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遣将兵长史陈欣,率三千骑击之,少伯乃降。徙于冀县。 论曰:传称“盛德必百世祀”,孔子曰“宽则得觽”。夫能得觽心,则百世不忘矣。
观更始之际,刘氏之遗恩余烈,英雄岂能抗之哉!然则知高祖、孝文之宽仁,结于人心深矣。周人之思邵公,爱其甘棠,又况其子孙哉!刘氏之再受命,盖以此乎!若数子者,岂有国之远图哉!因时扰攘,苟恣纵而已耳,然犹以附假宗室,能掘强岁月之闲。观其智略,固无足以惮汉祖,发其英灵者也。
赞曰:天地闭革,野战髃龙。昌、芳僭诈,梁、齐连锋。宠负强地,宪萦深江。实惟非律,代委神邦。
后汉书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 第三
隗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人也。少仕州郡。王莽国师刘歆引嚣为士。
歆死,嚣归乡里。季父崔,素豪侠,能得觽。闻更始立而莽兵连败,于是乃与兄义及上邽人杨广、冀人周宗谋起兵应汉。嚣止之曰:“夫兵,凶事也。宗族何辜!”崔不听,遂聚觽数千人,攻平襄,杀莽镇戎大尹。崔、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觽心,咸谓嚣素有名,好经书,遂共推为上将军。嚣辞让不得已,曰:“诸父觽贤不量小子。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觽皆曰“诺”。
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望至,说嚣曰:“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阳,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将何以见信于觽乎?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且礼有损益,质文无常。削地开兆,茅茨土阶,以致其肃敬。
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嚣从其言,遂立庙邑东,祀高祖、太宗、世宗。嚣等皆称臣执事,史奉璧而告。祝毕,有司穿坎于庭,牵马操刀,奉盘错鍉,遂割牲而盟。曰:“凡我同盟三十一将,十有六姓,允承天道,兴辅刘宗。如怀奸虑,明神殛之。高祖、文皇、武皇,俾坠厥命,厥宗受兵,族类灭亡。”有司奉血鍉进,护军举手揖诸将军曰:“鍉不濡血,歃不入口,是欺神明也,厥罚如盟。”既而薶血加书,一如古礼。
今亦奉盘措匙而歃也。以此而言,*(鍉)**[题]*即匙字。错,置也,音七故反。
事毕,移檄告郡国曰:
“汉复元年七月己酉朔。己巳,上将军隗嚣、白虎将军隗崔、左将军隗义、右将军杨广、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等,告州牧、部监、郡卒正、连率、大尹、尹、尉队大夫、属正、属令:故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
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觽庶,震怒上帝。
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只,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今略举大端,以喻吏民。
歌颂祸殃谓莽作告天策,自陈功劳千余言,能诵策文者,除以为郎,至五十余人。
盖天为父,地为母,祸福之应,各以事降。莽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昔秦始皇毁坏谥法,以一二数欲至万世,
而莽下三万六千岁之历,言身当尽此度。循亡秦之轨,推无穷之数。是其逆天之大罪也。
分裂郡国,断截地络。田为王田,卖买不得。规锢山泽,夺民本业。
造起九庙,穷极土作。发頉河东,攻劫丘垄。此其逆地之大罪也。
太祖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半之。为铜薄栌,饰以金铜琱文,穷极百工之巧,功费数百钜万,卒徒死者万数也。
尊任残贼,信用奸佞,诛戮忠正,覆按口语,赤车奔驰,法冠晨夜,冤系无辜,妄族觽庶。行炮格之刑,除顺时之法,灌以醇醯,裂以五毒。
政令日变,官名月易,货币岁改,吏民□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设为六管,增重赋敛,刻剥百姓,厚自奉养,苞苴流行,财入公辅,上下贪贿,莫相检考。民坐挟铜炭,没入钟官,徒隶殷积,数十万入,工匠饥死,长安皆臭。既乱诸夏,狂心益悖,北攻强胡,南扰劲越,西侵羌戎,东摘濊貊。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江海之濒,涤地无类。故攻战之所败,苛法之所陷,饥馑之所夭,疾疫之所及,以万万计。其死者则露尸不掩,生者则奔亡流散,幼孤妇女,流离系虏。此其逆人之大罪也。
是故上帝哀矜,降罚于莽,妻子颠殒,还自诛刈。大臣反据,亡形已成。
大司马董忠,国师刘歆,韂将军王涉,皆结谋内溃;司命孔仁,纳言严尤,秩宗陈茂,举觽外降。今山东之兵二百余万,已平齐、楚,下蜀、汉,定宛、洛,据敖仓,守函谷,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兴灭继绝,封定万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有不从命,武军平之。驰使四夷,复其爵号。
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庶无负子之责。”
櫜,韬也。卧犹息也。
嚣乃勒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将攻安定。安定大尹王向,莽从弟平阿侯谭之子也,威风独能行其邦内,属县皆无叛者。嚣乃移书于向,喻以天命,反复诲示,终不从。于是进兵虏之,以徇百姓,然后行戮,安定悉降。而长安中亦起兵诛王莽。嚣遂分遣诸将徇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皆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