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六年,迁殿前都指挥使,改领建武军节度。

  太祖尝令御龙直习水战于后池,有鼓噪声,信居玄武门外,闻之,遽入,服皂绨袍以见。上谓曰:「吾教水战尔,非有他也。」出,上目送之,谓左右曰:「真忠臣也。」九年,授义成军节度。太平兴国二年,改镇宁军,并领殿前都指挥使。三年春,以疡疾在告,俄卒,赠侍中。

  信虽喑疾而质实自将,善部分士卒,指顾申儆,动有纪律,故见信任,而终始无疑焉。有童奴田玉者,能揣度其意,每上前奏事,及与宾客谈论,或指挥部下,必回顾玉,书掌为字,玉因直达其意无失。信未死前一日,喑疾忽愈,上闻而骇之,遽幸其第。信自言遭遇两朝,恩宠隆厚,叙谢感慨,涕泗横集。上加慰勉,锡赉有差。信弟嗣、赞。

  嗣,建隆初以信荐为殿直,三迁崇仪副使、大山军监军。雍熙四年,就命知军事。代还,以吏民借留再任,俄迁高阳关战棹都监。淳化二年,改知保州,门无私谒。转运使言其治状,优迁威虏军,改崇仪使,与曹思进同为静戎军、保州、长城、蒲城缘边都巡检使。改如京使,再知保州,有战功。

  真宗即位,加洛苑使。咸平初,领奖州刺史。三年,与敌人战于廉良,斩首二千级,获战马辎重甚众,以功真拜保州刺史。召还,授本州团练使。时杨延昭方为刺史,嗣言:「尝与延昭同官,骤居其上,不可,愿守旧官。」上嘉其让,乃迁延昭官。嗣与延昭久居北边,俱以善战闻,时谓之「二杨」。嗣以武人治郡,不屑细务,又兼领巡徼,在郡日少,城堞圮坏,有未葺者,诏供备库副使赵彬代之,改深州团练都巡检使兼保州钤辖。

  五年,边人寇保州,嗣与杨延昭御之,部伍不整,为所袭。士马多亡失,代还,特宥其罪。明年,与防秋之策,条陈北面利害,以其练达边事,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后阵钤辖,移定州副都部署,留其家京师,假官第以居。

  景德初,改镇州路副都部署。上以嗣耄年总军政,虑有废阙,旋命代之。连为赵、贝深三州部署。大中祥符五年,复出为天雄军副都部署。六年,以左龙武大将军致仕。明年卒,年八十一。录其子承宪为侍禁。

  赞稍知书,无异能,以兄故得掌禁旅,累资朝著至牧守焉。

  党进,朔州马邑人。幼给事魏帅杜重威,重威爱其淳谨,及壮,犹令与姬妾杂侍。重威败,进以膂力隶军伍。周广顺初,补散指挥使,累迁铁骑都虞候。宋初,转本军都校、领钦州刺史,迁马步军副都军头、领虔州团练使,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睦州防御使。建隆二年,改领阆州。乾德初,改龙捷左厢都虞候、领利州观察使。后四年,权步军。杜审琼卒,命进代领其务。五年,领彰信军节度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开宝元年,将征太原,以进将河东行营前军。开宝二年,太祖师临晋阳、置砦四面,命进主其东偏。师未成列,太原骁将杨业领突骑数百来犯,进奋身从数人逐业;业急入隍中,会援兵至,缘缒入城获免。上激赏之。六年,改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镇安军节度。九年,又命将河东行营兵征太原,入其境,败太原军于城北。太祖崩,召还。太平兴国二年,出为忠武军节度。在镇岁余,一日自外归,有大蛇卧榻上寝衣中,进怒,烹食之。遇疾卒,年五十一,赠侍中。

  进出戎行,形貌魁岸,居常恂恂,每擐甲胄,毛发皆竖。进名进,自称曰晖,人问之,则曰:「吾欲从吾便耳。」先是,禁中军校,自都虞候已上,悉书所掌兵数于梃上,如笏记焉。太祖一日问进所掌几何,进不识字,但举梃以示于上曰:「尽在是矣。」上以其朴直,益厚之。尝受诏巡京师,闻里间有畜养禽兽者,见必取而纵之,骂曰:「买肉不将供父母,反以饲禽兽乎。」太宗尝令亲吏臂鹰雏于市,进亟欲放之,吏曰:「此晋王鹰也。」进乃戒之曰:「汝谨养视。」小民传以为笑,其变诈又如此。杜重威子孙有贫困者,进分月俸给之,士大夫或有愧焉。子崇义闲厩使,崇贵阁门祗候。

  李汉琼,河南洛阳人。曾祖裕,祁州刺史。汉琼体质魁岸,有膂力。晋末,补西班卫士,迁内殿直。周显德中,从征淮南,先登,迁龙旗直副都知,改左射指挥使。宋初,再迁铁骑第二军都校、领饶州刺史,迁控鹤左厢都校、领泸州刺史,改澄州团练使,转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融州防御使,迁侍卫马军都虞候、领洮州观察使。

  王师征江南,命领行营骑军兼战棹左厢都指挥使,自蕲春攻岐口砦,斩首数千级,获楼船数百艘,沿流拔池州,破铜陵,取当涂,作浮梁于牛渚以济大军。分围金陵,率所部度秦淮,取巨舰实苇其中,纵火攻其水砦,拔之。江南平,以功领振武军节度。

  太平兴国二年,出为彰德军节度。四年,太宗亲征太原,改攻城都部署。汉琼与牛思进主攻城南偏,汉琼先登,矢集其脑,并中指,伤甚犹力疾战。上召至幄殿,赐良药以慰劳之。先是,攻城者以牛革冒木上,士卒蒙之而进,谓之洞子。上欲幸其中,以劳士卒,汉琼极谏,以为矢石之下,非万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