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寅的哂,其先遥辇氏时为本部夷离;父塔列,天显间为本部令稳。

  海璃貌魁伟,膂力过人。天禄间,娶明王安端女因翁主。应历初,察割乱, 因连坐,继娶嘲瑰翁主。上以近戚,嘉其勤笃,命预北府宰相选。顷之,总知军国事。

  时诸王多坐反逆,海璃为人廉谨,达政体,每被命按狱,多得其情,人无冤者,由是知名。汉主刘承钧每遣使入贡,必别致币物,诏许受之。年五十卒,帝愍悼,辍朝二日。

  萧护思、字延宁,世为北院吏,累迁御史中丞,总典群牧部籍。

  应历初,迁左客省使。未几,拜御史大夫。时诸王多坐事系狱,上以护思有才干,诏穷治,称旨,改北院枢密使,仍命世预宰相选。护思辞曰:「臣子孙贤否未知,得一客省使足矣。」从之。

  上晚岁酗酒,用刑多滥,护思居要地,幎幎自保,未尝一言匡救,议者以是少之。年五十七卒。

  萧思温,小字寅古,宰相敌鲁之族弟忽没里之子。通书史。

  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尚燕国公主,为群牧都林牙。思温在军中,握 修边幅,僚佐皆言非将帅才。寻为南京留守。

  初,周人攻扬州,上遣思温蹑其後,惮暑不敢进,拨缘边数城而还。後周师来侵,围冯母镇,势甚张。思温请益兵,帝报曰:「敌来,则与统军司并兵拒之;敌去,则务农作,勿劳士马。」会敌入束城,我军退渡滹沱而屯。思温勒兵徐行,周军数日不动。思温与诸将议曰:「敌众而锐,战不利则有後患。不如顿兵以老其师,蹑而击之,可以必胜。」诸将从之。遂与统军司兵会,饰他说请济师。周人引退,思温亦还。

  已而,周主复北侵,与其将傅元卿、李崇进等分道并进,<一>围瀛州,陷益津、瓦挢、淤口三关,垂迫固安。思温不知计所出,但云车驾旦夕至;麾下士奋跃请战,不从。已而,陷易、瀛、莫等州,京畿人皆震骇,往往遁入西山。思温以边防失利,恐朝廷罪己,表请亲征。会周主荣以病归,思温退至益津,伪言不知所在。遇步卒二千馀人来拒,败之。是年,闻周丧,燕民始安,乃班师。

  时穆宗湎酒嗜杀,思温以密戚预政,无所匡辅,士论不与。十九年,春 ,上射熊而中,思温与夷离毕牙里斯等进酒上寿,帝醉还宫。是夜,为庖人斯奴古等所弑。<二>思温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等立景宗。

  保宁初,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仍命世预其选。上册思温女为后,加尚书令,封魏王。从帝猎闾山,为贼所害。

  萧继先,字杨隐,小字留只哥。幼颖悟,叔思温命为子,睿智皇后尤爱之。乾亨初,尚齐国公主,拜驸马都尉。

  统和四年,宋人来侵,继先率逻骑逆境上,<三>多所俘获,上嘉之,拜北府宰相。自是出师,继先必将本府兵先从。拨狼山石垒,从破宋军应州,上南征取通利军,战称捷力。及亲征高丽,以继先年老,留守上京。卒,年五十八。

  继先虽处富贵,尚俭素,所至以善治称,故将兵攻战,未尝失利,名重戚里。

  论曰:呜呼!人君之过,莫大於杀无辜。汤之伐桀也,数其罪曰「并告无辜於上下神祗」;武王之伐纣也,数其罪曰「无辜 天」;尧之伐苗民也,吕侯追数其罪曰「杀戮无辜」。迹是言之,夷腊葛之谏,凛凛庶几古君子之风矣。

  虽然,善谏者不谏於已然。盖必先得於心术之微,如察脉者,先其病而治之,则易为功。穆宗沈湎失德,盖其资富强之势以自肆久矣。使群臣於造次动作之际,此谏彼诤,提而警之,以防其甚,则亦讵至是哉。于以知护思、思温处位优重,耽禄取容,真鄙夫矣!若海璃之折狱,继先之善治,可谓任职臣欤。

※校勘记

  一∶ 与其将傅元卿李崇进等分道并进 李崇进,旧五代史一一九作李重进。

  二∶ 为庖人斯奴古等所弑 按纪应历十九年二月作庖人辛古。

  三∶ 继先率逻骑逆境上 按纪统和四年十一月,遣萧继远沿边巡徼。七年二月,驸马都尉萧宁远同政事门下平章事。继远、宁远均是继先。

 





第七十九卷  列传第九

室昉耶律贤适女里郭袭耶律阿没里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

  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官。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入禁闼十馀年。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上多有理剧才,改南京副留守,决讼平允,人皆便之。迁工部尚书,寻改枢密副使,叁知政事。顷之,拜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乾亨初,监修国史。

  统和元年,告老,不许。进尚书无逸篇以谏,太后闻而嘉奖。二年秋,诏修诸岭路,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