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改千秋。门有楼阁,球场在其南,东为永平馆。皇城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坊市、廨舍、寺观,盖不胜书。其外,有居庸、松亭、榆林之关,<二>古北之口,桑乾河、高梁河、石子河、大安山、燕山  中有瑶屿。府曰幽都,军号卢龙,开泰元年落军额。<三>

  统州六、县十一:

  析津县。本晋蓟县,改蓟北县,开泰元年更今名。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名。户二万。

  宛平县。本晋幽都县,<四>开泰元年改今名。户二万二千。

  昌平县。本汉军都县,<五>後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元魏置东燕州、平昌郡及昌平县。<六>郡废,县隶幽州。在京北九十里。户七千。

  良乡县。燕为中都县,汉改良乡县,旧属涿郡,北齐天保七年省入蓟县,武平六年复置。唐圣历元年改固节镇,<七>神龙元年复为良乡县,刘守光徙治此。在京南六十里。户七千。

  潞县。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德二年置元州,贞观元年州废,复为县。有潞水。在京东六十里。户六千。

  安次县。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德四年徙置东南五十里石梁城,贞观八年又徙今县西五里常道城,开元二十三年又徙耿就挢行市南。在京南一百二十里。户一万二千。

  永清县。本汉益昌县,隋置通泽县,唐置武隆县,改会昌,天宝初为永清县。在京南一百五十里。户五千。

  武清县。前汉雍奴县,属渔阳郡。水经注,<八>雍奴者,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唐天宝初改武清。在京东南一百五十里。户一万。

  香河县。本武清孙村。辽於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三河、潞三县户置。<九>在京东南一百二十里。户七千。

  玉河县。本泉山地。<一○>刘仁恭於大安山创宫观,师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讷,因割蓟县分置,以供给之。在京西四十里。户一千。

  ◎ 阴县。本汉泉山之霍村镇。辽每季春,弋猎於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阴镇,後改为县。在京东南九十里。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所聚,夏秋多菱芡。国主春猎,卫士皆衣墨绿,各持连锤、鹰食、刺鹅锥,列水次,相去五七步。上风击鼓,惊鹅稍离水面。国主亲放海东青鹘擒之。鹅坠,恐鹘力不胜,在列者以佩锥刺鹅,急取其脑饲鹘。得头鹅者,例赏银绢。国主、皇族、群臣各有分地。户五千。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自雄州白沟驿渡河,四十里至新城县,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北渡范水、刘李河,<一一>六十里至良乡县。渡卢沟河,六十里至幽州,号燕京。子城就罗郭西南为之。正南曰启夏门,内有元和殿,东门曰宣和。城中坊皆有楼。有闵忠寺,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又有开泰寺,魏王耶律汉宁造。皆遣朝使游观。南门外有于越王廨,为宴集之所。门外永平馆,旧名碣石馆,请和後易之。南即桑乾河。

  顺州,归化军,中,刺史。秦上谷,汉范阳,北齐归德郡境。隋开皇中,粟末  与高丽战不胜,厥稽部长突地稽率八部胜兵数千人,自扶馀城西北举落内附,置顺州以处之。唐武德初改燕州,会昌中改归顺州,唐末仍为顺州。有温渝河;白遂河;曹王山,曹操尝驻军于此;黍谷山,邹衍吹律之地,南有齐长城。<一二>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初军曰归宁,後更名。统县一:

  怀柔县。唐贞观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顺义县。开元四年置松漠府弹汗州。天宝元年改归化郡。<一三>乾元元年复今名。户五千。

  檀州,武威军,下,刺史。本燕渔阳郡地,汉为白檀县。魏书,曹公历白檀,破乌丸於柳城。续汉书,白檀在右北平。元魏创密云郡,兼置安州。後周改为元州。隋开皇十八年割燕乐、密云二县置檀州。唐天宝元年改密云郡,乾元元年复为檀州。辽加今军号。有桑溪、鲍丘山、桃花山、螺山。统县二:

  密云县。本汉白檀县,後汉以居奚。元魏置密云郡,领白檀、要阳、密云三县。高齐废郡及二县,来属。户五千。

  行唐县。本定州行唐县。太祖掠定州,破行唐,尽驱其民,北至檀州,择旷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县。隶彰愍宫。户三千。

  涿州,永泰军,上,刺史。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元魏复为郡。隋开皇二年罢郡,属幽州,大业三年以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郡废,为涿县,七年改范阳县,大历四年置涿州。石晋以归太宗。有大房山、六聘山、涿水、楼桑河、横沟河、礼逊河、祁沟河。统县四:

  范阳县。本汉涿县。唐武德中,改范阳县。有涿水、范水。户一万。

  固安县。本汉方城县,先属广阳国。隋开皇九年,自易州涞水县移置,属幽州,取汉故安县名。唐武德四年属北义州,徙治章信堡。贞观二年义州废,移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