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王,宗师为温王,宗辅为楚王,宗博为萧王,宗沔为霍王,宗荩为建王,宗胜为袁王。

  二月丁巳,赐上舍生十七人及第。癸亥,改淯井监为长宁军。癸酉,长子桓冠。

  三月丙子朔,以淑妃王氏为贵妃。

  夏四月庚戌,幸尚书省,以手诏训诫蔡京、何执中,各官迁秩,吏赐帛有差。癸丑,阅太学、辟雍诸生雅乐。甲子,改戎州为叙州。

  五月丙戌,始祭地于方泽,以太祖配。降德音于天下。子机薨。

  六月戊午,虑囚。壬申,以广西溪洞地置隆、兑二州。

  秋七月丁丑,置保寿粹和馆,以养宫人有疾者。戊寅,焚苑东门所储毒药可以杀人者,仍禁勿得复贡。甲午,祔明达皇后神主于别庙。

  八月乙巳,改端明殿学士为延康殿学士,枢密直学士为述古殿直学士。癸亥,定武臣横班以五十员为额。

  九月乙卯,以安静军节度使王宪为开府仪同三司。己亥,诏诸路兵应役京师者,并以十月朔遣归。

  冬十月乙巳,复置拱州。

  十一月丁丑,封子梴为相国公。十二月己酉,以禁中神御殿成,减天下囚罪一等。癸丑,定朝议、奉直大夫以八十员为额。己未,诏广南市舶司岁贡真珠、犀角、象齿。是岁,相州野蚕成茧。出宫女六十八人。

  五年春正月庚辰,泸南晏州夷反,寻诏梓州路转运使赵遹等督兵讨平之。己丑,令诸州县置医学,立贡额。甲午,改龙州为政州。

  二月乙巳,立定王桓为皇太子。甲寅,册皇太子,赦天下。庚午,以童贯领六路边事。三月辛未朔,太白昼见。己卯,御集英殿策进士。甲申,追论至和、嘉祐定策功,封韩琦为魏郡王,复文彦博官。丁亥,诏以立皇太子,见责降文武臣僚并与牵复甄叙,凡千五百人。壬辰,升舒州为德庆军。癸巳,赐礼部奏名进士出身六百七十人。

  夏四月甲辰,作葆真宫。丁未,诣景灵宫,还,幸秘书省,进馆职官一等。庚戌,改集英殿为右文殿。癸亥,置宣和殿学士。诏东宫讲读官罢读史。

  五月壬辰,虑囚。

  六月癸丑,以修三山河桥,降德音于河北、京东、京西路。

  秋七月戊辰朔,日有食之。乙亥,升汝州为陆海军。丁丑,诏建明堂于寝殿之南。甲申,昭庆军节度使蔡卞为开府仪同三司。丁亥,封子越为瀛国公。

  八月己酉,以秘书省地为明堂。辛亥,升通利军为濬州、平川军节度。嗣濮王仲增薨。

  九月己卯,封仲御为嗣濮王。丙戌,封子楧为惠国公。冬十月癸卯,以嵩山道人王仔昔为冲隐处士。戊午,夏国入贡。

  十一月癸酉,录昭宪皇后杜氏之裔。庚寅,高丽遣子弟入学。十二月己亥,升遂州为遂宁府。庚申,以平晏夷,曲赦四川。癸亥,置缘边安抚司于泸州。是岁,平江府、常、湖、秀州水。出宫女五十人。

  六年春正月戊子,以泸南献捷,转宰执一官。以童贯宣抚陕西、河北。

  闰月壬寅,升颍州为顺昌府。丁未,置道学。

  二月丁亥,诏增广天下学舍。庚寅,诏广京城。

  三月癸丑,赐上舍生十一人及第。

  夏四月乙丑,会道士于上清宝箓宫。辛未,以何执中为太傅致仕,朝朔望。丁丑,诏天宁诸节及壬戌日,杖已下罪听赎。丙戌,却监司、守臣进献。庚寅,诏蔡京三日一朝,正公相位,总治三省事。

  五月丁酉,废锡钱。庚子,以郑居中为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刘正夫为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壬寅,以保大军节度使邓洵武知枢密院事。

  六月丙寅,班中书官制格。庚午,虑囚。甲戌,诏堂吏迁官至奉直大夫止。癸未,皇太子纳妃朱氏。

  ?/font>

  秋七月壬辰朔,以震武城为震武军。甲午,以德妃崔氏为贵妃。辛亥,以河阳三城节度使王荐为开府仪同三司。诸盗晏州卜漏阙一字

  、沅州黄安俊、定边军李吪移伏诛,诏函首于甲库。壬子,曲赦湖北。己未,解池生红盐。辛酉,改走马承受公事为廉访使者。

  八月壬戌朔,戒北边帅臣毋生事。壬午,诏天下监司、郡守搜访岩谷之士,虽恢诡谲怪自晦者悉以名闻。丁亥,幸蔡京第。己丑,升晋州为平阳、寿州为寿春、齐州为济南府。

  九月辛卯朔,诣玉清和阳宫,上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徽号宝册。丙申,赦天下。令洞天福地修建宫观,塑造圣像。以西内成,曲赦京西。己未,以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月乙丑,太白昼见。

  十一月丁酉,朝献景灵宫。戊戌,飨太庙。己亥,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庚子,以礼部尚书白时中为尚书右丞。辛丑,魏国公材薨。戊申,以侯蒙为中书侍郎,薛昂为尚书左丞。己未,徙封卫国公楃为郓国公。增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