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仪制二

常参起居
【宋会要】

国朝之制,垂拱殿常朝,皇帝初座,内侍省都知、押班率内供奉官以下及寄班等先起居。次客〔省〕、合门使以下。呈进目者。次三班使臣。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等子弟充供奉官、侍禁、殿直,有旨令预内朝起居者。次内殿当直诸班。殿前指挥使、左右都虞(侯)[候]以下,内殿直、散指挥、散都头、(全)[金]枪班头。次长入祗候、东西班殿侍。次御(史)[前]忠佐。次殿前都指挥使率军校至副指挥使。次驸马都尉。任刺史以上者缀本班。次诸王府僚。次殿前司诸军军使、都头头:原作「使」,据《宋史》卷一一六《礼十九》改。。次皇亲将军以下至殿直。次行门指挥使率行门起居。以下并内侍赞喝。如传宣前殿不座,即宰臣与枢密使、观文殿大学士以下至宝文阁直学士、三司使、中书舍人、三司副使、直龙图阁、侍讲、谏官、(修)[知]起居注、如他官纠察在京刑狱、知东西审官、勾当三班院、知通进银台司、审刑院或三司、开封府判官、推官、审刑详议官当奏事者亦赴。皇城内监库藏朝官、横行及东西班、诸司使副、内殿承制、崇班、供奉官、侍禁、殿直、翰林医官、待诏诏:原作「制」,据《宋史》卷一一六《礼十九》改。、医学、艺学等司班入。中书舍人干德后始令赴内朝。三司判官太平兴国前赴内殿,其后罢之,止随百官五日起居。起居毕,宰臣、枢密、宣徽使升殿侍立,余官并出。次亲王。次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率军校至副指挥使。次使相。次节度使。次统军。如大将军、上将军特恩入赴内殿起居者,次统军而入。次两使留后、观察使。两使留后、观察使特恩令缀节度使班者,即差后立。次防御、团练使、刺史。次侍卫马步军军使、都头。起居讫,宰臣、枢密、宣徽使升殿。少顷,枢密、宣徽使并退。宰臣奏事。次枢密又奏事。如其日百官五日起居,即宰臣、中书舍人、直

龙图阁以下至(知)[修]起居注、皇城内监库藏官不入,并随大班起居。俟侍卫马步军军使、都头班退,次左右巡使入。次合门使引宰臣、文武班分东西入,赴殿庭起居讫,宰臣升殿侍立。俟巡使出,枢密、宣徽使并退,宰臣奏事,余如上仪。凡内殿起居日,止两拜;朔望或连假三日,皆舞蹈。自十月朔至二月朔,每大起居,并赐茶酒,序班于殿门外,再拜讫,集于朝堂。凡紫宸殿常朝,则枢密使以下先就班,俟升座诸司使副以下至殿直分东西对立,余并北向。起居讫,枢密、宣徽使、观文殿学士、枢密直学士、三司、内客省使升殿侍立。枢密、宣徽升自西阶,三司、客省升自东阶。初升殿者再拜而后升。熙宁三年,罢观文殿学士立殿。余官并出。次亲王以下至侍卫军使、都头,凡八班。次左右巡使。次宰臣率文武班入,并如垂拱之仪。宰臣与枢密分东西侍立。次行门殿值入。俟皇帝降座,并退。后诣垂拱殿奏事,如常仪。如紫宸座日,非百官起居,即宰臣亦在后入。凡崇政殿假日,皇帝初座,内侍省都知以下起居。勾当军头司、礼宾院官亦同班。次客省、合门使以下。呈进目者。次殿前马军步军都指挥使至四厢都指挥使。次御前忠佐、马步(都军)[军都]头以下。次殿前指挥使、都虞(侯)[候]以下。次东西班都知以下。次军头司员僚。次皇亲将军以下。次行门殿直。次通事舍人引宰臣、枢密使以下、三司使副、观文、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内客省使、(知)[修]起居注官、客省使以下、枢密都承旨、通事舍人、皇城内监库藏头臣头臣:疑误。上文作「朝官」。、诸使使使臣等此句疑误,或当作「诸司使副等」。。并同一班。学士、知制诰以下朝臣应有公事奏覆者,复同此班。次亲王。并起居讫,奏事如常仪。笏,诸司使臣以下悉系 宰臣以下皆具

。凡晚朝,宰臣、枢密、翰林学士当直者洎近侍执事之臣皆赴。国初用此制,后罢之。今惟太庙、青城致斋日晚朝如故。
【宋会要】

太祖干德二年正月十二日,内殿起居无宰相,太子太师侯章为班首。前一日,司徒、侍中范质罢为太子太傅,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溥罢为太子太保,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魏仁浦罢守本官故也。
八月五日,诏百官内殿起居日,两省、御史台官分班于殿庭东西相向立,金吾将军各在本班之上,中书舍人自今日赴内朝。先是,台省官、金吾将军俱为侍从班,每内殿起居,横行立于一品之前。时王溥罢相为太子太保,太祖见溥立于台省官后,谓左右曰:「溥故相,为东宫一品,安得在拾遗补阙之后乎!」遽命分之。
【宋会要】

太宗太平兴国九年九月四日,诏:「常参官廨宇及监临处在新城外者,及诸军营在新城外者,军使、都头以下并五日一起居,副指挥使以上即依旧。」
雍熙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诏:「文武常参官以疾请告,经三日以上者御史台具名以奏,当遣医官诊视。如或妄托,即行朝典。」
端拱元年闰五月,合门言:「准诏,永清军节度使、驸马都尉王承衍以下令赴前殿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