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

  三年,文武官诣阙请祠后土,元偓以领节帅亦奏章以请,诏许之。将行,命为河、华管内桥道顿递使。明年,车驾入境,元偓奏方物、酒饩、金帛、茗药为贡,仪物甚盛。至河中,与判府陈尧叟分导乘舆度蒲津桥。上登郑丘亭,目元偓曰:「桥道顿置严谨,尔之力也。」元偓顿首谢。及还,加中书令,领成德、安国等军节度,改封相王。五年,加守太傅。

  真宗自即位以来,屡以学术勖宗子。元偓首冠藩戚,益自修励,上每制篇什,必令属和。一日,谓宰相曰:「朕每戒宗子作诗习射,如闻颇精习,将临观焉。」因幸元官偓邸第,宴从官,宫僚毕会,赋七言诗。元偓奉觞上寿,赐袭衣、金带、器币、缗钱,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侢、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六年,进位太尉。

  八年七月,以荣王宫火,徙元偓宫于景龙门外,车驾临幸。是冬,加兼尚书令。天禧元年二月,换成德、镇宁二镇,进封徐王。二年春,宫邸遗烬,燔舍数区,元偓惊悸,暴中风眩薨,年四十二。帝临哭,废朝五日,赠太师、尚书令、邓王,赠谥恭懿。

  元偓姿表伟异,厚重寡言,晓音律。后改封密王,又改王苏。治平中,追封韩王。

  子允弼,八岁召入禁中,令皇子致拜,允弼不敢当。御楼观酺,得与王子并坐。皇子即位,是为仁宗。允弼累迁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判大宗正事,封北海郡王。」英宗时,拜中书令,徙王东平。神宗即位,拜太保、凤翔雄武军节度使,朝朔望。熙宁二年,丁母忧,悲痛不胜丧,固辞起复。母葬有日而允弼病笃,顾诸子以不得终大事为恨。薨,帝临哭之恸,辍朝三日,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相王,谥孝定。

  允弼性端重,时然后言。诸宫增学官员,允弼已贵,犹日至讲席,延伴读官读《孟子》一节。领宗正三十年,与濮安懿王共事,相友爱,为宗属推敬。

  子宗缋,袭祖恭懿王封为韩国公。卒,赠南康郡王,谥良孝。宗缋弟宗景,以相州观察使同知大宗正事。神宗以其父允弼司宗久,故复选用之。宗景事母孝,居丧如不能胜。居第火冒,急赴家庙,不恤其他,火亦不为害。元祐中,累迁彰德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封济阴郡王。宗景丧其夫人,将以妾继室,先出之于外,而托为良家女且纳焉。坐夺开府,既而还之。绍圣四年薨,年六十六,赠太师、循王,谥曰思。

  宗缋既卒,子仲历嗣,自平川节度使徙剑南西川。徽宗改封韩王为镇王。

  楚恭惠王元侢字令闻,七岁授检校太保、右卫上将军、泾国公。久之,领鄂州都督、武昌军节度使。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安定郡王,进检校太傅。景德二年,郊祀,迁宣德、保宁两镇,进封舒王。大中祥符初,封泰山,加检校太尉兼侍中,移平江、镇江军。从祀汾阴,加兼中书令,改镇南、宁国军节度使。五年,拜太保。自景德后,每有大事,皆为终献。

  元侢体素羸多病,上幸真源,时已被疾,恳求扈从。至鹿邑疾甚,肩舆先归。车驾还,临问数四。七年,薨,年三十四。废朝五日,赠太尉、尚书令,追封曹王,谥恭惠。后改封华王、蔡王。有集三卷、笔札一卷,上为制序,藏之秘阁。子允则,官至右千牛卫大将军卒。

  先是,诸王子授官,即为诸卫将军,余以父官及族属亲疏差等。天禧元年,令宗正卿赵安仁议为定制。安仁请以宣祖、太祖、太宗孙初荫授将军,曾孙授右侍禁,玄孙授右班殿直,内父爵高者听从高荫,其事缘特旨者不以为例。诏中书、门下、枢密院参定行之。

  允则无子,以平阳懿恭王之子宗达为后。熙宁三年,袭封蔡国公。邻家失火,盗因为奸,窃宗达所服带,既而得之,且知其主名,贷不问。浚井得镪,复投之。官累武信军留后。薨,赠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高密郡王。子仲约嗣。徽宗即位,改封蔡王为楚王。

  周恭肃王元俨,少奇颖,太宗特爱之。每朝会宴集,多侍左右。帝不欲元俨早出宫,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盖元俨于兄弟中行第八也。

  真宗即位,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明年,为平海军节度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傅,封广陵郡王。封泰山,改昭武、安德军节度使,进封荣王;祀汾阴,加兼侍中,改镇安静、武信,加检校太尉;祠太清宫,加兼中书令。坐侍婢纵火,延燔禁中,夺武信节,降封端王,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每见帝,痛自引过,帝悯怜之。寻加镇海、安化军节度使,封彭王,进太保。仁宗为皇子,加太傅。历横海永清保平定国节度、陕州大都督,改通王、泾王。仁宗即位,拜太尉、尚书令兼中书令,徙节镇安、忠武,封定王,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天圣七年,封镇王,又赐剑履上殿。明道初,拜太师,换河阳三城、武成节度,封孟王,改永兴凤翔、京兆尹,封荆王,迁雍州、凤翔牧。景祐二年大封拜宗室,授荆南、淮南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