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如仪。
三年正月长宁节,皇太后御崇政殿垂帘,宰臣、枢密、三司使、学士、知制诰、待制、节度使、留后、观察使、契丹使班于殿庭,摄太尉王钦若于帘外进酒上寿,内臣宣答如礼。宣宰臣已下升殿,赐酒三行。尚书右丞马亮率百官诣内东门拜表称贺,群臣并诣大相国寺行香,罢散道场,赴锡庆院斋筵。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上寿赐酒锡宴皆如仪。
四月干元节,群臣上寿如仪。十六日,大宴会庆殿。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景佑三年、四年、五年、(开)宝〔元〕二年、康定元年、二年、庆历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皇佑元年、二年、三年、四年、至和元年、嘉佑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上寿锡宴如仪。
明道二年正月八日长宁节,皇太后御集英殿,中书门下率百官并契丹国信使上寿,作乐。诏群臣就座,酒三行罢,仍集相国寺,罢道场,遂宴于锡庆院。
四月干元节,以章献明肃皇太后丧罢上寿,百官诣紫宸殿门谢赐衣,集相国寺,罢道场,赐契丹使宴于都亭驿。
景佑元年四月干元节,群臣上寿于紫宸殿,宴赐如明道二年之仪。以章献明肃皇太后丧未再期,罢大宴。二年亦如之。
庆历四年四月干元节,群臣上寿如仪。以翌日燕王葬罢垂拱殿置酒燕王:原作「宴王」,据《长编》卷一四八改。,十七日以雨宴罢。
皇佑五年四月干元节,群臣上寿如仪,以雨罢宴。
至和二年四月干元节,群臣上寿如仪,祀不举乐此句疑有脱文。,罢宴。
三年四月干元节,群臣上寿如仪,以帝初康复罢宴。
嘉佑八年英宗即位未改元。八月二十三日,宰臣韩琦等上言,请以正月三日为寿圣节。从之。
英宗治平元年正月寿圣节,亲王、枢密使、管军、驸马、诸司使副诣垂拱殿,宰臣、文武百官、大辽国使诣紫宸殿上寿,只献一觞罢,复赐酒,不作乐。
二年正月寿圣节,群臣上寿如仪,复命座,赐酒三行,不作乐。
三年正月寿圣节,群臣上寿如仪。六日,大宴于集英殿。
四年正月寿节,帝不豫,群臣诣合拜表称贺。
神宗治平四年已即位未改元。二月十一日,宰臣韩琦等上言,请以四月十日为同天节,从之。四月同

天节,罢上寿,群臣拜表称贺。
熙宁元年四月同天节,亲王、枢密使、管军驸马、诸司使副诣垂拱殿,宰臣、文武百官、大辽国使诣紫宸殿上寿,复命坐,赐酒三行,不作乐。
二年四月同天节,以灾变罢上寿,彻乐。
三年四月同天节,群臣及辽使上寿如仪。十三日,宴集英殿。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十年、元丰元年、二年、五年、六年,上寿赐宴如仪。
九年四月同天节,以大辽国母卒,特辍上寿,罢宴赐会如仪。
元丰三年四月同天节,宰臣率百官及辽使诣合门拜表贺,以慈圣光献皇后丧罢宴。四年亦如之。
元丰七年四月同天节,群臣及大辽使上寿如仪。宰臣言赐辽使御筵于都亭驿,以莘国公主薨辍朝故也。
八年五月五日,时哲宗已即位。宰臣王珪等上言,请以十二月八日为兴龙节。从之。上寔七日生,以避僖祖改焉。
十二月兴龙节,群臣及辽国、高丽、于阗使副诣东上合门拜表称贺,罢上寿及宴。
哲宗元佑元年十二月兴龙节,群臣及辽使诣东上合门拜表称贺,罢上寿,赐宴,不作乐。
二年十二月兴龙节,群臣及辽(安)[使]诣紫宸殿上寿如仪。十一日,大宴集英殿。四年、五年、六年、七年、绍圣二年、三年、四年、元符元年、二年同。
八年十二月兴龙节,群臣诣东上合门拜表称贺,罢上寿并宴,以宣仁圣烈皇后丧服故也。绍圣元年亦如之。
徽宗元符三年四月十一日,尚书左仆射章惇等请以十月十日为天宁节。从之。时已即位未改元。十月天宁节,群臣及辽、夏使上寿于垂拱殿,以谅闇赐辽使宴于都亭驿。建中靖国元年、崇宁元年亦如之。崇宁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大观元年、二年、三年、政和三年、四年、五年,并阙。
大观四年十月天宁节,群臣上寿于紫宸殿。宣和二年、四年宴并阙。
政和元年十月天宁节,群臣、辽、夏国使上寿于紫宸殿。十二日,大宴。六年同。
二年十月天宁节,群臣上寿于紫宸殿。十二日,大宴。宣和元年、五年并同。
七年十月天宁节,十二日大宴。上寿仪阙。
八年十月天宁节, 臣及辽使上寿于紫宸殿。十二日,大宴。
宣和三年十月天宁节,群臣及辽使上寿于紫宸殿。阙宴。
六年十月天宁节,群臣及高丽、夏国使副上寿于紫宸殿。十二日,大宴。
七年十月天宁节,群臣及金国使副上寿于紫宸殿。十二日,大宴。
钦宗靖康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宰臣吴敏率文武百僚上表,请以四月十三日为干龙节,从之。四月十三日干龙节,百官上寿,赐宴于紫宸殿。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六日,宰臣等上言,请以五月二十一日为天申节。从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