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适委城奔汉州,诏遣赴阙,至京兆,劾其罪,并削籍,冕流儋州,适为连州参军。冕遇赦,移钦、英二州,历鄂、海二州别驾、淮南节度副使。

  大中祥符初,真宗语宰相曰:「冕素纯善,黜弃久矣,量宜甄叙。」即起知涟水军,俄复为祠部员外郎,卒,年六十四。子昭俭,至殿中丞。

  张适者,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任藩郡,有治绩,以廉敏称。为水部员外郎、知鄜州。获对,太宗喜其词气俊迈,赐绯鱼。旋改京东转运副使,加直集贤院,一日三被宠渥,时人荣之。徙西川转运使,坐贬,后起为彰信军节度副使、知淮阳军,卒。

  栾崇吉,字世昌,开封封丘人。少为吏部令史,上书言事,调补临淄主簿。会令坐赃败,即命崇吉代之。复以书判优等,改舒州团练判官,未行,留为中书刑房堂后官,改太子右赞善大夫,出掌扬州榷务。未几,迁殿中丞,复为堂后官兼提点五房公事。

  崇吉明习文法,清白勤事。至道初,擢度支员外郎、度支副使。时以堂后官著作佐郎杨文质为秘书丞、提点五房事,上召见,谓曰:「汝见擢用栾崇吉否?当自勖励。」崇吉俄加祠部郎中。真宗时,累擢为江南转运使。代还,判刑部兼鼓司、登闻院。后迁司农少卿、知洪州。有司岁敛民财造舟,崇吉至,奏罢之。以疾徙濠州,迁卫尉少卿,以将作监致仕,卒。子二人:源,虞部员外郎。沂,殿中丞。

  袁逢吉,字延之,开封鄢陵人。曾祖仪,仕唐,以军功至黄州刺史。祖光甫,尉氏令。父蟾,大理评事。逢吉四岁,能诵《尔雅》、《孝经》,七岁兼通《论语》、《尚书》。周太祖召见,发篇试之,赐束帛以赏其精习。开宝八年,擢《三传》第,释褐清江尉。知州王明荐其能,就除丰城令。明年,又与转运使张去华条上治状,以《春秋》博士召。端拱初,迁国子博士、度支推官。又判户部勾院、度支、凭由理欠司。淳化中,改户部判官。历水部、司门员外郎。出为西京转运使,转水部郎中。宰相吕蒙正称其有经术,宜任学官。会蜀叛,方籍其吏资授西川转运使。至道初,徙荆湖北路。时贼方平,夔、峡犹聚官军,供馈出于荆楚,逢吉惮涉远,不赴军前计度,坐乏粮饷,罢职知夔州。会遣使川、陕采访,因条上知州、通判有治迹者七人,逢吉与朱协、李虚己、薛颜、邵晔、查道、刘检预焉,皆赐诏褒谕。历司门、库部二郎中。

  咸平中,复为京东转运使,连知福、江、陈、襄四州。大中祥符中,权西京留司御史台,徙知汝州,以逮事太祖,拜鸿胪少卿。七年,卒,年六十九。

  逢吉性修谨,练达时务。初,郓州牧马草地侵民田数百顷,牒诉连上,凡五遣使按视,不决。逢吉受命往,则悉还所侵田,民咸德之。兄及甫,历京东、峡路转运副使,至驾部郎中。逢吉子成务,至比部员外郎、京东转运副使。从子楚材,至虞部员外郎。

  韩国华,字光弼,相州安阳人。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泸州,就迁右赞善大夫。代还,除彰德军节度判官。迁著作佐郎、监察御史。

  雍熙中,假太常少卿使高丽。时太宗将北征,以高丽接辽境,屡为其所侵,命赍诏谕之,且令发兵西会。既至,其俗颇犷骜,恃险迁延,未即奉诏。国华移檄,谕以朝廷威德,宜亟守臣节,否则天兵东下,无以逃责。于是俯伏听命。使还,赐绯鱼。雍熙三年,改右拾遗、直史馆,判鼓司、登闻院,俄充三司开拆推官。四年,判本司,迁左司谏,充盐铁判官。

  淳化二年,契丹请和,朝议疑其非实,遣国华使河朔以察之。既至,尽得其诈以闻。每岁后苑赏花,三馆学士皆得预。三年春,国华与潘太初因对,自言任两省清官兼计司职,不得侍曲宴,愿兼馆职,即日命并直昭文馆。后二日,陪预苑宴。三司属官兼直馆,自国华等始。未几,授刑部员外郎,历判三司勾院,复为盐铁判官,又为左计判官,寻都判三勾,赐金紫,改兵部员外郎、屯田郎中、京东转运使,徙陕西路。旧制,川、陕官奉缗悉支铁钱,资用多乏,国华奏增其数。加都官郎中,入判大理寺,改职方郎中。以详定失中,命梁颢代之。知河阳、潞州,转运使言其善绥辑,供亿干办,诏奖之。

  景德中,假秘书监使契丹,又为江南巡抚,入权开封府判官。真宗朝陵,魏咸信自曹州召入扈从,命国华权州事。俄改太常少卿、出知泉州。大中祥符初,迁右谏议大夫。四年,代还,至建州,卒于传舍,年五十五。赐其子珫出身。

  国华伟仪观,性纯直,有时誉。子琚、璩、琦,并进士及第。琦相英宗、神宗,自有传。

  何蒙,字叔昭,洪州人。少精《春秋左氏传》。李煜时,举进士不第,因献书言事,署录事参军。入宋,授洺州推官。太平兴国五年,调遂宁令。时太宗亲征契丹还,作诗以献。召见赏叹,授右赞善大夫,三迁至水部员外郎、通判庐州。时郡中火燔廨舍,榷务俱尽。蒙假民器,贷邻郡曲米为酒,既而课增倍。户部使上其状,诏SS缗钱奖之。稍迁司门。巡抚使潘慎修荐其材敏,驿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