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左丞,工部尚书刘正夫为尚书右丞。

  五月乙巳朔,孟翊献所画卦象,谓宋将中微,宜更年号、改官名、变庶事以厌之。帝不乐,诏窜远方。丙辰,令辟雍宴用雅乐。丁巳,虑囚。戊辰,大雨雹。辛未,以德妃乔氏为贵妃。

  六月甲戌朔,诏修《乐书》。管师仁罢。丁丑,蔡京罢。辛巳,以何执中为特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泸夷地为纯、滋二州。庚寅,冀州河水溢。

  秋七月丁未,诏谪籍人除元祐奸党及得罪宗庙外,余并录用。丙辰,诏罢都提举茶事司,在京令户部、在外令转运司主之。

  八月乙酉,封子朴为雍国公。己丑,嗣濮王宗汉薨。甲午,以仲增为开府仪同三司,封嗣濮王。丙申,升融州为清远军节度。己亥,韩忠彦薨。

  九月癸丑,封子棣为徐国公。己未,赐天下州学藏书阁名「稽古」。

  冬十月癸巳,减六尚局供奉物。

  十一月丁未,诏算学以黄帝为先师,风后等八人配飨,巫咸等七十人从祀。己巳,蔡京进封楚国公致仕,仍提举《哲宗实录》,朝朔望。十二月己亥,罢东南铸夹锡钱。是岁,江、淮、荆、浙、福建旱,秦、凤、阶、成饥,发粟振之,蠲其赋。陕州、同州黄河清。阇婆、占城、夏国入贡。泸州夷王募弱内附。

  四年春正月癸卯,罢改铸当十钱。辛酉,诏士庶拜僧者,论以大不恭。丁卯,夏国入贡。二月庚午朔,禁然顶、炼臂、刺血、断指。庚辰,罢京西钱监。甲申,诏自今以赏进秩者毋过中奉大夫。己丑,以余深为门下侍郎。资政殿学士张商英为中书侍郎,户部尚书侯蒙同知枢密院事。壬辰,罢河东、河北、京东铸夹锡铁钱。

  三月庚子,募饥民补禁卒。诏医学生并入太医局,算入太史局,书入翰林书艺局,画入翰林画图局,学官等并罢。甲寅,敕所在振恤流民。癸亥,诏:罪废人稍加甄叙,能安分守者,不俟满岁,各与叙进,以责来效。丙寅,赐上舍生十五人及第。戊辰,诏上书邪下等人可依无过人例,今后改官升任并免检举。

  夏四月己卯,班乐尺于天下。癸未,蔡京上《哲宗实录》。丙申,立感生帝坛。丁酉,诏修《哲宗史》。

  五月壬寅,停僧牒三年。丁未,彗出奎、娄。甲寅,立词学兼茂科。丙辰,诏以彗见,避殿减膳,令侍从官直言指陈阙失。戊午,赦天下。壬戌,改广西黔南路为广南西路。癸亥,治广西妄言拓地罪,追贬帅臣王祖道为昭信军节度副使。甲子,贬蔡京为太子少保。丙寅,余深罢。

  六月庚午,御殿复膳。乙亥,以张商英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壬辰,复向宗回为开府仪同三司、汉东郡王。乙未,虑囚。丙申,薛昂罢。

  秋七月辛丑,复罢方田。戊申,封子咢为冀国公。

  八月乙亥,以刘正夫为中书侍郎,侯蒙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邓洵仁为尚书右丞。戊寅,省内外冗官。庚辰,以资政殿学士吴居厚为门下侍郎。丁亥,行内外学官选试法。

  闰月辛丑,诏诸路事有不便于民者,监司条奏之。癸卯,改陵井监为仙井监。辛酉,诏戒朋党。以张阁知杭州,兼领花石纲。

  九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丁酉,立贵妃郑氏为皇后。郑居中罢。戊戌,太白昼见。以吴居厚知枢密院事。

  十一月乙丑朔,朝景灵宫。丙寅,飨太庙。丁卯,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改明年元。丙戌,罢拱州为襄邑县。十二月庚戌,改谥靖和皇后为惠恭。是岁,夔州江水溢。海水清。出宫女四百八十六人。南丹州首领莫公晟内附。

  政和元年春正月己巳,以贤妃王氏为德妃。壬申,毁京师淫祠一千三十八区。戊寅,封子共为定国公。丙戌,废白、龚二州。壬辰,诏百官厉名节。

  二月壬寅,册皇后。乙巳,诏陕西、河东复铸夹锡钱。丙午,以太子少师郑绅为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己巳,诏监司督州县长吏劝民增植桑柘,课其多寡为赏罚。癸酉,以吏部尚书王襄同知枢密院事。

  夏四月乙卯,罢陕西、河东铸夹锡钱。丙辰,虑囚。立守令劝农黜陟法。丁巳,以淮南旱,降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

  五月癸亥,诏四川羡余钱物归左藏库。戊辰,改当十钱为当三。己卯,东南有星昼陨。丁亥,解池生红盐。

  六月甲寅,复蔡京为太子少师。

  秋七月壬申,以疾愈,赦天下。癸未,废平、从二州为砦。

  八月乙未,复蔡京为太子太师。丁巳,张商英罢。戊午,诏:「监司部内官吏,一岁中有犯罪至三人以上,虽不及三人而或有曾荐举者,罪及监司。」九月戊寅,王襄罢。丁亥,封子栻为黄国公。是月,郑允中、童贯使辽,以李良嗣来,良嗣献取燕之策,诏赐姓赵。

  冬十月辛卯,以用事之臣多险躁朋比,下诏申儆。庚戌,封昭化军节度使宗粹为信安郡王。辛亥,贬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