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己未,亲试礼部举人。江南民饥,许渡江自占。

  夏四月乙亥朔,遣使行江南诸州,振饥民及察官吏能否。戊寅,遣忠武军节度使潘美复屯三交口。己卯,诏以帝所生官舍作启圣院。己丑,殿前承旨王著坐监资州兵为奸赃,弃市。庚子,甘露降后苑。辛丑,夏州行营破西蕃息利族,斩其代州刺史折罗遇并弟埋乞,又破保、洗两族,降五十余族。

  五月甲子,幸城南观麦,赐田夫布帛。天长军蝝生。

  六月甲戌朔,河西行营言,获岌罗赋等十四族,焚千余帐。戊子,复禁盐、榷酤。

  秋七月庚申,诏诸道转运使及长吏,宜乘丰储廪以防水旱。

  八月癸酉朔,遣使按问两浙、荆湖、福建、江南东西路、淮南诸州刑狱,仍察官吏勤惰以闻。癸巳,西南奉化王子以慈来贡。是月,瀛、莫二州大水。

  九月丙午,以岁无兵凶,除十恶、官吏犯赃、谋故劫杀外,死罪减降,流以下释之,及蠲江、浙诸州民逋租。庚戌,重九,赐近臣饮于李昉第,召诸王、节度使宴射苑中。是夕,楚王宫火。辛亥,废楚王元佐为庶人、均州安置。丁巳,群臣请留元佐养疾京师,许之。己未,西南蕃王遣使来贡。己巳,禁海贾。

  闰月癸未,太白入南斗。甲申,幸天驷监,赐从臣马。乙未,禁邕管杀人祭鬼及僧人置妻孥。己亥,均州献一角兽。

  冬十月辛丑朔,虑囚。丙午,以天竺僧天息灾、施护、法天并为朝请大夫、试鸿胪少卿。己酉,汴河主粮胥吏坐夺漕军口粮,断腕徇于河畔三日,斩之。甲寅,黎邛部蛮王子来贡。

  十一月壬午,狩于近郊,以所获献太庙,著为令。戊子,祷雪。辛卯,诏在官丁父母忧者并放离任。十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癸卯,南康军言,雪降三尺,大江冰合,可胜重载。丁未,遣中使赐缘边戍卒襦裤。丙辰,门下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宋琪罢守本官。

  三年春正月辛未,右武卫大将军、长宁侯德隆薨,以其弟德彝嗣侯,仍知沂州。庚辰,夜漏一刻,北方有赤气如城,至明不散。己丑,知雄州贺令图等请伐契丹,取燕、蓟故地。庚寅,北伐,以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副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沙州观察使杜彦圭副之,以其众出雄州;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戊戌,参知政事李至罢为礼部侍郎。二月壬子,以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副之,出雁门。

  三月癸酉,曹彬与契丹兵战固安南,克其城。丁丑,田重进战飞狐北,又破之。潘美自西陉入,与契丹兵遇,追至寰州,执其刺史赵彦辛,辛以城降。辛巳,曹彬克涿州。潘美围朔州,其节度副使赵希赞以城降。癸未,田重进战飞狐北,获其西南面招安使大鹏翼、康州刺史马頵、马军指挥使何万通。乙酉,曹彬败契丹于涿州南,杀其相贺斯。丁亥,潘美师至应州,其节度副使艾正、观察判官宋雄以城降。司门员外郎王延范与秘书丞陆坦、戎城县主簿田辩、术士刘昂坐谋不轨,弃市。庚寅,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岐国公陈洪进卒。辛卯,田重进攻飞狐,其守将吕行德、张继从、刘知进等举城降,以其县为飞狐军。占城国遣使来贡。丙申,进围灵丘,其守将穆超以城降。

  夏四月辛丑,潘美克云州。田重进战飞狐北,破其众。壬寅,曹彬、米信战新城东北,又破之。己酉,田重进再战飞狐北,再破之,杀二将。乙卯,重进至蔚州,其牙校李存璋、许彦钦杀大将萧啜理,执其监城使、同州节度使耿绍忠以城降。

  五月庚午,曹彬之师大败于岐沟关,收众夜渡拒马河,退屯易州,知幽州行府事刘保勋死之。丙子,召曹彬、崔彦进、米信归阙,命田重进屯定州,潘美还代州。徙云、应、寰、朔吏民及吐浑部族,分置河东、京西。会契丹十万众复陷寰州,杨业护送迁民遇之,苦战力尽,为所禽,守节而死。

  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甲辰,以御史中丞辛仲甫为参知政事。

  秋七月庚午,贬曹彬为右骁卫上将军,崔彦进为右武卫上将军,米信为右屯卫上将军,杜彦圭为均州团练使。应群臣、列校死事及陷敌者,录其子孙。壬午,徙山后降民至河南府、许汝等州。丁亥,以签署枢密院事张齐贤为给事中、知代州。癸巳,阶州福津县有大山飞来,自龙帝峡壅江水逆流,坏民田数百里。甲午,诏改陈王元祐为元僖,韩王元休为元侃,冀王元隽为元份。

  八月丁酉朔,以王沔、张宏并为枢密副使。丁未,大雨,遣使祷岳渎,至夕雨止。剑州民饥,遣使振之,因督捕诸州盗贼。辛亥,降潘美为检校太保,赠杨业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九月丙寅朔,减两京诸州系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释之。赐所徙寰、应、蔚等州民米,升、宣等十四州雍熙二年官所振贷并蠲之。戊寅,赐北征军士阵亡者家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