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诸太师旧制,太尉为三公,在太传上,政和改为三少。太传太保侍中中书令政和二年,改左辅右弼,靖康后复。

  尚书令少师少传少保旧太尉、司徒、司空,政和二年改。

  尚书左、右仆射政和二年,改太宰、少宰,靖康复旧,元丰令王在左右仆射下。

  开府仪同三司知枢密院事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元丰罢,元祐复置,政和入杂压。太子太师大傅太保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太尉旧为三公,政和二年,改为三少,复以太尉为武选一品,位节度使上。

  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元祐复置,政和入杂压。

  御史大夫观文殿学士资政、元丰令在节度使下。

  保和政和五年,置宣和殿大学士、学士,宣和元年,改为保和学士。待制同。

  殿大学士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金紫、银青光禄大夫左、右金吾卫上将军节度使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政和四年,改为延康。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元丰二年,增置直学士,待制同。

  显谟、元丰元年增置。

  徽猷崇宁二年增置。

  阁学士左、右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旧在直学士下,元丰八年升。

  开封君崇宁三年升。

  尚书列曹侍郎枢密直学士政和四年,改为述古殿直学士。

  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阁直学士宣奉、光祐,左光录大夫。正奉、元祐,右光录大夫,并大观二年改置。正议、通奉大夫殿中监旧在秘书监下,崇宁二年升。

  大司成崇宁二年增置。

  左右骁卫、武卫、屯卫、领军卫、监门卫、千牛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给事中中书舍人通议大夫承宣使旧节度观察留后,政和七年始改。左、右谏议大夫保和殿待制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微猷阁待制太中大夫太常卿大司乐崇宁二年增置。宗正卿秘书监殿中少监崇宁二年升。

  观察使中大夫光录、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中奉、元祐,左中散大夫,大观二年改。中散、通侍大夫旧内客省使,政和二年改,横行、正使、副使、大使臣、小使臣并改。

  枢密都承旨国子祭酒太常少卿典药崇宁二年增置。

  宗正少卿秘书少监正侍、旧延福宫使,政和二年改。

  宣正、履正、协忠、三阶系政和六年增置。

  中侍、中亮大夫旧客省使。

  太子左、右庶子中卫、旧引进使。

  翊卫、亲卫大夫政和六年增置。

  防御、团练使诸州刺史左、右金吾以下诸卫大将军附马都尉集英殿修撰政和八年置。七寺少卿朝议、奉直大夫元祐,右朝议大夫,大观二年改置。

  尚书左、右司郎中右文殿修撰旧集贤殿修撰,不入杂压,政和六年改,增入。国子、辟雍司业崇宁元年增置。

  少府、将作、军器监都水使者入内内侍省都都知政和,改知入内内侍省事。内侍省都都内知政和,改知内侍省事。

  拱卫大夫旧四方馆使。

  太子少詹事、左右谕德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内侍省副都知政和并改同知省事。左武、右武大夫旧东、西上閤门使。

  入内内侍省押班内侍省押班政和并改签书省事。

  管干殿中省尚舍、尚药、尚酝、尚辇、尚衣、尚食局崇宁二年增置。

  枢密副都承旨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尚书左、右司员外郎秘阁修撰政和六年增置。

  开封少尹崇宁三年升。

  尚书吏部、司封、司勋、考功、户部、度支、金部、仓部、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兵部、职方、库部、驾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郎中开封府司录事旧录参军事在两赤县令之上,崇宁三年升改。

  直龙图阁元丰、元祐令,并不入杂压,政和增入,馀同。

  朝请、朝散、朝奉大夫直天章阁政和六年增入。

  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左、右正言旧在监察御史上,政和升。

  符宝郎大观元年增置。

  殿中省尚食、尚药、尚酝、尚辇、尚衣、尚舍典御崇宁三年增置

  。内符宝郎大观元年增置。

  枢密副承旨元丰令,有知上州在此下,元祐以后并去。

  武功、旧皇城使,自此以下,并政和六年改。

  武德、旧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旧翰林、尚食、军器、仪鸾使。

  武显、旧左藏、东西作坊使。

  武节、旧庄宅、六宅、文思使。

  平和、旧绫锦使,初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