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屈卢之矛,〔二〕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一〕集解虚音墟。莽,莫朗反。索隐有本作「棘」,恐误也。
〔二〕索隐鈇音肤,斧也。刘氏云一本无此字。屈卢,矛名。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一〕,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柰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一〕索隐按:卒谓急卒也。言计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有非常之事。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一〕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二〕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三〕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一〕索隐按:左传在哀十一年。
〔二〕索隐左传黄池之会在哀十三年。越入吴,吴与越平也。
〔三〕索隐按:左传越灭吴在哀二十二年,则事并悬隔数年。盖此文欲终说其事,故其辞相连。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一〕
〔一〕索隐按:左传谓鲁、齐、晋、吴、越也,故云「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一〕集解废举谓停贮也。与时谓逐时也。夫物贱则买而停贮,值贵即逐时转易,货卖取资利也。索隐按:家语「货」作「化」。王肃云:「废举谓买贱卖贵也,转化谓随时转货以殖其资也。」刘氏云:「废谓物贵而卖之,举谓物贱而收买之,转货谓转贵收贱也。」
言偃,吴人,〔一〕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一〕索隐家语云鲁人。按:偃仕鲁为武城宰耳。今吴郡有言偃冢,盖吴郡人为是也。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一〕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二〕曰:「割鸡焉用牛刀?」〔三〕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四〕孔子曰:「二三子,〔五〕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六〕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
〔一〕正义括地志云:「在兖州,即南城也。舆地志云南武城县,鲁武城邑,子游为宰者也,在泰山郡。」
〔二〕集解何晏曰:「莞尔,小笑貌。」
〔三〕集解孔安国曰:「言治小何须用大道。」
〔四〕集解孔安国曰:「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
〔五〕集解孔安国曰:「从行者。」
〔六〕集解孔安国曰:「戏以治小而用大。」
卜商〔一〕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一〕集解家语云卫人。郑玄曰温国卜商。索隐按:家语云卫人,郑玄云温国人,不同者,温国今河内温县,元属卫故。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一〕子曰:「绘事后素。」〔二〕曰:「礼后乎?」〔三〕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四〕
〔一〕集解马融曰:「倩,笑貌。盼,动目貌。绚,文貌。此上二句在卫风硕人之二章,其下一句逸诗。」
〔二〕集解郑玄曰:「绘,画文也。凡昼绘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闲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也。」
〔三〕集解何晏曰:「孔言缋事后素,子夏闻而解知以素喻礼,故曰『礼后乎』。」
〔四〕集解包氏曰:「能发明我意,可与言诗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一〕「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一〕集解孔安国曰:「言俱不得中。」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一〕
〔一〕集解何晏曰:「君子之儒将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其名。」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一〕教授,为魏文侯师。〔二〕其子死,哭之失明。
〔一〕索隐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也。」正义西河郡,今汾州也。尔雅云:「两河闲曰冀州。」礼记云:「自东河至于西河。」河东故号龙门河为西河,汉因为西河郡,汾州也,子夏所教处。括地志云:「谒泉山一名隐泉山,在汾州隰城县北四十里。注水经云『其山崖壁五,崖半有一石室,去地五十丈,顶上平地十许顷。随国集记云此为子夏石室,退老西河居此』。有卜商神祠,今见在。」
〔二〕索隐按:子夏文学着于四科,序诗,传易。又孔子以春秋属商。又传礼,着在礼志。而此史并不论,空记论语小事,亦其疏也。正义文侯都安邑。孔子卒后,子夏教