政殿,帝作七言诗,从臣即席皆赋。初观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